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八五五章培养明吹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八五五章培养明吹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平心而论,全旭在后世是非常讨厌“科学无国界”这个观点的,毕竟支持这种观点的人,大都是国家花巨资培养的清北高材生。

的确,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穷,科研人员的收入相比国外的同行们来说,那是非常低的,很多单位的青年研究人员,但凡有点成就的,都在想方设法地往外跑。到国外去哪怕当个实验员,也比在国内当个副教授拿的钱多。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的AI领域有近1/3科学家都是中国人,这些来自中国的科学家在中国完成本科,赴美留学后留下来成为美国顶尖AI研究员。

在美**方的科研项目中,技术项目团队中有许多中国公民,五角大楼对此不甚在意。美国在该领域的许多工作都是由中国学者完成的,美国本土科学家的贡献比例只有20%,而华裔则占据百分之二十九,而这些科研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国内双一流高校毕业,后去美国留学而留在美国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39所985高校流向美国的人才约有20万。我国大部分985高校人才在美从事高科技行业,软件、计算机、半导体、AI等。据领英统计,全球前50强半导体企业中,包括英特尔、英伟达、高通、AMD等。来自国内主要985高校校友从业人员约有6500余人,一半以上是高级主管以上职位,其中3500余华人都在高科技企业聚集的旧金山湾区工作。一批批中国985高校的精英人才去美国发展并最终获得美国国籍,为美国政府效力,对于这种现状,我们作何感想呢?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在全旭看来,这完全是在扯淡。在后世,全旭作为普通人,对于这种现象,也是有心无力。

不过,不代表全旭不可以抄作业,以大明眼下的产业布局为例,并非,所有的省份都有至少一所大学,其中,像天山省、瀚海省、伯利省、黑水省,包括红河、湄南等省份是没有建造大学的。

大学最多的省份,依旧北京,只要是公办学校,对于教师、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全旭都比较照顾的,早在辽东时期,全旭就开始为外籍教授修建独立庄园,为其公费雇佣仆从、厨师、车夫,对于所居住的区域,提供一流的安保服务。

全旭还不止一次在公开场所,发表科学无国界的观点:“我们大明帝国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帝国,一直以来都对科学保持极大的开放态度,类似笛卡尔先生、西蒙先生这样有能力的人,在欧洲得不到施展的机会,生活拮据,无法给家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到了大明帝国之后,西蒙先生和笛卡尔先生现在的变化有目共睹。”

这个例子让人无可辩驳,笛卡尔因为发表《宇宙论》得罪了神学家雷维尤斯等人,一个二十岁就拿到了波士顿大学博士学位的天才,居然被打击成了破落户,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现如今,笛卡尔从辽东调到了北京城,担任大明皇家学院物理学院的院长。

不仅仅在辽东拥有自己的庄院,在京城里也有一座占地十亩的府邸,府邸规格与政务院内阁大臣平级,关键是收入。现如今大明官方收入最高的是沈明泽这个大明首相,他的每个月薪水约为一万一千两左右。

即使是副相或总参谋部总参谋长这个级别的朱兆宜,他的月薪约为九千一百七十七两银子,然而笛卡尔却可以拿到八千多两银子。别的不说,他光吃利息,十辈子也吃不完。

西蒙比笛卡尔差点,一个月约一千七百多两银子,已经超过高官官员了。最关键的是,他在大明根本就不用花,房子是朝廷发的,连仆从的工资也是财政拨款。

全旭对于教师和外籍科研人员的高薪政策,也被江南大学这个不差钱的民办高校学得有模有样,马林梅森这个人是全旭在江南大学的资料中看到的,这可是欧洲近代历史上有名的数字家。

多国科学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日前遴选出100位在世界科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科学家,大名鼎鼎的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尔、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入选,马林·梅森也名列其中。

足可以看出马林梅森的地位和成就,全旭不知道江南大学是采取了什么办法,请动了这么一樽大神。

在与顾炎武初次交谈之后,全旭参加了江南大学为马林·梅森举行的盛大宴会,这场宴会充满了大明时代的特色,丝竹悠扬,歌姬助兴。

虽然语言还是不通,不过,马林·梅森非常享受这种受尊重的待遇,他在席间有感而发:“欧洲所有的大学,在江南大学面前都应该羞愧,他们不知道埋没了多少天才!”

