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抱紧系统大腿搞事情 > 第六百一十三章:徒之奈何?

抱紧系统大腿搞事情 第六百一十三章:徒之奈何?

作者:炎康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01:57 来源:笔趣阁

因为太子造反自刎而死,整个朝堂之上所有朝臣都陷入了畏畏缩缩的状态,只担心自己哪天被牵连到人头落地。

特别是那些本身就是太子一系的官员,更是害怕的不得了,有一部分甚至已经动了要不要赶紧辞官归乡的念头。

如此一来,先前吏部尚书准备弹劾工作自然也只能按下不提,因为吏部尚书他自己本身就属于保皇党太子一脉的。

如今太子倒台,所有太子一脉的官员全部都受到了牵连,他想保住自己的地位都相当困难,哪还顾得上去弹劾别人?

更何况,现在御史院的那些个御使都忙着弹劾与太子相关的人员呢,根本没空管那些武官。

再加上甄英都被季越给逐出家门了,剩下那两个更窝囊些的儿子自然是更不敢干什么了,每天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都不敢出门。

生怕哪天惹了季越的眼,再把他们也给除族。

所以,荣国府这边现在安全的很,短时间根本没必要担心有人对他们下手。

太子谋逆一事,最终以承恩公一家全员流放,与太子关系密切的几家被贬,皇后被废,打入冷宫为结局拉下序幕。

太子之子因不知此事,只被贬为郡王,其余一众人等也都被轻拿轻放的给放过了。

至少说菜市场那边并没有血流成河,比起以往谋逆事件死的人少了许多。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太子自刎而死。

人这一旦死了,怨恨的心情自然而然的也就淡了,内心的愧疚感就会不由自主的生出来,甚至还会回忆起过往的一些温馨的事情。

因此,太子一死,祥圭帝虽然也生气了好一阵子,但是看到太子的那些孩子,再加上也的确没什么死伤,所以最终还是心软了。

轻拿轻放的,就把这件事给解决了,但是就算如此,事情彻底解决也已经是过了年之后。

距离太子自刎的时间也已经过了将近半年的时间。

这半年时间里,整个朝堂几乎都在争吵当中

不过这些争吵与武官集团基本没什么关系,主要还是那文官在瞎哔哔

今天吵这个,明天吵那个,今天要弹劾太子一脉的官员,明天又吹捧三皇子,四皇子一脉的。

简直就是此起彼伏、层出不穷的争吵。

武官在这半年里几乎都蛰伏了起来。

这形容也不准确。

准确来讲,这半年时间里,武官根本就没怎么把心情放在朝堂之上,他们都忙着不断的拜访荣国公府呢。

对于武将而言,修为才是一切的关键,只要家族能够出一个先天强者,那不管怎么说,只要不掺合进造反的事情,至少也能再保家族五十年的安稳。

因此,在这半年的混乱过程当中,武官都在积极的提升自己。

等到文官争吵完毕,新的太子重新定下来之后,那些个不断哔哔的文官才发现,朝堂之上的那些年老一辈的五官竟然基本都进入了先天境界。

只有少数几个资质太差,或者起步的确太晚的,还停滞在后天圆满。

文武两边原本势均力衡的局面瞬间被打破,武将全面的压制住文官,即使那些武官在朝堂上不怎么说话,光凭先天境界的威慑,就足以让绝大多数文官不敢有所恶意。

至于弹劾,那更是一下子变得少之又少,就算有,那也只是些无关紧要的鸡毛蒜皮的小事。

那些文官就算对武功的事情了解的不多,那也是知道先天境界的可怕之处的。

要知道,以前可是发生过某个武将家族因为被文官弹劾的原因导致全家被斩杀,最后那个武将在关键关头突破先天境界,屠杀了那个弹劾官员全家九族的事。

一个先天强者,就算是有三千精兵围剿,只要他想逃,绝对是逃的走的。

皇帝在皇宫当中有许多大内侍卫保护着自然是不害怕先天强者的报复,可是那些文官能有什么人保护,家里能请几个二三流的江湖人士保护就已经算不错的了。

因此,他们自然是不敢大肆弹劾那些家里有先天强者坐镇的武将家族的。

这世上,可没几个不怕死的。

除非某家武将家族真的做了极其过分的事情,否则,恐怕御使院那边是真的不敢再像以前那样不断攻讦武将了。

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人员,也就是荣国府的荣国公季越,自然也是一边深受武官的爱戴,一边深受文官的诅咒。

日子可以说是相当舒爽了。

就连皇庭当中,都隐约有了点想法。

...

