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试练东汉 > 141、珠崖岛

试练东汉 141、珠崖岛

作者:灵山尊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3:31 来源:笔趣阁

张易特意这样制定,就是要让海军部拓展势力范围,最终建立起独立于大汉的军士实力集团,只是海军部要发展,只能依托大汉日益增加的人口,这同样是制衡。

大汉政治文明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中庸之道,也是最有生命力的战略,在大汉一统时,张易留下北方势力制衡吴国,在吴国内部还用海军部来互相制衡吴国政府,其实都是执行中庸之道,让所有人都不得偏离既定政策太远。

张易设想是,为了既定政策长远延续性,就不能让吴国出现一言九鼎的大人物,吴国也不会允许大汉重新回到皇帝独裁统治,所以吴国不管文武都有任期,岁数到了自动退休,现在连张易都主动退下来,还有谁敢恋栈不去。

以后这个政策当然会扩大到整个大汉,除了皇帝,其他人都得照章执行。

荀攸和张易同年,关羽比张易小一岁,现在荀攸和关羽全在南海港口等着张易,送张易到珠崖后,关羽也会退休,然后荀攸回狮岛发展自己家族的产业。关羽已经把舰队提前移交给周瑜,到珠崖后,他就会留下来陪着张易养老。

一起去珠崖养老的还有张飞,典韦和王越等人,他们的家人现在都在张易的车队里。

这几人一直都跟着张易修炼凝气,当然希望能修炼到筑基,他们都是出身寒微,身后没有庞大的家族,他们这些人只要活着,就是给后代振兴的机会。

张易同样如此,他一心修炼就是为了能筑基,因为筑基后才能长寿,虽然说不问政事,其实还会冷眼旁观,真有过不去的坎,他也不会袖手旁观的。对他们这些大人物来说,长寿才是至关重要的,越是在战场上经历多了,越不想死。

前一阵派人寻访左慈时,却听说左慈云游珠崖,去寻访毒蛇和巨蟒。随后张易就派人去益州找张鲁,问出张陵的筑基丹方子。

和汉仁帝相比,张易要直接多了,直接要求抄录原版,因为去的人是张文张睿兄弟,张鲁并没有多说就给了,毕竟大家都是留地张氏子弟,虽然以前没见过面,感情上天然就会亲近。

筑基丹的药材里有很多毒虫毒蛇,还有巨蟒的蛇胆,张鲁特意来信解释,这些都是张陵当初去珠崖岛抓捕来的。

刚好张易的退休地点就选择在珠崖,也没有再派人寻访左慈,反正等他去珠崖落户,迟早会和左慈见面的。

张易大型车队走郡过县,走走停停,到了南海郡后,因为发展较迟,行军速度更慢,有时候要在县城里等待半个月才能重新启程,所过之处留下一条宽阔的平坦商道。

现在海路已经通畅,内地的陆路也已经贯通,是不是通畅,连接南北的大动脉好不好走,张易亲自带着大车队走一趟。

如果不通畅他宁愿坐等。

这就是张易的风格,干脆直接,甚至有点赖皮,有点霸道,反正不择手段也要弄好的意味。

对于这一点,张易有自己的理由:“我们把百姓从北方迁移过来,如果没有通畅的商道,不要几百年,也许上百年后,这些处于闭塞环境的百姓,很可能再变成野人。我们不能为了防备蒙昧的游牧民族,结果自己躲进深山里,却变成蒙昧落后的民族,就和我的初衷不符了。

这条大动脉处于深山之中,骑兵无法迂回,如果这条路,还被敌人一冲到底,那证明敌人确实比我们先进,说明他们更能赢得民心,或者文明程度更高,这些深山的人被融合也是好事。

换一种说法,如果深山里的人,以为天高皇帝远,自己想反叛呢?没有通畅的大路,大汉军队怎么来围剿?

我不是要救谁保谁,而是要保证所有人种植文明辐射下,这样大汉文明就不会被野蛮摧毁。”

因为平东军的开发,后来地方郡县的商会维护,张易一行到达南海港还算顺利,六千里路走下来,也不过四个月。

这可是六万多人的队伍,里面车辆就有上万辆,在这个时代,这么庞大的车队,能从金陵顺利到达珠江口,是张易几十年努力的成果。

这是对张易功绩总结的大迁徙,也是文明向南传播的大迁徙。

张易选择珠崖作为隐退岛,并不是真要隐居,因为有他在珠崖,从东莱、吴郡、会稽过来的船只就越来越多,可以带动珠崖外圈一系列优良港口可以和中原同步发展,同样,陆路大动脉也会把南方和江南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大汉文明能真正进入南方。

珠崖地处热带,终年是夏季,因为中间高,四周逐渐降低,水系河流很多,可耕种田地同样很多,稻米可以三熟,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关键是珠崖还产铁,是大汉最好的铁矿所在地,珠崖对面是雷州半岛,海峡只有四十里宽,对大汉现在的海船来说,根本不算障碍。

珠崖岛够大,养活两百万人一点压力都没有,而且本身就能自给自足,还有商道通联,只要给张易二十年时间,他就能把珠崖发展成大汉最有活力的岛屿,也是大汉文明最安全的避难所。

张易参观南海港后,就转道雷州半岛。

在张易决定隐居珠崖后,从南海港到雷州半岛早就建好宽阔的石子路,琼州海峡两岸也建好港口,因此车队尾部还没启程,前面的大车已经开始在雷州港上船。

张易这次来珠崖,所有拉车辆的都是马匹,很多都是徐州马场的种马,张易从英国带回的重型马,绝大多数被他带到珠崖岛,因为张易想在珠崖岛培育出大汉的重型马和优良马种。

重型马食量大,不是富庶的地方,根本养不起,良种马更是世袭的贵族才能养得起,珠崖现有土人,加上当年的大汉驻军后代,只有两三万人,分散住在北部平原里,张易这次只带来六万多人,是真正的地广人稀。

珠崖有足够的草料和粮食喂养马匹,北半部分地势平坦,也适合马匹奔驰,重型马既然能在英国繁衍出上百万匹的夏尔马,就能在珠崖长久落户,繁衍出有自己特色的高大马种。

张易把重型马种都带到珠崖来,也是不愿马种流落到胡人手里,毕竟胡人擅长养马,马匹基数大,他不希望自己从万里之遥弄来重型马,最终便宜了胡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