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试练东汉 > 32、布局南方

试练东汉 32、布局南方

作者:灵山尊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3:31 来源:笔趣阁

烟花散去,大典正式结束,张易在卫队簇拥下,陪着两位夫人,抱着两个孩子,走向停车场,停车场上有好多辆马车,张易家的是四轮马车,除了正面镌刻着金色五颗星图案,和其他豪华马车没有区别。

金色五星是张易设计的徽章,代表他骠骑将军的身份,下一步就是改革军制,在骠骑将军府实行军衔职位双轨制。

因为打仗时,将士的职务弹性很大,都尉都可能带一万兵,没有战争时,将军也可能去教书,按照职务很难定薪水,有了军衔制,用积功升迁的军衔来定薪水,才可以让军心更稳定,到了紧急征兵时,按照军衔,就能把各级将士的职务定下来。

张易坐上马车后,就闭目养神,心里盘算着军衔的等级,思量着要不要直接把后世军衔照搬过来。

忽然感觉一个柔软的小手拉住他的手指,还摇了摇,张易睁开眼睛,是张鲲从蔡妍怀里伸出手抓住他,眼睛却闭着不敢看张易。另一个儿子张鹏在对面乔蓉怀里,还伸着头往窗户外面看,显然对刚才的烟花没看够。

两个孩子都是三岁,张易回家后,他们才认识张易,张易回来后,整体在外面忙,很少和他们在一起,两个孩子都有点怕他。

今天带着他们出来玩,算是和他们相处时间最长的一天了,见到张鲲主动拉他的手指,张易就问他:“是不是还想看烟花啊?”

张鲲把眼睛睁开,还没回答,张鹏就转过头问张易:“还有吗?我们再回去放烟花吧。”

张易还没回答,张鲲就在边上说:“阿爹,我想跟你一起玩。”

“噢,是玩烟花吗?”

“不要烟花,我想坐你腿上。”

“为什么呀?”张易以为是蔡妍教的,就逗张鲲说。

“戏况每天都能坐在他阿爹腿上玩,我也想坐你腿上。”

张易听得心里一疼,戏况是戏志才的儿子,和他们差不多大,从洛京时,三个小孩就丢在一起玩,想不到张鲲会羡慕戏况,每天能坐在父亲腿上玩。,

张易把两个孩子接过来,一腿一个,然后问他们:“阿爹马上要去南海玩,你们想跟着阿爹去吗?可以坐在阿爹腿上坐大船。”

张易后世也没去过南方,现在交州已经打下来,就想去南方看一看,慰问一下平东军,再看看南方出产的野果和野菜,有哪些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行程已经定下来,几天后就要出海,既然小孩想跟着自己玩,不妨带上他们。

蔡妍和桥蓉两个脸色都变了,在她们眼中,南方荒蛮之地,到处都是瘴气,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去南方,但是,张易说的话,她们却不敢反对。

张鹏立刻说:“不去,乘船会头晕,我要在金陵玩。”

张鲲却说:“我要坐在阿爹腿上坐大船。”

张易就对两个小孩说:“那张鹏就在金陵玩,我带张鲲去南海玩。怎么样?”

张鹏立刻说:“我要到金陵去玩拉杆球。”

张鲲还是说:“我要坐在阿爹腿上,跟阿爹一起玩。”

拉杆球是金陵博学院科技馆里的大型机关游戏,只要一拉杆子,一个铁球就开始滚动,滚动中铁球会触动一个个机关,机关再带动木头小人都动起来,里面含有很多物理知识,不仅小孩喜欢,连大人都觉得新奇。

张易笑着对两位夫人说:“你们看,两个小人志向不一样的,张鲲还是跟着我走一圈,让他跟战士多接触,多攒点阳刚之气。”

“好啦,不要解释啦,带去吧,带去吧,我也好清静清静。”蔡妍立刻打住。

她知道,是她每天教张鲲琴棋书画,教诗词歌赋,把孩子学怕了,张鲲才要黏着张易玩,无非是想轻松点。和天真的张鹏相比,张鲲小脑筋要多得多。

几天后,不仅蔡妍把贴身侍女送上船陪着,桥蓉也把贴身侍女送上船,美其名日:两人轮流照顾张鲲方便些。

张易这么多年出征,从来没有带着侍女的习惯,这次因为带着张鲲,只能享受特殊化了,如果不是大海船拥挤,不知道两人会塞进来多少人。

现在是初春,刮得是西北风,大船启程后,风向刚好合适,两天后就到了大船岛。

和以前遮遮掩掩不同,现在大船岛上都是轮训的北军士兵,他们除了要在这里学习百工和操船,还要学习游泳,学习冲滩作战。

黄忠会跟张易一起去南海郡,他要去考察可以全季节训练的南海港,也就是后世香港的伊丽莎白港。江南这里冬天还是有点冷,不适合水上训练,黄忠听张易说南海郡的港口,终年可以游泳,立刻心动了,这次直接把属于他的整个训练团带走。

看黄忠带着的器械装了整整两艘大海船,张易打趣道:“汉升这是大搬家啊,不准备再回来啦。”

黄忠从跟着张易,就一直在海岛上训练新兵,张易手下将领都是他训练出来的,现在他已经五十岁了,自感时日无多,让他更加急迫。

“有全年能训练的海港,我还回来干什么?你不是说南海里有无数的岛屿吗?我早点建好南海港,多训练出一队人,就能多开拓一个海港啊。”

“哈哈,汉升士气可嘉,我说过,南海港周围五十里,都是你黄汉升的地盘,按照你最理想的方案去建造吧,等你把南海港建好了,人员训练好了,我就去建一个更大的造船厂。”

制约南方发展的是人口和技术,张易花了二十几年时间,把只有三十几万人的江南,发展成四百多万人的大汉工商基地,吴郡造船厂可以把江南工商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然后就到了发展瓶颈。

张易从来都是走一步算三步的人,这个时候让平东军拿下南海郡,就是预备好突破口,把吴郡造船厂建成后的巨额盈利全部投入到南海郡,在南海再建出一个工商基地。

历史上,黄巾起义后,大汉因为多年战乱,人口从五千多万人锐减到一千多万,因为自身失血过多,无力防守广袤的土地,才会让塞外胡人长驱直入,最终落得衣冠南渡。

这个时空里,百万黄巾被张易送到江南,乌桓人和羌人被张易送到草原上继续放羊,想学种地的鲜卑人,被他直接驱赶到西域,就是要给汉家子弟留出足够的生存空间,因为大量的江南粮食输入,大汉已经多年没有闹饥荒,整个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提升,只要再维持两代人的安全,大汉人口就能破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