"陛下,如今那些武将家族都以荣国公为尊,这事实在是不容小觑啊。

武将结社的危害可远比文官结社的危害要严重得多呀!

文官随时都能打压下去,可是那些武将..."

太宰跪坐在祥圭帝的对面,语重心长的说着。

这件事一日不解决,他们这些文官家族就一日不得安心,若不是皇族这边也有练武的人,他们甚至都想直接提议断绝武道传承了。

先天强者这种存在,简直就是bug,对他们这些文官的威胁也太深了些。

祥圭帝因为最近一段日子一直都在修炼《不老长春经》,再加上这本经书又是道家绝学,本身就有清心寡欲的作用。

所以,此时祥圭帝可以说是内心毫无波澜,只是安安稳稳的端坐在那边,伸手给自己倒了杯清茶抿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放下手里的九龙玉胎杯:"太宰过虑了!

从古至今,遍阅史书,你见过有哪个纯粹的武将家族起兵征伐能笑到最后的?

更何况,兵权虎符一直都在朕的掌控当中,他们家最多也就只能养几百个私兵罢了,又能有什么用处?

朕过会就到了清修的时候了,太宰若是没什么事的话,就暂且退下吧!

有事也可以明日早朝再说!"

祥圭帝是真的没什么耐心,他已经完全沉迷在修炼不老长春经这门功法的爽快感觉当中了。

当年老的人,每修炼一会就能感觉到自己的生机明显多增加了一丝,就能感觉到自己能再多活好一会儿的时候,又有谁会愿意空出时间去管那些无聊的事,当然沉迷于修炼了。

祥圭帝现在就是如此。

这也是心性不足修炼《不老长春经》的副作用之一,这样的心性就算能够修炼《不老长春经》,但是也绝对不可能修炼到圆满境界。

不过这时候又有谁在乎呢?

太宰叹息了一声,但看到帝王那坚决的神色,最终还是只能无奈退下。

就算上面那位年纪大了,心态自然的放软了,就连太子谋反都怎么都没怎么牵扯太多的人,但是太宰他还是不敢直言顶撞。

因为几十年前,上面那位帝王也曾经铁血果断过,他也是经历过那段时间的,实在是不敢小瞧了这位帝王,更不干随意顶撞。

太宰走后,祥圭帝叹了口气。

"我又何尝不知武将抱团是件极其危险的事,只是你提醒的实在是太晚了。

如今那些武将已成气候,现在在想动他们,恐怕是难了!"

叹息了一声,祥圭帝依旧按照原先的规划,清修去了。

既然管不了,那索性不管就是了,要是在管不了的情况下还想强行去管的话,那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而不会变好。

道理有人能想明白,可是有人却永远想不明白,依旧固执己见。

最终害人害己。

上面的皇帝都无能为力,下面的文官蹦跶的再厉害,又能有什么用?

事实证明,拳头大的确是能让人闭嘴的,不能让人闭嘴,那只能说明拳头还不够大。

...

十年后

祥圭帝非但没有变得衰老,反倒越活越年轻,耗费在政务上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大,但是国家却也依旧安稳。

只是,十年前册封的太子再次不安分起来。

这些都与季越无关,因为季越教导点拨的能力实在太出众,最后在众武将的支持之下,在京城西郊建了个武院出来。

专门教导武将子弟。

当然了,拜师礼也是极为高昂的,一般家庭还真没钱送孩子进那个武院。

不过也正常。

所谓穷文富武,资产不丰厚的根本就没有练武的资格,或者说就算练武,那耗费的也是自己生命本源。

其他的不说,就单单前期奠定基础的固本培元方面的药材,没有个千八百两的就挡不住,这还是最低档次的固本培元。

想要档次高的,几万两也只能算是毛毛雨。

如此耗费又岂是普通家庭能够承担得起的,绝大多数文官家庭如果不是贪得特别厉害的话,那也是承担不起的。

就是武将也不是哪家都能承担得起的,绝大多数武将也只能承担得起最为基础的药材滋补。

而且很多时候只能培养自家的嫡长子,至于其他的,那只能算他们没那命了。

因为培养一个就得倾尽全家族的资产了,多培养几个迟早得倾家荡产。

至于季越亲自培养的那几个孙子和曾孙,其中已经有六个突破了先天境界,剩下三个估计用不了多久应该也能突破。

关于这点,季越还是觉得蛮欣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