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八九四章降纬打击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八九四章降纬打击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乌拉尔山脉前线。

雪花飞舞,马蹄声滚滚,大地剧烈震动,让人站不住脚。号角连绵,数以万计的沙俄哥萨克骑兵呼啸而来。

他们并没有发起直接的进攻,而是围绕着大明的防线,利用着骑兵的速度优势来回试探着,正在寻找着大明防线的漏洞。

从乌法堡到奥尼堡(奥尔斯克的前身)长达三百四十里的防线上,兵分多股,进行反复试探。

在长达三百四十里的防线上,明军驻守着十六个团,平均每个团防御宽度就是二十多里,这条防线可以说非常单薄。

然而问题是,这条可以说是简陋到极点的防线,却让沙俄军队仿佛狗咬刺猬,无从下口,这条防线采取壕沟、铁丝网加壕沟的配置,纵深是七条壕沟加八道铁丝网,纵深约三公里。

十五万沙俄军队反复试探,他们最希望的是大明迅速增兵,最好是把二线、三线部队集中到一线,这样他们就可以打一场千里闪击战。

可惜,理想非常丰满,现实太过骨干了,在西伯利亚平原决战是沙俄理想中的战场,这次欧洲战争,沙俄与奥斯曼帝国同属于反天主教联盟,只不过,沙俄并没有直接界入欧洲战争,他们与奥斯曼帝国一样,名义上支持,事实上并没有参战。

沙俄其实一直想吞并巴尔干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奥斯曼帝国塞尔维亚行省。在世界的历史上,巴尔干地区一直是火药桶。就是因为塞尔维亚这个铁头娃娃,在奥斯曼帝国吞并的地区,一直都在绿化,唯独塞尔维亚人一直坚持不绿化,一直坚持着抗争,他们的抗争其实是受到了沙俄的支持。

当然,如日中天的奥斯曼帝国并不是没有察觉到沙俄的意图,而是在巴尔干地区布置着重兵。直到去年的十月份,位于埃及的大明北非再次与奥斯曼帝国大打出手,这让沙俄看到了机会。

此时的沙俄正处于罗曼诺夫王朝的首位沙皇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如果非要拿米哈伊尔跟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比较,与他最像的其实东晋时期的晋元帝司马睿,他与前朝罗曼诺夫家族首领、菲拉列特大主教费多尔·罗曼诺夫之子,也是伊凡四世的皇后阿纳斯塔西娅·罗曼诺夫娜的侄孙。

米哈伊尔虽贵为沙皇,但一举一动都受到教会和宫廷礼仪的约束,加上性格软弱,对自己的母亲可谓俯首帖耳,他其实司马睿一样是吉祥物,实际权力掌握在大贵族手中。

这些年,沙俄一直在扩张,在西线,与波兰大打出手,起初沙俄军队一直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克数座城市,打到了斯摩棱斯克城下,不过俄军在斯摩棱斯克城下久攻不克,伤亡惨重,最终兵粮殆尽,只好无功而返。

在这个时候,沙俄从西线、南线调集大量的军队,准备趁着大明自顾不暇,向大明展开进攻。

可以说,战略上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奥斯曼帝国可不是小国,大明军队连续攻占了埃及行省大马士革行省,奥斯曼帝国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对外宣称,大明动用了二三十万军队。

事实上,这些年沙俄与大明并没有直接的贸易往来,对于大明的情报了解非常匮乏,他们执政大臣埃尔斯顿公爵认为,大明的实力就是那么回事,蒙古人都不是他们的对手,就可以在东线取得战果,以振他的声威。

特别是大明在东线一直没有增兵,让埃尔斯顿公爵更加确信,大明在东线是防御空虚,大明其实在东线并不是说没有后续兵力,安北都督府下辖三个主力师十八个旅共计一百零八个团,总兵力接近二十万人。

虽然辖区多达四百多万平方公里,如果想要支援乌拉尔线应该可以抽调三到五万人过去,只不过大明并没有抽调,而是在验证一个理论。

大明的帝国的版图实在是太大了,而军队是没有办法扩,毕竟朝廷已经背负了沉重的包袱,在这种情况下,大明总参谋部提出机动防御理论。

就是利用大明的铁路快速机动,实现机动防御,在乌拉尔线纵深三公里后的防线之后,还有四条沿线环形铁路,用蒸汽铁甲车,进行机动防御。

安北都督府参谋部,正在是利用这一次的沙俄进攻来验证这一条作战理论。

鼎新五年,黄帝纪年4637年,公元1640年正月二十日,奥尼堡方向的沙俄军队开始发起了重点进攻。

沙俄军队在前线准备了一百多门大炮,向明军阵地发起了密集的炮击,在沙俄军队炮击的之前,明军立即放弃第一道壕沟,任由沙俄炮兵表演。

“轰轰……”

