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我的艺人天天想退出娱乐圈 > 第一百章 霸王别姬剧本出炉,活埋入围戛纳(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

这里是南方的一个小镇。

到这里的时候,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开的像火一样。

这里正是《那山那人那狗》的拍摄地,是霍建启导演和他的导演团队,经过一次次的筛选,走遍了大半个华国,才终于选出来的。

选在这里,因为它完全符合电影的两个特质。

一是美,当迟余来到这里时,一眼就看上了那让人窒息的美。

二是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

车开在油菜花田里,迎面吹来的风里都是花的清香。

迟余脑子里突然就响起了一首歌:九妹九妹漂亮的妹妹,九妹九妹透红的花蕾,九妹九妹可爱的妹妹,九妹九妹我的九妹。

莫名其妙。

但就洗了一路脑。

“我说,你能不能别唱了?你再唱下去,我脑子里全都是九妹了!”开车的老陈实在是受不了了。

“……”

迟余有点尴尬,我以为是在心里唱的呢。

到了地方,就见到霍建启导演,包括演父亲的罗经民,以饰演老二的狼狗。

不过,剧组的其他人,以及其他演员都还没有到。

“小余,这是我们的编剧,你思沅阿姨。”霍建启给迟余介绍了《那山那人那狗》的编剧,也正是他的妻子。

是的,这个电影,严格来说,就是个夫妻档。

“小伙子长的就是太精神了。”思沅笑着说道,有点担忧的意思。

“没事,让他在这里待上十天半个月,就变成这里的人了。”

霍建启一点都不担心,他跟迟余说道:“让你和老罗早就过来,就是想让你跟老罗,还有这条狗多处一段时间,把城市里的那股味去掉。”

这是他的拍摄技巧。

演员先体验生活,把自已真正地融入到这一方山水中后,再拍摄,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后,霍建启和思沅这两人,就跟来这边旅游了一样,先离开了。

至于迟余和罗经民,就住下了。

这一住,就是一个星期。

一个星期后,剧组的大部队来了。

演母亲的陶惠敏,有一丁点感情戏的女孩,叫宋铁。

挺好看的一个女孩,非要叫这么一个硬实的名字。

当然了,还有一些其他次要的角色,包括年轻父亲和年轻母亲,,以及其他的,像村秘书、五婆等路上的人,也都到了。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一场两场戏。

同时来的,还有苏艾菲和老赵。

“卧槽!你是老迟?”

老赵再见到迟余,直呼不敢认了:“你这要是搁村子遇到了,我还真以为是个村民,而且还是上个世纪的那种!”

迟余笑了笑,没有说话。

苏艾菲直皱眉头:“这都黑了几圈了?拍完电影能养回来吗?”

迟余没有说话,手指在树叶了沾了滴水,然后搓了搓胳膊,几下就露出一小片浅色的皮肤。

虽然还是没有来之前白,但也没有这么黑了。

“不会吧?老迟,你别告诉我,这一周你都没有洗过澡?”老赵口呆目瞪,还想去搓一下看看。

迟余躲开了,只是笑笑。

“老迟你不会住出病来了吧?怎么都不会说话了?”老赵看着不对劲,忙问道。

“角色要求。”罗经民在旁边说了一句。

“你才不会说话了。”迟余终于说了一句话,不过,完全不是他平时说话的样子,慢吞吞的,像是刚刚学会说话一样。

霍建启很满意迟余的状态,他感觉,这电影差不多已经成功一半了。

第二天,一个雾朦朦的清晨,《那山那人那狗》,在一个旧但并不破的,温馨的院子里开机了。

“那山那人那狗,第一场第一镜第一次,开始!”

随着场记打板,《那山那人那狗》正式开拍。

屋子里,罗经民饰演的父亲在准备包裹,把不同的信、报纸都分好类,然后装进包裹里。

迟余则是拿起了一个帽子,是乡邮员的帽子,对着镜子,脸上是刚刚当乡邮员的兴奋劲。

一直拍下去。

直到霍建启喊停。

说了一些小问题,然后是再来一遍。

三遍后,第一镜就完成了。

“我就说可以吧。要不是第一遍有点小瑕疵,这一镜一遍过就成。”霍建启对旁边的思沅说道。

“真没想到,一周的时候,他居然完全把自已改造成了农村的小伙子!这种演员,要是不能火,天理难容啊!”

