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试练东汉 > 6、弟子规

试练东汉 6、弟子规

作者:灵山尊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3:31 来源:笔趣阁

家族中庶出的孩子当然不止这六个,这六人也不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不是庄主摊派,他们家长都不会送来跟着张易。

庄户的孩子同样不是强壮精明的,尤其那几个十四五岁的大孩子,看起来就憨憨的。

这个家族要分出去的人,可不仅仅是张易,好的都被人分走了,或者提前预定了,张易一来就能获得这么多人手,除了爷爷很给力,还因为张易已有落脚点。

考核完六个孩子,爷爷已经等在外面,他帮孩子启蒙,对六人水平了如指掌。

见到张易出来,就问:“你觉得他们怎么样?”

“启蒙都晚了点,资质一般,长大后管管庄园还行,不堪大用。”

“你说的大用,是指什么?”

“能独自带着商队经商赚钱,能管一个县,或者跟着我去战场建功立业。”

“好大口气,好志向,不过千金买马骨你是懂的,只要你能把这六个孩子教出样子,想跟你的人还会更多。”

“哦,跟我的人没有限制吗?”

“这有什么限制,你真要有能耐,把所有旁支庶出子弟都带走。”

“呃,我说的是庄户家孩子。”

“只要你能养活他们,还会有家长送孩子给你的。”

“我能教他们读书吗?”

“他们要读什么书?传家经文是不外传的。”

“我自己用其他书,帮他们启蒙可以吧。”

“这没人能管你,不过先考虑怎么养活他们吧。”

张易想了一下,问老爷子:“呃,我分家了,是不是有起步资金?这个在家族里是不是有定数的?”

张易不太好意思要钱要物,但是这么多人送来了,总要想想办法才行。

当时顺衣服时,没好意思多拿,仅仅抓了一把铜板,买了点馒头,又买了绳子,现在身上只剩几个铜板了。

“十贯钱,五亩水田是刚分给你的,这些孩子只带着身上的衣服和一张嘴,以后都要跟着你吃喝的。不过你父亲五亩水田,以前被收回,现在也可以要回来,转到你头上,我名下还有二十亩水田,二十亩山地,只要我还在世,就是你的。”

“对了,母亲大人呢?我好像还有个姐姐吧?”

“铮儿出事后,她孝满就改嫁了,带着你姐姐一起走的,鸢儿比你大两岁,再过两年也该结婚了。”老爷子被问到伤心事,脸色立刻黯淡下来。

张易连忙转换话题:“噢,对了,东边山上有一片竹林,就是我上岸的地方,属于谁家的?”

“你还想做竹筏?想要就去砍几根,没事的,竹林主要是挖笋和做竹篙,没有其他用处的。”

“不止竹筏,一下子多了四十几张嘴,总要教他们点赚钱的手段,还得有材料才行,我能不能把我名下的五亩水田,换点竹林?”

“水田换竹林?你肯用水田换竹林?”

“这有什么不肯的?听爷爷您老的语气,水田要比竹林贵?”

“当然贵,你看到的那一片竹林,最多三十亩,五亩水田去换是亏了,最多三亩就够。”

“竹林往外到水边,还有点杂树林,我一起换下来,五亩够不够?”

“你有做竹筏手艺,又志不在种地,那就换吧,我去帮你说。还有五亩,你准备做什么?”

“给姐姐吧,明年把她接回来,等她出嫁,我会给她准备嫁妆。”跟着再嫁妇人过去的拖油瓶,还是女孩子,在别人家肯定没好日子过,也嫁不进好人家。

“好小子,有志气。我去帮你换竹林,现在正是挖冬笋的时候,早点换到手,好歹能留点,不然明年没什么新竹子的。”

竹林是老爷子堂兄弟家的,知道新来的张易会做竹筏,水田换竹林的事情,没有老爷子想得那么简单,最终五亩水田又贴了五贯钱财才拿下来,还附带了条件,每年春天对方可以砍五十根做竹篙,还有冬季给留地主家提供一千斤冬笋的任务,也转给张易接手,今年任务已经完成,就不再挖冬笋。

到了开饭时间,张易终于体会到当家难,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四十几个孩子以后就跟着张易吃住了,老爷子的米缸,仅仅烧了一顿饭,就见底了。

好在孩子多,磨完砖头后,十几个稍大的孩子又背着稻谷去舂了满满一缸。

老爷子估算了粮囤,再有半个月,就被这些孩子吃空了。

好在他手里还有些钱财,支持一年没有问题。临老得了个孙子,他花些钱财也高兴。

他是读书人,眼界很宽,尤其是对张易的学问很满意,为了张易的成长,砸锅卖铁也愿意。

可家里实在安置不了这么多孩子,关键是冬天,没法将就,最后只能求助庄主,允许在他启蒙孩童的教室里,把几家多余的被褥借来,用稻草垫地打了地铺。

张易有自己的房间,当然不会和这些孩子一起住,他是小家主,威信从小就要维持。

这些孩子还很脏,张易也不愿和他们挤在一起。

第二天一早,张易就带着孩子去了竹林,除了拿走几个大锅,一罐盐巴,还有几把斧头,没有带一粒米,还让老爷子不用准备今天的伙食了。

岛上各家都是一天两顿,平时吃饭也是在上午和傍晚,一帮孩子早上都饿惯了,到了湖边就在张易指挥下拣干柴,垒石头架锅,用竹片刨冬笋,并没有哪个敢偷懒。

“大爷,呃,不,老师,早上我们吃冬笋吗?”有个胆大的孩子,怯生生问张易。

从昨天磨好砖头后,张易就让他们喊自己‘老师’,不要再称呼自己‘大爷’。

“想吃吗?”