炮弹在坚硬的冰面上跳动着,炮弹带着巨大的动能,破坏了大量铁丝网,不过没有破坏掉的更多,实心的炮弹想要命中细细的铁丝网只能看运气,也只能看火力覆盖的密度。

在奥尼堡方向沙俄军炮击持续了将近半天的时间,就连安北都督府的参谋部也认为这里是沙俄军队的重点突破方向,然而问题是,空中热气球的侦察,发现奥尼堡方向沙俄军队只是很少一部分。

正月二十一日凌晨时分,位于乌拉尔防线明军决胜镇前线,响起了沉闷的爆炸声。

这是地雷被引爆,事实上由于天气寒冷,更多的地雷的引火装备被冻住,根本就没有来得及爆炸,沙俄军队利用夜色的掩护,开始对决胜镇方向发起了突袭。

在这场突袭战中,沙俄军队也动了脑子,他们用猎犬和狼群,绑着燃烧的火药包,向明军防线发起进攻。

这场突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短短半个时辰之内,明军七道防线丢掉了六道,负责防御决胜堡的第五师第94团受到了重大的伤亡,特别是猎犬和饿狼的速度太快,机枪都来不及阻击,很多将士不是被猎犬咬伤,就是被炸药炸死。

随着决胜镇的缺口被沙俄军队成功打开,多达三万余骑的沙俄哥萨克骑兵,仿佛像潮水一样,沿着缺口涌入。

尽管明军利用优势火器拼命阻击,可问题是漫长的防线出现了漏洞,连预备队都无法阻击。

二十一日中午时分,通过决胜镇缺口,攻进大明境内的沙俄军队超过两万人马。

安北都督府参谋部前指向戚元弼请求:“是否按原定计划反击?”

“不,还不够,你们的胃口太小了,把敌人放进来,狠狠地打,打得他们一百年不敢东进!”

“乌拉……”

漫山遍野、铺天盖地都响起了鬼哭狼嚎的声音,沙俄军队以骑兵为前导,后面跟着大量的步兵,仿佛雪崩一样,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

决胜镇的大明守军士兵拼命的朝着沙俄军队射击。

“砰砰砰……”

沉闷的撞击声在锋线不断响起,随之而来的还有骨骼断折的脆响,沙俄骑兵锋线上人仰马翻。

可问题是,遇到这种伤亡,沙俄军队直接选择无视,不死就冲。

沙俄军队也没有办法,特别是抽调的哥萨克骑兵,因为天气的原因,处于更高维度的沙俄帝国,农业收成更低,国内出现了大量饿死人的事件。

为了活下去,为了生存只能侵略。

这无非正义与邪恶,只是为了民族和国家的生存,无畏的沙俄军队很快就突进了大明境内三十余里的地方。

“禀告戚将军,沙俄军队已经冲进来了将近五万人……”

“不够,继续等,命令伏兵各部,不许暴露,哪怕沙俄军队在你们头上撒尿,也给我忍着!”

戚元弼转而用电台下令道:“保障旅,务必保证十六辆铁甲战车准时开动,否则等着吃枪子!”

“报告沙俄军队前锋抵达李寨镇!”

“没有命令不准开枪!”

在李寨镇东约三十里的位置是一座小型的山谷,山谷里一列装备列车上,技术工人正在做着最后的检查。

蒸汽机火车头的炉膛里升腾着火焰,火车司机正在盯着旁边的电台,等侯着命令,铁甲列车的车厢里,士兵们正在沉默着压着子弹,这种铁甲列车拥有四座三七速射炮,十二座重机枪组。

放在后世属于老掉牙的铁甲列车,放在这个时空,无疑是铁甲巨兽。

“报告,根据前沿观察,沙俄军队进入口袋超过十万人!”

戚元弼接到汇报,他不假思索的道:“传我命令,铁兽出笼!”

随着电台的命令下达,分布在环形铁道上的十六辆装甲列车开始鸣起汽笛声,随着火车开动。

戚元弼终于松了口气。

这种机动防御的理论是在验证阶段,效果如何,谁不知道,如果这个理论不能成功,只能采取第二套预案,按照传统的打法,把沙俄军队打回去。

“哐当,哐当……”的声音沿着铁路缓缓传来,正在吃着干粮喝着酒的哥萨克骑兵们突然不约而同的望着远方。

他们虽然成功突进了大明的腹地,事实上却没有取得什么有效的战果,大明的城镇都拥有坚固的城墙,他们这些骑兵可没有办法攻城,这一路来他们也非常辛苦,只能在偶尔散落在周围田庄里翻箱倒柜,寻找那些百姓遗落的物资。

“那是什么鬼东西?”