思沅在昨天再次见到迟余时,就已经满是不可思议。

这第一镜拍完,她内心更是起了波澜。

“怎么不火?现在小余可是火的一塌糊涂。”霍建启说道,然后继续拍接下来的镜头。

《那山那人那狗》完全有点是纪录片式的电影,台词不多,场景有变化,但是完全都是不需要太多的矫饰,一切都体现着乡土气息四个字。

加上主要的两个演员已经融入到了角色里面,所以拍摄起来格外的顺利。

第一天的拍摄,结束了在家里的大半戏份。

然后第二天,先是完成了几个母亲站在桥上,等送信的父亲回来的画面,包括了青年母亲到中年母亲的变化,以及儿子小时候的画面。

然后就把家里的剩下的戏份,全部拍完了。

第三天,开始启程。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在山路上行走,以及送信的戏份。

一路上,给瞎眼的五婆读信,遇到了美丽大方的姑娘,碰上了当地的婚礼,父亲把儿子介绍给那些人,告诉他们,这信以后就由儿子送了。

平平淡淡的戏。

所有感觉,都细腻到,只要你静下心来看,就能体会到,因为是如此的,跟你日常的生活一样。

导演和编剧都没有刻意地去制造情感的狗血冲突点。

没有说在给瞎眼的五婆读信的剧情里,加入煽情的泪点。

父亲是一如往常的读信,五婆是一如往常的听信,认真地听每一个字,然后回应,无论是小心翼翼地摸钱摸信封,还是笑着回说,“问了多少遍了”,都恰到好处。

这一场戏,给迟余的冲击还是挺大的。

不管是作为儿子,第一次知道,父亲做的事情那么寻常,却又那么伟大。

或是作为观众,他知道五婆的眼睛是因为想念儿子孙子而哭瞎的,但是却不知道,这位老人,能不能等到自已的儿子和孙子。

还是作为演员,他发现,罗经民和五婆的表演,太真实了。

那么一刻,他真实觉得,自已不是在戏里,而是在看着一出真正的人间故事。

这个念头,就让他出戏了。

而这一次出戏,也让迟余好像通悟了一样。

接下来的戏,他和罗经民的表演,甚至都可以说不是在表演,而在生活在角色里。

一个看起来就是送了一辈子信的退休老乡邮员。

一个看起来就是,刚刚接好父亲的工作,带着新奇带着茫然的新手乡邮员。

一路上,父子之间的隔阂,慢慢地消解了。

一路上,那条狗从不怎么理会儿子,慢慢地,也成为了儿子以后的送信路上的老伙计。

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去了二十多天。

然后《那山那人那狗》迎来了杀青。

加上体验生活,到剧杀青,算算时间,距离一个月,还差一天。

算不上很快。

说起来,剧本的大部分拍摄时间,其实是浪费,哦,应该说是,花费在霍建启想要找到更好的天气上,比如日出,比如日落,更好的风景上,比如桥、小溪、油菜花田、稻田。

虽然还没有后期,但是看过一些拍摄的画面后,迟余再次确定,霍建启与其说是在拍一部电影,不如说是在拍一部旧时光的纪录影片。

“小余,小赵,拍完这部电影,我多年的夙愿,终于是实现了。”杀青宴是回到京城举办的。

剧组本来就不大,杀青宴上,来的人也不多。

叫做宋铁的姑娘,倒是来了。

说起来,这部戏里,除了迟余和罗经民之外,其他人的戏份都太少了,基本上就是几个镜头,包括母亲的角色。

对于霍建启的话,迟余能说什么?

总不能说您开心就好吧。

他笑着说道:“其实拍这个电影,我也收获不少。尤其是跟罗叔,学了很多。”

“嗨,跟我能学到什么?”罗经民摆了摆手。

“小余在这部戏里,前期的表现,还是略有点生涩的,但是因为他的形象跟角色太契合了,所以并不影响。”

霍建启却是点点头,他说道:“但是在后期,尤其是,我记得应该是读信那场戏之后,他似乎一下子就通透了,完全让我觉得,他就是那个角色,而不是在演!”

