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试练东汉 > 66、汉室宗亲

试练东汉 66、汉室宗亲

作者:灵山尊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3:31 来源:笔趣阁

等战场平息下来,各支大军准备进攻青徐时,刘焉上书了,内容和历史上一样。

大意是刺史检察全州官吏,却没有兵权,郡县有兵却力量分散,造成地方官府无力镇压反贼,因为各地都有黄巾余党,随时会死灰复燃,建议任命德高望重者为州牧,统管全州军政大事,替朝廷绥靖地面,牧守一方。

刘焉上书正合宦官心意,士族也很满意,朝会之后就定下来,立刻颁布天下。

从刘焉从幽州上书,到圣旨下达,也就半个月时间,张易知道情况时,刚刚带兵到陈留,立刻把军队停下,自己带着铁血营返回洛京。

黄巾余党还没有剿灭,朝廷中人就开始分配胜利成果。

张易知道青徐黄巾没自己什么事情了,那就必须先回洛京,拿到自己该拿的地盘。

幽州刺史刘焉是老狐狸,上书时还自荐益州牧,为朝廷去益州整肃吏治,已经被通过。

和时刻要面对鲜卑相比,横跨巴蜀之地的益州才是人间乐土,山高皇帝远,在益州当州牧要比封王更自在。

正在清河和平原两地,秣马厉兵准备进攻青徐的公孙瓒和刘备两支军队,被刘焉召回幽州。

刘焉要去益州整肃吏治,当然要带自己的人手,幽州官员愿意跟他去益州的,都被他提前升官。

剿灭黄巾军叙功还得等下去,刘焉这里却是现成的官位,刘备没有一点迟疑就就答应下来。

公孙瓒家里是辽东望族,不愿意跟着刘焉去益州。

刘焉要想顺利到达益州,并站稳脚跟,刘备带着的两千军队,就是他们的开路先锋,因此入蜀第一站的巴-西太守给了刘备。

张易过虎牢关时,接到皇帝旨意,宣张易回洛京议事。

到了洛京后,让关羽带铁血营去校场入驻,自己直接入宫城见天子。

在宫城门口,恰好遇到已经拿到益州牧官印的刘焉。

如果张易当时在洛京,刘焉这封奏折,根本不会被通过,可天下大势就是如此,该来的就会来。

历史上王莽篡位,结束刘家汉室统治,最终光复汉室的是刘秀,过去不过一百多年。

汉室宗亲在大汉是特殊的存在,皇帝无子时,就会从汉室宗亲中选拔继承人,遇到大事后,首先就要想到他们。

现在黄巾造反,天下震动,士族根基被黄巾军动摇,宦官集团却没有人手去摘取胜利果实,最后把地方权力拱手让给汉室宗亲。

对宦官来说,朝廷稳定,皇帝无恙,他们就能安稳弄钱。

不仅刘焉获得益州牧,荆州刺史刘表直接升为荆州牧,侍中刘岱被任命为兖州牧。

光禄勋里很多刘姓散官,读过书却不属于士族,一直没有实职,现在机会来了,都在活动,只要让宦官集团满意,就能分配到地方为官。

刘焉虽然有私心,但无论在朝还是在外,官声还是不错的。汉室宗亲掌外,已经既成事实,张易也不会去当扫兴的恶人,略微拱拱手就准备擦身而过。

“张将军此番出征,功勋卓著,刘焉在此谢过,焉已举荐张将军为幽州牧,有张将军在幽州,定叫鲜卑人不敢南下牧马。”

“哦,谢过刘益州。”和这老狐狸也不需要客套。

张易只想骂Tnnd,原来他举荐自己去幽州,才从幽州脱身的。

刘焉对张易的敷衍不以为意,跟在他后面的刘备却对着张易哼一声,显然非常不满意。

张易这才转向他,稍微相看两眼,就认出是刘备,虽然没有书上说地那么夸张,但是大耳朵,长胳膊确实是异相,就调侃他一句:“刘益州佳儿相貌很特别啊,两耳垂肩,富贵无比,双手过膝,手段过人,必为一方之主。”

说完,再次拱手道别,留下刘焉两人面面相觑,看着张易走进宫城。

自从阳球被灭后,卫尉职务一直空悬,现在是太尉杨彪代管。

大儒卢植厚道,又有军功,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人物,这次被提议迁卫尉。

“他们举荐卢植为卫尉,朕意属爱卿你来当,搁置了已经拟好的圣旨。”

见到张易后,质帝直接开门见山,说出急招张易回京的原因。

“微臣当卫尉,群臣和宦官都会心惊胆颤,况且黄巾余党还有几十万人,都溃逃到齐鲁之地,如果等他们缓过劲来,沿海半壁都会失去控制。”

“你不想当卫尉?那以后谁来陪我练剑?”

张易以为皇帝是因为害怕才留自己的,万万没想到,质帝搁置圣旨的原因,居然是需要张易陪练剑术。

张易一口老血差点喷死他,剑术陪练居然比卫尉人选重要。

“微臣举荐一人,剑法高绝,堪为陛下陪练,而且其人只需帝师一职,就能对陛下衷心耿耿。”张易立刻表态,又说:“由大儒卢植为卫尉,陛下也能安如泰山。”

“哦,那就卢植吧,那人剑法和你比如何?”