“想,可是这个,这个……”他想说,这是主家的人才能吃得起的。

“会留几个竹笋,给你们吃,其他还得去别人家换米才行,光吃冬笋,可不行的。”没办法,现在能立刻拿出来换米的,也就竹林里的冬笋了。

张易要这片竹林,当然不是要做竹筏卖,做竹筏是工匠,太掉价了,以后会成为他的污点。没办法,这就是世道。

张易的打算是做竹简,然后穿绳刻字,最后卖书。他准备卖的书,名字叫《弟子规》,剽窃到这个空间里,他就是作者。

只要先拿来给这些孩子启蒙,马上就能传出去,然后来求书的人,自然得拿东西来换,既能赚钱,还能获取名声。

同样是工商业,逼格却高出不止一筹。

这个时空里有背主之奴,却没有敢欺师之读书人,当大爷当然不如当老师,等岛上孩子都会背《弟子规》后,以后都是自己的学生,这比庄户要贴心得多。

至于砸了爷爷的饭碗,需要在意吗?

张易昨晚就想着收编他的学堂了,只是没说出来,自己先教自己人,其他自然水到渠成。

挖冬笋不费什么劲,换米更加容易,张易还不要稻子,必须是米才行,每家存米不多,那就多去几家换。

马上过年,竹笋还是受欢迎的,对张易来说,四十几个孩子嗷嗷待哺,哪有那功夫去舂米。

根本没耽误时间,一大帮孩子吃饱喝足后,就拿着砖头,跟着张易读书。

不少在附近干活的人,趁着休息,偷偷跑过来看。

他们已经听说了,张易带着一帮孩子,大清早就去竹林里,挖竹笋换米,然后就在湖边大锅煮饭,直接用竹筒盛饭,竹筒盛冬笋汤喝。

对于张易这么奢侈蛮干,他们觉得好笑,互相在使眼色偷笑:就这么点竹林,这点冬笋能让这么多孩子吃几天?

结果,刚吃完饭,张易就开始教读书了。

根本不需要黑板,张易拿出匕首,直接在竹子上刻字: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一棵竹子上刻上三个大字,八棵竹子就把今天的教学内容刻好了。

张易根本不管远处围观的人,带着孩子读了几遍,就让他们自己记,记住后,就照着竹子模仿,忘了怎么读的,就问张成他们几个。

张成几个认识这些字,现在只需要连起来背熟,被指派为学术带头人后,非常高兴,就站在几棵竹子旁,一遍遍用小竹子指着读,乐此不彼。

砖头昨天就准备好了,张易又教他们用小竹管塞进麻绳,沾水在青砖上写,青砖吸水很快,两面轮流用,干了就能重写,连擦都不需要。

在世家大族里,读书是神圣的事情,爷爷的学堂,除了读书声,没人敢高声喧哗,庄户更不敢围观。

昨天实在没办法,请示庄主后,才敢让孩子住在学堂里,一清早上起来就收拾干净了,绝不敢耽误其他人读书。

张易在竹林里教小孩读书认字,那些围观的庄户也只敢远远看着,没有人会凑近到跟前。眼神不再有戏虐,而是充满尊敬,还有一些羡慕。

看到张易朝他们走去,有些胆怯的就往后退,以为张易是来驱赶他们。

他们都是张家从外面收拢来的庄户,替张家干活,养活一家老小,面对张家的子弟,是不敢有任何冒犯的。

“岛上有铁匠吗?会做锯子和柴刀吗?”

这么多小孩吃饭的竹筒,都是张易在煮饭时,用斧头砍,匕首切出来的,以后要做竹简,当然还得这些孩子动手,锯子,篾刀都是不可缺少的。

听说是找铁匠的,有人立刻说:“王铁匠家在渡口那里,他只会做斧子,锄头和镰刀,锯子不会做,你说的柴刀是什么?”他们砍柴都是用斧头。

有铁匠就行,张易知道渡口在哪里,直接扭头往山坡上走,翻过这个山头,从湖边去码头,要近得多。

王铁匠手艺不错,根本不是只会打那三样,铁匠铺里就有做了一半的犁头,张易甚至看到浇注铁剑的模范。

当张易问起锯子时,面孔黧黑,满头灰发,身形粗壮的王铁匠根本没抬头,直接说:“锯子需要百锻钢,两尺长费用一贯。”

张易要求的锯子和篾刀,就算有现成的,也不会称手,因此张易直接提出定制:“价钱没有问题,我有些东西,画好样本后,你按我尺寸要求做,都需要百锻钢制作。”

张易是给孩子锯竹子的,不需要太长,也不要宽,至于做竹简的工具,王铁匠居然会做。他以前在官家作坊时,帮人做过不少,知道怎么做全套。

答应张易全用百锻钢制作,两套竹简工具加上一尺短锯,收了张易三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