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八八三章光明磊落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八八三章光明磊落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今天还没有下班,等会写吧,为了全勤,大家过后再刷新!

原来孙承宗确实是想与全旭联姻,把自己的孙女嫁给全旭为妻,不过,这孙文莺就是一个被惯坏的大小姐,谈不上本性有多坏,但也算不上好人。

可是,时过境迁。

全旭成了皇帝,自然没有人愿意上门求亲。

现如今的孙文莺已经二十六七岁,放在后世也属于大姑娘了,放在这个时期,孩子都成群了。

三娘跟孙文莺年龄差不多大,但是,三娘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再次见到孙文莺,她还是梳着垂鬓发型,这是已婚与未婚女子最大的区别。从发鬓上来看,孙文莺还是云英未嫁之身。

在全旭看着孙文莺的时候,她也看到了全旭。不过,随即,孙文莺眼睛里就蓄满了水雾。

如果不是当年的任性,现在只怕做皇后的就是自己了吧?

然而,一切都是过去式,现在也无法挽回了。

“姑姑……”

就在孙文莺浮想联翩的时候,一个**岁的男孩拉着另外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朝着孙文莺喊道:“姑姑,我们该下车了!”

孙文莺急忙下车。

三娘走到全旭身边:“要不要我给……”

“打住……”

全旭知道三娘想说什么,不过,这事就算了,毕竟,女人多了伤身。

海伦娜倒没有多说什么,坐着火车一路南下。

海伦娜十多年前,曾跟着全旭沿着这条路从北京的抵达大名府。

在十多年前,这里并不比欧洲好,甚至说,更差一点,百姓都像乞丐,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房屋,荒芜的田地。

现在好了,田地一片翠绿,铁道两边不时的经过一个个镇子,这些镇子虽然不像全家山庄那么繁华,至少呈现了一片发达的迹象。

“变化真大!”

海伦娜感慨道:“你们大明人真的很神奇,你们总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实在难以想象,在这十年前,这一片荒芜,现在干净、整洁、井然有序、欣欣向荣!”

全旭有些得意的道:“这就是我们大明人的优势,我们大明人全世界最勤劳的人,给他们一把锄头,无论多么贫瘠的土地上,我们都可以种出粮食。给我们工具,我们可以在两千多年前建造万里长城,一千多年前可以挖长达两千公里的大运河,给我们兵刃,我们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当然,我们在文化方面……”

不等全旭说完,海伦娜露出了微笑:“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威尼斯城镇都能和大明的城镇一样安静富足。”

“这个问题其实说起来简单,要想做到真的很难!”

全旭淡淡的道:“关键是教育,哪怕是十年前二十年前,大明仍旧有几十万人能读书写字,现在这个数字翻了百倍不止!”

全旭这一点倒没有夸张,如果连上了小学会读几本书,能写字就算读书人的话,大明现在有至少四五千万读书人。这个数字比整个欧洲的人口还要多。

说到读书这个环节,威尼斯城邦共和国与朱氏大明非常像,这是贵族的权力,像海伦娜这样可以说汉语,写汉字的人,整个威尼斯城邦共和国挑不出来十个人,如果把写汉字除去,估计也就几十个人会说汉语。

当然,即使是能读书写罗马文也就是意大利文的人,在威尼斯城邦共和国也不是太多,差不多相当百分之二或百分之三左右。

当然,这个数字与朱氏大明时期差不多。

“这一点,威尼斯城邦共和国没有办法与大明相比!”

全旭指着周围道:“自从春秋百家争鸣时期,我们华夏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你们欧洲还在使用青铜武器的时候,我们已经进入了钢铁时代,你们罗马帝国最辉煌的时候,我们大汉已经名扬世界,早在一千多年前,我们的长安就是世界之都,人口超过百万,无论是军事、教育,还是工业,农业,我们都在你们前列,即使你们想追,也需要用一代人或者两代人弥补欧洲之间与大明之间的差距!”

海伦娜表情变得坚定起来的道:“对于威尼斯城邦共和国说也是一样,我们也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付出我们这一代人,或者是下一代人,来争取威尼斯发展的机会。”

“你应该知道,十多年前,我在大名府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没有庞大的土地,也没有繁荣的工厂,我的收入也非常有限,但是在那个时候,我就办了金梯书院!”

金梯书院是大明目前为止,唯一的府里的高等学府,而且是小学部、中学部、大学部并存的一座综合性大学。

如果说,全家山庄是大明目前经济发达的商业小镇,而全家庄镇则成为了一座教育之都,旅游城市。

现在的全家庄镇已经扩充了将近十倍,比大名府城大了六七倍不止,毫不客气的说,这是天下第一镇也不奇怪。

一座庞大的大学城,带动了全家庄镇三十余万人,已经超过了威尼斯城邦共和国的人口。

“我们就是缺少这种远见,才尝到了今天苦果!”