马林·梅森能够来到大明,主要是因为他的神学家,因为出格的言论,受到了类似于笛卡尔一般的打击。关键是他居住在巴黎,一年的收入相当两千五百法郎。

平心而论,这个收入在法国已经不算是低收入了,毕竟一法朗可以兑换五两银子左右,约合七千五百两银子,放在法国这也算是中产阶级的收入。

只不过,任何事情都有意外,随着欧洲三十年战争持续多年,而法国却不像西班牙帝国家底厚,战争影响了法国普通百姓的生活。一个生丁可以买一枚鸡蛋,到了去年的时候,则需要一法朗才能购买一枚鸡蛋,相当于物价升值一百倍。

当一个教授一年的收入只能够购买两千五百枚鸡蛋的时候,法郎在法国基本上快要崩溃了。谷

马林梅森有一外孙女才刚刚五岁,因为太过饥饿,误食了邻居家为了毒老鼠的面包屑,等发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而马林梅森的女儿也因此抑郁,自责,跳河自杀。

在这种情况下,马林梅森的妻子也得了重病,就在马林走头无路的时候,一个专门帮助大明从欧洲搜刮人才的组织找到了马林梅森,连哄带骗,总算把马林梅森哄上了去大明的船。

在船上的时候,马林梅森还以为上了贼船,不曾想他来到了一个远超巴黎的巨大城市,直到分配给了马林梅森一套七进的院落。

要知道马林梅林只是普通的工人家庭,哪里见过拥有一百多间房屋的奢华府邸?原本只在法国听说或者见过贵族穿过的丝绸,居然堆满了整整一个屋子。就连贵族也要小心翼翼用银子装饰起来的瓷器,居然成了他们家里的日常用具。

更何况,茶叶、美食,让马林梅森大开眼界。

在宴会上,马林梅森非常坦率的道:“来到江南大学之后,我凭借在巴黎大学期间的专利获得大笔收入,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最让我感动的是,在江南大学,我可以随心所欲的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我不需要再去语言班兼职,也不需要去餐馆里端盘子,我现在带了二十多名学生,他们个个都聪明绝顶,我敢保证,他们之中未来一定能有人能在数学领域超过我的成就,我对此非常期待。”

全旭在一旁通过翻译才知道,马林梅森在巴黎还有如此光辉的事迹,一个数学天才,居然去餐馆里端盘子,还要受到神职人员的打击。

与大明相比,现在的欧洲各大大学的体制太僵化了,直到工业革命开始以后,这个情况才会好转。欧洲的大学不知道埋没了多少天才,像笛卡尔和马林·梅森这样在学生阶段就崭露头角的人,在欧洲想出头也很难。

全旭有些兴致勃勃的望着马林梅森。

顾炎武道:“陛下,学生去把梅森叫过来!”

“不用!”

全旭望着马林梅森道:“像他这样的高等人才,一定要保护好,他们来了,就不能让仓们再走子!”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照顾好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做为教育工作者,眼光一定要长远,不能急功近利!”

对于江南大学的目前而言,全旭还是非常满意的,无论他们的手段是不是光彩,这都不重要,全旭决定成立一个特别办事处。

在欧洲范围内,宣扬大明体制优秀,工业先进,社会福利好,生活环境好,总之就像后世的中华慕洋犬一样,一个劲儿鼓吹大明的美好。

对于这一点,全旭把任务交给了李信。

李信要负责这一点,开始向欧洲全面渗透,用巨大的利益,培养亲大明的学者。

全旭突然想起了后世的奖学金制度。

全旭望着顾炎武问道:“你们江南大学有没有奖学金制度?”

这种事情,公办高校不好出面,正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一旦上面出现任何风吹草动,到了下面执行就会出现问题。

江南大学执行这个政策,反而不成问题。这应该向牛津大学学习,牛津大学奖学金”,旨在资助那些“卓越、勇敢、仁爱以及拥有领袖气质”的世界青年精英赴牛津大学深造。

看上去挺不错的是吧,实际上设立奖学金的初衷是为了在美国学生中培养亲英派,最终为大英帝国“收复”美国创造条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