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试练东汉 > 90、目标檀石槐

试练东汉 90、目标檀石槐

作者:灵山尊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3:31 来源:笔趣阁

安排好一条线的沿海地区,张易也到了卸任扬州牧的时间。

回到金陵后,把扬州五年发展纲要,传递给张竑,然后把扬州牧的印信留给张竑,就算交接清楚。

张易带着两位夫人回洛京,同行还有两个儿子,都是刚满月,蔡琰生的是长子张鲲,桥蓉生的是次子张鹏,两小子只差半个月。

本来孩子太小,蔡琰是不想跟着去的,可是张易要求把她们把孩子也带去,因为有孩子,一家人只能乘船慢慢而行。

经过多年疏浚,扬州可以一路乘船到洛京,逆流而上都有纤夫拉船,虽然多了纤夫的费用,每条船的载重却多了几十倍,而且不需要再经过牛车驳载。

相比于长江上游世代为业的纤夫,这一条线的纤夫要幸福多了,因为沿途河岸都有生根的锚桩连接着缆绳,挂上滑轮,连上商家船头的滑轮组,不仅省力,而且平稳。纤夫都是分段的,作用就是牵牛和到锚桩处跳滑轮,并维护缆绳。

一家人坐在船舱里,看着岸边的纤夫熟练地把定滑轮组,从一段缆绳换到另一段缆绳上,然后牵牛的人又开始往前拉船,蔡琰忽然问张易:“听说这拉船的圆轮子也是你教他们做的?”

张易点点头,笑着说:“我当时只教他们用这轮子从船上卸货,也比这个简单多了,却被他们用在拉纤上,工匠照样有大智慧。”

因为最早走这条线的是虞家船队,是他们最先把滑轮组用在拉纤上,随后沿途豪强就效仿制作出这种拉纤工具,然后就瓜分了这条线的拉纤行业。拉纤行业的兴起,也让虞家船只的订单越来越多,这条线上的大货船都是他家制造的,甚至可以说,大汉一千料以上的内河船只,都是虞家制造的。

也因为扬州至洛京这条水道生意太好,内河平底船订单太多,虞家每年制造的海船只有保底的两艘,远远不够海洋港口使用。而且虞家最大制造两千料的海船,对张易来说,还是小了点,五千料才是合适的海洋运输船,他不能把海军寄托在虞家这种商人身上,才去东莱开辟军港,专门制作大型海船。

等张易把大批工匠抽走后,虞家才想起他们家船场的技术骨干都是张易派来的,这些人一走,他家连一千料平底船都无法制造,只能再来请魏妍来求张易,好在魏妍面子大,又从大船岛带走三百技工,都是大船岛上刚培养好的年轻人,有老师带领,两千料平底船还是能保证的。

和博学院培养官员不同,大船岛是专门培养技术工人的,当年几十万黄巾俘虏中的小孩子,都被送到大船岛上学习百工,现在大一点的基本已经出师,送了虞家三百人后,其他人都去了东莱,而青州黄巾中的上万小孩子,又被送到大船岛上学习。

大船岛更里面的黛山岛,一直是黄忠的地盘,专门培养基层军官,骠骑将军麾下的中层军官大多来自那里,这次就有不少新人跟着张易去洛京,然后去西北帮助整军。

并州臧昊已经上书要回洛京容养,西凉董卓却不好安排,换一个人去西凉未必搞得定,很可能把西凉搞乱,张易准备建议成立平西军,由董卓继续在西凉领兵,只是和董卓配合的刺史人手很难找,太强太弱都不行。

和董卓守护的西凉相比,并州却是烂摊子,檀石槐带着鲜卑离去,留下河套沃野千里,世族豪门势力大量涌入,争夺得很厉害,臧昊年老体虚,精力不济,被这些人弄得焦头烂额,刚好任期快到,急着要回京容养,张易就准备亲自去整军,梳理一下并州势力。

河套有黄河灌溉航运之利,又在黄河上游,如果能在河套屯田,养活军队在黄河两岸多种植树木,趁水土流失不严重时治理水患,就可以让整个下游地区受惠。

这是一个大工程,目前大汉也就张易能胜任,身为骠骑将军,当然舍我其谁。

倒不是张易跋扈,随意指点江山,张易来自后世,觉得自己在大汉就是游客,一直是用超脱的眼光看待大汉,既然历史从本初元年改变,那就要改得更好。

摊上无为而治的皇上,又这么温和,还很信任自己,将心比心,张易愿意帮他扛起来,目前政局稳定,真不想节外生枝。

因为有妇孺小孩同行,张易到洛京时,质帝已经望眼欲穿,听说张易到了,先叫到乾坤宫好好练习一阵剑法,然后才坐下来闲聊。

“爱卿卸任扬州牧,安心在洛京陪朕吧。”

“陛下关怀微臣,臣不敢懈怠,并州外敌远遁,但内忧又起,如果不尽早处理,祸起萧墙,悔之晚矣。”

“臧昊回洛京,已经把情况说了,械斗日日见闻,你说就算他们家大业大,也不过几百嫡系亲属,到底要那么大地盘,养那么多人干嘛?”

“地盘是大汉的,是战士浴血奋战得到的,不是他们可以哄抢的。”张易直接定下自己去平乱的调子。

“唉,大汉看起来人才济济,可朕眼里,也只有爱卿才可以真正绥靖地面,东南,东北,西凉都是爱卿摆平的,现在就剩西北了,去把,骠骑将军兼领并州牧,早点弄好早点回来,战功就封给你两个儿子,以后我们一起参道。”

“微臣遵旨,西凉刺史董卓,豪侠任气,换个地方弄不好,其他人去西凉也镇不住,不如就留他在西凉吧。”

“爱卿看看什么职务合适呢?就让他连任刺史可也。”

“不可,轮换制刚提出就搞特殊化,很不好,可封他为征西将军,兼领武威太守,既留在西凉,也换了老巢,还能威胁居延海的檀石槐。”

刺史没有兵权,董卓霸占西凉靠的是威望,现在直接送他兵权,还把武威给他养兵,算是升迁了。

张易会把骠骑将军府安置在北典农城,也就是后世的银川,刚好把檀石槐正面挡住。

跟张易一同去河套的还有皇甫嵩,他被迁任征北将军,兼领朔方郡太守。

长安被吕常交给曹操后,皇甫嵩又回到北军,是张易特意要过来的。

有皇甫嵩在朔方,张易左右两翼分别是董卓和皇甫嵩,成半包围状态,威胁着檀石槐,不求死战,只需要逼走檀石槐就行。

对张易来说,居延海还是近了点,檀石槐这种英雄人物,迁得越远越好,然后就死在异族他乡才好。

檀石槐不死,西北不能算安定,至于抢夺河套之地的那些豪强,根本不在张易眼里,张易可以允许他们留在河套,但是规矩必须是张易来定,为地盘私斗的,全部没收土地,押送去河边种树,必须种活一定数量,才允许归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