迟余陷入了回忆,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些。

杀青宴之后,迟余要闭关休息一段时间。

一边看小说《霸王别姬》,一边养着。

“至少,要等你把皮肤养回来,再出去接拍杂志广告。”

苏艾菲看着迟余即便是洗干净了,仍然是黑了一号的皮肤,无奈地说道:“我可不想,你还没有在白鱼的路上走多远,就已经变成了一条黑鱼。”

“……”这嘴太毒了。

然而,他的闭关休息,只持续了不到半个月,就被迫出关了。

首先,经历了半年的时间,陈无极的剧本终于搞出来了。

完全在他所说的时间节点内,快则两三个月,慢则一年半载。

看过剧本后,迟余更感兴趣了。

这是个用好莱坞的经典叙述模式来表达诗意的剧本,有陈无极的特色,但同时,又完全是一个以剧情为主,最后也没有跑偏的剧本。

虽然角色的设定,跟他当迟老板的时候的经历完全不一样,比如他不认得那会儿自已有什么性别障碍。

可能是,没有做到不疯魔不成活的地步吧。

但是苏艾菲却表示了担心:“迟余,你说这戏,会不会影响你以后的性格?我知道李铵拍的那部断背山,好像里面的男主之一,后来就自杀了。”

“……”

迟余很是无语。

“那是希斯-莱杰,他,怎么说呢,是因为患了严重的抑郁症,因为吃了太多药,而死于药物急性中毒。”

老赵解释道:“所以严格来说,他是死于求生,而非死于自杀。”

苏艾菲最终也没有说什么,毕竟,就算是她不同意,也不敢去真愣愣地,拒绝陈无极的戏。

毕竟那是陈无极啊,一个就算是剧情不怎么样,但是仍然能够拍出绝大多数导演拍不出的惊艳画面的大导演。

确实,这几天迟余看了陈无极以前的电影,好多都是有些莫名其妙的地方。

比如那个《边走边看》。

看的时候是在四合院里扯的白布。

看完之后,迟余转头对老赵说道:“我是边看边想,到最后也没想明白这电影到底要讲什么。”

老赵也笑:“我是边看边睡。”

一旁,老陈已经在打呼噜了。

基于这些,他们更加证实了外界对陈无极的评价,文学素养一流,导演才华一流,剧本创作能力,实在是不行。

而且再说了,现在到手里的《霸王别姬》剧本,编剧是卢苇。

卢苇是国内编剧界还是很厉害的,张国师的《活着》,编剧就是他。

所以有个编剧,迟余和老赵都觉得,陈无极的电影有编剧,这电影多半能成,不至于到最后毁誉参半。

看完剧本后,迟余和陈无极,以及编剧卢苇见了一面。

一个会导,一个会编,一个会演,于是三个男人相谈甚欢。

卢苇盛赞陈无极的选角眼光,迟余盛赞卢苇的编剧水准,陈无极则盛赞迟余对于戏子的细节拿捏。

“迟余,对了,我把书给你,还没有问过你,抛开最后的剧本不谈,你对这小说怎么看?”陈无极突然问道。

迟余直接说出了自已的真实想法:“说实话,称不上是文学作品,跟张芳松和张梁京一样,通篇的男欢女爱,倒像是以前的戏本。”

陈无极和卢苇一听,二人就笑了。

在迟余疑惑时,陈无极说道:“我把小说给卢苇看了以后,你猜他怎么评价的?”

迟余自然是摇头。

卢苇说道:“我说,这就是个二流小说,通篇男欢女爱,格局不大。”

陈无极笑着说:“我当时说他评价太高了,依我看,这不过是个三流小说而已。”

三人相视之后,哈哈大笑。

颇有点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就是不知道,《霸王别姬》的原作者李碧桦女士听到三人的评价,会不会一怒之下,不让拍了?

当然没有可能,毕竟版权已经买下来了。

随后,就是谈开拍的时间,这些当然不是三人坐在这里喝着茶就能拍板定下来的。

就在《霸王别姬》筹备开拍的时候,戛纳国际电影节那边传来了消息。

《活埋》入围了主竞赛单元!

而且据说是,有很大的概率获得重要的奖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