“伯仲之间,此人剑法精妙,微臣依仗力大身法快,才能堪堪挡住,陛下特点和微臣相同,由他教授陛下剑法,对陛下剑法精进更有好处。”

“这样也不错,带进来试试吧。”

张易举荐的当然是王越,被张易弄到铁血营当剑法教官,还给了一千石的都尉。

等质帝和王越交手后,感到张易所说,确实有道理。

张易和他特点相同,该教的都已经教给他,王越凭借精妙剑法,就能让质帝应接不暇,确实更适合当他教练,也就是帝师。

因为练习剑法,皇帝自信很多,以前他不敢反对群臣和宦官都同意的决定。

张易因为能打仗,经常被朝臣和宦官举荐出征,军国大事,质帝也不能不同意,总以为是憾事。

现在王越不仅陪练剑法,还不用离开,确实更方便,听说已经是铁血营都尉,直接升为羽林中郎将。

王越作为皇帝贴身护卫,即使皇帝在内宫,他也要需要内宫门口值守。

让王越时刻不离皇帝,也是张易建议,理由是:“如果有人作乱,司隶校尉府又无法掌控时,可以让王越拿虎符去城外调北军入城平乱,卫尉卢植是合适领军者。”

钟繇虽然是士族举荐的,升任司隶校尉后,也把自己当成皇帝鹰犬,做事不偏不倚,而且处事很温和,士族和宦官都找不到更合适人选,因此坐稳了司隶校尉位置。

只是司隶校尉府力量不足,关键时有卢植率领北军相助,没有人能威胁到皇帝安全。

质帝见张易替他安排得很周到,也知道张易作为兵家,更喜欢战场,因此不再多话。

张易一直送皇帝去内宫后,才有时间教导王越:“从此以后,你的身家性命都归了皇帝,记住以下三点,你就能收益一辈子。第一,陪皇帝练剑,永远都要用竹剑。第二,不要让外人知道皇帝身负绝世剑法。第三,你没有战死,就不能让皇帝和别人交战。”

“诺,末将必不负将军所托。”王越立刻立正捶胸,这是铁血营军礼。

现在铁血营中,除了张易,其他人都没有王越官职高,他其实可以脱离铁血营,一心一意做皇帝护卫。

他现在依然行军礼,就是把张易的话当成军事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完成。

这就是王越的智慧,行过军礼后,原本忐忑的心也沉稳下来。

他进宫后,才知道皇帝居然也有绝世剑法,而且皇帝学习他的剑法技巧很快,他自知不久后就不是皇帝对手,总害怕再被赶出宫城。

现在张易让他保密,还让他永远护卫皇帝,那么他就可以一直当帝师。

张易对王越表现很满意。

留王越在宫门值守,自己往宫城外走,转角时,和张让擦身而过。

张让小声问:“幽州牧?并州牧?”

张易小声回他:“扬州牧。”

然后两人就各奔东西。

张易是兵家,无法改变规则后,立刻改弦易辙,开始为自己谋划。

相比于卫尉这个位高权重的位置,张易更喜欢当扬州牧,

会稽郡,吴郡,在张易干涉下,已经成为工商业最活跃的地方,刚送去三十五人口,张易怎么肯为人作嫁?

幽州并州都有鲜卑入寇,他们都以为张易想去,其实哪里比得上扬州广阔?

扬州就是会稽郡的升级版,原本想做却不能做的事情,当了扬州牧都可以做。

扬州牧是超品,按照功劳,张易勉强够格,资历却差得远,现在有张让这个铁盟,一切都不存在问题。

想打仗还不容易,齐鲁之地的青徐两州将成为战乱区,和扬-州只隔淮河,张易同样可以去解决,但是州牧跨境出征,总要个说法才行。

不得不说,张让这个本家兄弟很给力,他知道皇帝已经同意张易离京,张易举荐的也是卢植当卫尉,又知道张易底线是扬州牧后,一切成竹在胸。

他当然不会透露出去,回到政事堂,依然拿卫尉和安东将军给宦官讨论。

和皇甫嵩伏杀张角,黄巾余部逃逸不同,张易是完整干掉张梁和张宝两支大军,是这次出征功勋最大的,原来就是征虏将军,军职当然也要升。

“四安将军当然没有问题,可是这卫尉合适吗?”吕常一直看不惯张易的跋扈。

让张易当卫尉,不仅勋贵士族上朝时战战兢兢,就连他们这些宦官也不自在,一个疏忽就会被张易搞掉,赵忠就是先例。

张易不仅凶悍,而且诡计多端,如果可能,他们不想和张易朝昔相处。

“我觉得并州牧就不错,他喜欢打仗就让他去前线,并州的钱粮都用于他治军。”中常侍侯览立刻提议。

张让问张易的并州牧,就是因为夏恽力主推荐。

并州领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九郡,都是直面鲜卑,有的已经沦陷,没沦陷也一直有战事,送张易去并州,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侯览是夏恽的铁杆手下,立刻提出来。

幽州牧是刘焉提议,段珪赞同的,段珪家乡就在并州,并州不少官员是他的亲戚,手里都有兵权,如果张易去并州,那些人肯定得离开,他家族捞钱的机会也就没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