事实上,哥萨克人可没有见过蒸汽火车,别说他们,除非一些经常来大明辽东或京城的人,才能见到蒸汽机火车。

蒸汽火车冒着黑烟,仿佛像远古巨兽,一边咆哮着,一边冲向哥萨克骑兵。

就在哥萨克骑兵发呆的时候,这车装甲列车缓缓减速,沿着哥萨克骑兵的斜刺里穿过去。

“哒哒哒……”

装甲列车上的重机枪,朝着哥萨克骑兵率先开火,十二点七毫米口径的重机枪,以每分钟六百发子弹的射速,向正在发呆的哥萨克骑兵发射着子弹。

在口径重机枪子弹打在人体上不会出现一个血洞,而是出现一个碗口大血窟窿,打中胳膊,直接将胳膊斩断,打中大腿,大腿直接与身体分离。

“咚咚咚!”

三七毫米的速射炮也在朝着沙俄军队中发射着炮弹。

“散开,快跑!”

无论哥萨克骑兵多么训练有素,其实都没有什么用处,因为装甲列车呼啸而过,留下一地血肉。就在哥萨克骑兵惊魂未定的时候,又一列装甲列车,沿着他们右后侧的方向呼啸而来。

重机枪扫射,速射炮开火。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过去,这支哥萨克骑死伤超过千人。

“快跑!”

幸存的哥萨克骑兵急忙跨上战马,朝着来的方向逃跑。结果,他们身后又响起了尖锐的炮击声。

这个环形铁路,采取双并线螺旋状布局。十六辆装甲列车,一次次朝着沙俄军队阵中呼啸而去,每一次都在沙俄军队阵中掀起阵阵血雾。

“救救我,我不想死……”

“不要扔下我……”

“该死的鬼东西又来了,快阻止他们!”

沙俄军官的命令,这让些沙俄士兵简直欲哭无泪,怎么对付装甲列车?

答应其实并不复杂,用炸药炸断铁轨,或者是用大炮轰击?

要知道此时的装甲列车,只有一层厚约二十毫米的钢板,实心的炮弹足以轻松击穿。可问题是滑膛炮的命中率太差,打固定目标都依靠随缘,更何况是运动目标?

十六列装甲列车,几乎每五分钟出现在沙俄军队阵中,将沙俄军队向包围圈里驱赶。

随着一圈圈扫射和炮击,包围圈里的沙俄军队越来越少。

要知道十六辆装甲列车,拥有十六门三七毫米的速射炮,再加上一百九十二挺重机枪,那火力密度,可以自行脑补。

也不是没有人想过想朝着相反的方向逃跑,关键是这两拼环形铁路就像摊鸡蛋煎饼,八列装甲列车是从里往外,八辆装甲列阵是从外往里打。

结果就是在方圆五十公里的范围内,都是装甲列车的打击范围,哪怕是奔跑得最快的骑兵,也不可能在短短五六分钟的时间内跑出十几二十里。

“别打了,我们投降!”

事实上,投降也没有什么用处,现在的明军根本就听不见,他们就算听见了也没有用,因为听不懂。

这已经不是在战斗,而是一面倒的屠杀。

从装甲列车的出现开始,沙俄军队的伤亡就呈直线上升,很快那些沙俄军队就学乖了,他们爬在地上,装起了鸵鸟。

但凡站着的沙俄军队士兵,很快就遭遇装甲列车的扫射,就像剥开的洋葱一样,被一层层消灭,屠杀……

很快雪原就变得了殷红的红色,说是血流成河也不为过。

“将军,巨兽出笼战果出来了!”

“怎么样?”

“在短短半个时辰内,至少有两万沙俄军队死伤!”

“什么?”

戚元弼有些难以置信。

他急忙接过汇报。

此时,他悬着的心总算放进了肚子里。

机动防御成功了!

也就意味着,大明将来在投入少量的部队就可以防御大面积的区域。

战斗持续进行,沙俄军队在每分每秒中迅速被射杀。

此时的沙俄军队已经全面崩溃了,他们朝着铁甲列车疯狂的大骂:“混蛋,你们看清楚,我们投降了,投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