海伦娜苦笑道:“十多年前,我们威尼斯城邦共和国每年的财政收入超过二百万金币,我们其实并不缺钱,只是没有把钱用在教育方面,城邦里的农场主把孩子放在农场里帮忙,也不愿意让他们去上学,商人把孩子从小培养他们经商,也不愿意让他们接受系统的学习……”

这就是思想的惯性,威尼斯城邦共和国是世界是第一个以资产阶级民主制成立的国家,发展了**百年没有被周围吞并,足以显示了他们过人之处。

海伦娜决定继续抄大明的作业,在回到威尼斯之后,立即启动强制性义务教育,完全复制大明的义务教育制度。

同时,也抄袭大明的军制。

大明的文化体系。

推行义务教育听上去很困难,实际上也没多难,关键还是体量,在一个人口十几亿的国家推行义务教育难如登天,在一个人口还不到百万的国家推行义务教育就简单多了,难度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这方面大明有现成的经验,全旭推行的义务教育,也不是一下就是开始的,而是从辽东开始,从辽南四州开始,等辽南四州形成了体系,再推广到整个辽东。

而当时的辽东已经占据了大明超过十分之一的人口,威尼斯城邦共和国与当时的全旭差不多,威尼斯与神圣马罗帝国母语都是罗马语。

教师可以从神圣罗马帝国聘请,也可以学着全旭吸引人口,增加经济活力。

当然,也不是说这个作业好抄的。

首先是威尼斯人对接受教育的态度不同,中国人对知识非常崇拜,威尼斯人对知识的态度就不是那么积极,中国人有个说法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先不说这个说法是不是正确,这个说法充分反映了中国人对于知识的态度。

别看后世网上充斥着各种观点,但是,中国人遇到老师,大部分是非常尊敬的,当然也有极个别的人不一样。

当然,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渡过他们眼前最难的这一道关口,还撑过英法荷兰的进攻。

就在全旭坐着火车南下的时候,位于金州的旅顺港口,正在进行着一艘蒸汽机轮船的试验。

事实上,全旭并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山海卫有一个海军舰船研究所,旅顺同样也有一个,登州其实也是一个。

旅顺造船厂就采取钢铁制造的战舰,在没有电焊的时侯,钢铁的焊接问题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当然,并不是没有电焊就无法焊接,比如说现在的铁路轨道,其实是采取的贴钢工艺与铆接工艺相结合。

但是放在庞大的船体上,这就有点不合适了,也有工匠提出过直接整铸造,就是采取模具把整个战舰的船体制造好,然后用多台龙门吊车,把调配好的钢水直接像铸造早期的大炮一样。

不过,这种铸造法容易出事故,要知道在钢水冷铸的时候,必须让模具保持干燥,只要稍微有点水分,钢水就会发生爆炸。

旅顺造船厂就采取这种办法,结果发生了爆炸事故,六百多吨钢水爆炸,威力堪比导弹,直接把厂房拧成了麻花,模具炸飞到两千四百米的码头上。

这次事故给旅顺造船厂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多达二十余名高级技师,被钢水瞬间蒸发,连尸体都没有保留下来,四百多名工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死亡多达六十余人。

全旭得知后,这才紧急叫停了这种蛮干的方式。

后来,旅顺造船厂采取了另外的方式,首先用一艘一百多吨的小船,先用木材拼装完成,然后在船底开始包裹铁皮,用铆钉将铁皮与船体联接在一起,就这样,弄成了一艘小型的铁船。

不过这种加上了钢铁配重的铁船载重量极为有限,得益于蒸汽机的更新迭代,让蒸汽机逞现了大型化或小型化两个方式发展。

比如说大型化,现在大明最大的蒸汽机火车叫“夏东初”号拥有三千匹马力,可以牵引两千吨重挂车,以每小时六十公里的时速前进,主要用于黑水省的粮食或煤炭、钢铁等物资运输。

小型化,现在的大明蒸汽机最小的约有1马力,可以装在三轮车上,以时速三十公里的速度前进……

因为失败过了多次,就连试验也没敢通知全旭。

随着准备工作的完成,这艘“铁甲三号”就开动了马力,随着汽笛声响起,朝着远方驶去。

铁甲三号的速度越来越快,码头上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成功了!”

“先别急着高兴,看看开足马力能跑多快!”

正所谓乐极生悲,不多时这艘铁甲三号速度越来越慢,居然停在了港口前约十几海里的位置。

遇到了突发事件,只好派出技师上面检查,后来才发现问题不大,主要出在已经成熟的蒸汽机上,在一些关键管道上出现了泄露,也是由于技术人员的疏忽,把常规橡胶密封垫片放在了高温高压的位置上……

像这样的位置需要安装耐高温的密封垫片,解决这个问题并不算复杂,重新更换上就可以了。

网上总是有些言论吹嘘日本人认真、注重细节等,形成反差的中国人就马虎,并以此下结论说中国没前途云云。

然而事实是:如果说中国人马虎的话,去了美国会发现这根本不叫马虎,到了俄罗斯后你会发现什么才叫马虎,看到印度人后……他们会教会你马虎。

不过,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继续试验,因为蒸汽泄露的原因,让船舱的煤炭和水消耗太多,已经无法支撑接下来的实验了。

铁甲三号只能返回旅顺港,加装煤炭和水,检查设备,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

翌日一大早,重新启动实验。铁甲三号鸣着汽笛,开始了处女航行,铁甲三号这艘一百多吨的小船,开始缓缓加速,很快就甩开了同其同时航行的运输船,这种运输船有**节的速度,接着就是负责护航的海军飞鱼战舰。

要知道,飞鱼战舰比普通的运输船快了很多,在顺风的情况下可以跑出十二三节,甚至十四节的速度。

“铁甲三号的速度还在提升!”

“十五节……”

“天啊,居然了十六节……”

“稍安勿躁,十六节并不是它的极限!”

“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不需要考虑风向!”

虽然说顺风时候,飞鱼可以跑出十三四节的速度,这个速度几乎追上了后世的邮轮,然而事实上海上的速度并不是这么计算的。

因为风向的问题,风帆舰船不能走直线航行,而是走的是“之”字型路线,也就意味着路程比直线要多两三倍,别看旅顺到登州海路只有八十九海里,哪怕是飞鱼也无法做到朝发夕至。

但是,铁甲三号却做到了。从上午九时正出发,下午十五时一刻抵达了登州港,用时六个小时一刻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