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试练东汉 > 79、世家底蕴

试练东汉 79、世家底蕴

作者:灵山尊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3:31 来源:笔趣阁

留地张氏兵书传家,仅仅是在世家里传说,对于普通人,留候已经是四百年前的人了,刘氏子弟都能去卖草鞋,张氏仅仅三代就被削候的,当然更不行了,能出了张易这种天才,还是靠《弟子规》和《千字文》出名的。

贾诩最先跟的是祖茂,祖茂是张易的姐夫,也是得力大将,他觉得能力不过如此,真正强的只是张易,而不是张氏怎么样,天下有名的世族里,可没有留地张氏。

张易命贾诩当密探首领,贾诩除了查外面的消息,当然也会查内部隐患,结果就发现江东表面繁华,内部却是**丛生,战功赫赫的平东军,**最严重,等他深入细查后,才发现平东军将领其实都姓张,很纯的张氏私军,从上到下的军官都是张氏子弟。

既然被张易委以重任,贾诩见到平东军这个庞然大物后,并没有吓得住手,**可以不管,和外人勾结,损害江东的人必须要查清楚,怎么处理,交给张易就行。

结果越查下去,贾诩越看不上张氏子弟,随随便便就被外人套出那么多信息,平东军将领都是烂泥扶不上墙。

他当时觉得,所谓平东只是张氏子弟带人在不毛之地上种庄稼,官都是张易瞎封的,那么多人力物力堆上去,再有张易帮忙,和野人抢地盘虚报战功,算什么难事?

一直以来,贾诩都没觉得张氏子弟有什么了不起,打荆州时,贾诩事先知道,解决江夏会有四万水师帮忙,襄阳这里是诱饵,只要黄家出兵襄阳了,水师就有出兵的借口。

贾诩以为水师是吴郡船厂的那些工人,那些人原来都是大汉北军,送去船厂训练一下船只,就变成水师,以前没提水师是为了方便偷袭。

结果三天攻陷江夏已经吓人了,等江夏之战结束,见到封赏名单后,贾诩彻底被震撼,水师四万人,十几个营将领清一色姓张,和平东军一样。

贾诩才明白水师也是张氏私军,而且水师将领年纪比平东军将领小一茬,明显是平东军将领的弟弟们组建的。

而且,他以为的混子军队平东军并不简单,只用三个月,江夏这里战斗结束,荆南三郡也结束了,平东军三个营,一营一个郡,没有要任何外援,从安南港跑过去就独自解决了,事后移民过去,无论山越还是蛮人,都老老实实开始种地,整个安置过程没有一点波折。

除了威名赫赫的铁血营,坤字营算是贾诩见过的最强军力,结果张氏居然有那么多可以和坤字营抗衡的军队,那么多可以和黄叙赵云陈到等人比肩的将军,才让贾诩知道张氏真的不仅仅有张易。

兵书传家四百年,张氏到底有多少战将荒废在田野里,估计谁也说不清楚,可这能算损失吗?能算浪费吗?

大汉立国四百年,从来就不缺名将,而且名将大多没有好下场。

张易培训名将打天下,而不是带着子弟打天下,不仅是因为大汉这里的战场太小了,容不下这么多战将,也是让张氏避祸。

所以张易才大力发展海军,就是要送张氏子弟出海找出路。

开发海岛需要的不仅仅是战斗,还有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平东军把会稽南方弄得很富裕,因为是给自己家族做事,不能算本事,因为管理得一塌糊涂,张易才会把汉中交给新一代子弟锤炼。

现在还求他们给张氏子弟更多的事情做,而不是给更多的官位。

说得这么明显了,郭嘉贾诩哪里会不答应,他们都不缺人手,却缺指挥官,既然张易要送子弟来军情,地情学习,他们怎么会不倾囊相授?

找张帅要人,当然是去荆州实地选拔,郭嘉和贾诩两人都想见见水师将领,就联袂去了江夏,找到张帅后,刚说明来意,张帅居然说:“好事啊,现在我们都嫌无聊呢,我也想去学习学习。”

手里四万大军的统帅,居然想来参加情报人员,两个城府都很深的人,都把刚喝到嘴里的水喷出来。

“好吧,你们这样,估计叔父也不同意吧,我把其他人都召集过来,你们要什么素质,我们就比什么,然后随你挑,你不要管他们什么军衔,看中就带走。他们都分散在各处训练,我得去信召集,时间就定在三天后。”

“三天能来得及吗?我们可以多等几天,你让他们也带点心腹士兵,因为默契也是重要的。”

“你们要多少人数呢?看看带多少士兵来合适?”

“我们要不少人的,你能给出多少呢?”

“我们兄弟有五百多人,半年后还有七百多十八到二十二岁的年轻人,连士兵的话,我可以给你们两万,够不够?”

“哎,不是,你们总共就三万人吧,怎么派得出那么多人啊?”

“我们是四万人来的,来荆州不久,就从当地农户中招了五千多年轻人,就是四万五,然后半年五千,半年五千,两年下来,就是六万,送到汉中一万,还有五万,现在又三年了,我们就有八万人。”

两人听了都傻了,对望一眼后,贾诩问:“你是说你们有八万士兵?你们兄弟有一千多人?”

“是啊,这仅仅是荆州的,汉中还有三万多兵,六百多兄弟。”

“你们招那么多兵干什么?”

“来的兄弟太多啊,没有兵我们练什么?我们每人都是从带五个兵开始练习,三个月选拔一次,符合标准的就多带五个兵,不符合标准,就继续练这五个兵,一直不符合就一直五个,当然没有这么笨的。”

“几年算练成呢?”

“新兵是两到三年可以练成,将是能指挥一个营就算练成。”

“你能指挥多少?”

“一万啊,我也不知道,再多也没有啊。”

“你不是总指挥吗?”

“我们能带一万的五十几个,平时都是竞争关系,到打仗时,他们怎么会听我的?叔父让我挂名统帅领功劳,仅仅是因为战争结束后评比时,我打的安陆城难度最高,所以完成的分最高,其实换谁都能打下的。”

“打安陆你带多少兵啊?”

“三千啊。”

“总共有多少人参加打安陆啊?”

“就我们三千。我们三万陆战队,只有十个营的兵,只能把江夏分成十份,然后抽签来带兵,我手气好,抽到安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