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八一五章吹牛上税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八一五章吹牛上税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全旭是大明帝国的皇帝,像老百姓娶媳妇这些,根本就不需要全旭这个皇帝过问。

然而问题是,婚礼彩礼问题大有越来越高的趋势,毕竟,随着大明国力的提高,对外开疆裂土,所得的土地,都会以极低的价格卖给百姓。

只要胆子足够大,敢于冒险,迈出最关键的第一步,想要富裕起来,根本就不成问题,普通的百姓在中原,了不起分到七八十亩地,特别是土地相对稀少的江浙地区,人均土地只有不到六十亩。

就目前而言,六十亩地只能让百姓过上温饱的日子,要想发财就是一种奢望了,就像现在,老百姓可以不卖粮食,可以用多余的粮食养殖猪、牛、羊等牲畜。

就像牛,在全氏大明的价格浮动也开始大了起来,从普通的壮牛,到四两至六两不同,另外更大的牛卖到六到八两也不成问题,猪也是一样,小点的猪可以卖三五百钱,也就是三五钱银子,大一点的可以卖到一两多银子。

寻常百姓家里养上十几头牛,几十口猪,再加上土地里的收入,积攒上几年,拿出一两千银子,不成问题。

可是,如果是胆大的百姓,下南洋或者吕宋,再或者是跟着移民大军前往远东地区,收入比种地强得太多了。

在全氏大明,可以说,家产万贯,就相当于那个时期的万元户一样,虽然少点,并不罕见。

可以说,两三千两银子的聘礼虽然多,但是,并非拿不出来。

要知道传统人家儿子结婚,那是可以向亲朋好友借钱的,现在这个时期,普通人家也不像朱氏大明时候,那个时候,普通人家别说钱,连隔夜粮都没有。

现在倒好,哪怕不起眼的人家,稍微收拾一下,几百上千两银子还是可以拿得出来的,家家户户都有亲戚,几家十几家东拼西凑,这个数量就相当可观了。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更是一个喜欢攀比的社会,有的李家嫁女儿,聘礼高达两千两,郭家就想把聘礼要到三千两,那么赵家就希望把聘礼要到四千两。

结果,这个聘礼越来越高,很快就形成了社会性的问题。

在河间府有一对夫妻,叫郭大春,他家里有四个儿子,穷其一生的努力,好不容易把大儿媳妇娶回家。他的大儿子郭向东是皇家陆军的士兵,一年也能挣上几百两银子。

可是二儿子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寻找媒人为二儿子说媳妇,结果准亲家开口彩礼就要三千六百六十六两银子。

三千六百两,别说这么多,自从大儿子郭向东结婚以后,家底基本上就空了,他们现在家里满打满算还有几百两银子。

这几百两银子要是放在从前,别说三个儿媳妇,就算是三十个儿媳妇也娶回来了。现在的问题是,彩礼的提高,这下可把老两口给愁坏了。

无奈之下,这老两口只要想找在海南省当兵的大儿子郭向东支援一些,郭向东手里有点钱,可是,他因为想要投降农庄,刚刚在中南半岛置办了一个差不多有八百多亩水田的农庄。现在,郭向东非但没有钱,反而欠着银行一百多两银子的债。郭向东手中没有那么多钱,为了这个帮助父亲减少困难,郭向东利用其在士兵委员会的身份,联合士兵委会员士兵们,进行****。

结果倒好,像郭向东这样的人家还真不少。

要知道独生子很少去部队当兵,很多士兵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这种问题,这个签名活动引起了大量士兵的参加,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在第十四师、第十二师,以及第五师多达三万余名士兵****。

士兵委员会就把这个问题送到了全旭的面前。

全旭看着这个问题,有些莫名其妙。

这才哪到哪?

事实上,全旭其实也搞错了,后世天朝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百姓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二十二点八倍,事实上,从全旭执掌大明权力这些年,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何止百倍?

因为朱氏大明百姓太穷,人均收入大都是负数,如果硬要统计可以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倍数,说是一千倍或者是两千倍都有可能。

都不算是夸张,就像全家庄镇的百姓为例,十年前,他们都是吃上顿没下顿时,十年后,他们家家户户,家里没有一万两银子,都不好意思张口说话。

这是非常独特的现象,由于国情的不同,制度的不同,在朱氏大明越是贫穷的工匠、农民,收入增加越高。相反,那些士绅或者说小地主,除非他们把土地捐献了,获得了外境经营的许可证,否则家产别说多,还缩水呢。

全旭还真不了解这个现象,他就在吃饭的时候,有意无意的问着淑妃道:“对了,二娘,有阵子没有见到辛月那个丫头,最近她在忙什么?”

淑妃长长叹了口气道:“陛下难道不知?”

“我知道什么?”

“这个丫头说要帮助你,给你开疆裂土,她参加了欧洲远征军,现在只怕已经抵达了奥斯曼帝国!”

“朕没看错她,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说到这里,全旭假装有意无意的问道:“对了,朕记得他多达了,有十六了吧?”

“她是天启元年生人,现在已经十八了!”

“哦,十八年了,那都成大姑娘了,有没有许配人家?”

全旭不说这话还好,说到这话,辛圆都不知道说什么话才好。

辛月那个丫自小就失去了父母,跟着辛圆长大。

这个的女孩遇到对她好的人,就会永远记在心里。

当年她与辛月姐妹二人走头无路,差点就冻死在大名府外的冰天雪地里,直到了遇到了全旭。

全旭遇到辛月的时候,也不知道他是出于什么原因,非常宠爱辛月,有好吃的,好玩的,都带给她。

结果就是,辛月对全旭的感情出了偏差。

起初,辛圆以为辛月只是因为年龄小,她不知道什么是爱,结果,随着她越来越长大,这段感情却越来越炽热。

每当辛月打着来看自己的旗号,可是,她的目光一直落在全旭身上,根本就挪不开。

她的心思,二娘非常清楚。

只有全旭不清楚。

事实上,因为辛月长得漂亮,姐姐是淑妃,出身也好,身边也不缺乏追求的人,然而,无论是谁,无论是青年才俊,还是著名学者,或者是富商,官员。

无论是谁,在辛月面前都是碰了一鼻子灰。

原本辛圆不想说这事,可是再不说,她真怕辛月这丫头这辈子就耽误了。

红尘和无双姐妹就是这样,尽管已经跟着全旭成为了老姑娘,可是她们姐妹就这样跟着全旭身边。

拒绝所有喜欢她们的人。

虽然全旭没有碰过他们,但是,全旭让她们服侍过沐浴,她们认为,她们是全旭的人,这辈子不可能再跟其他人。

全旭被辛圆一阵怼,只好狼狈逃跑。

全旭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成为一个少女的梦中情人。

眼看着自己的身边没有办法,他就找到了锦衣卫的指挥使玄干,与全旭承诺的不一样,全旭并没有把与全干不对付的刘侨撤职,而是继续让刘侨担任北镇抚使,成为全干的副手。

“臣参加陛下!”

“免礼!”

全旭望着全干道:“坐,在朕这里不用客气!”

“是!”

全干说是在坐,其实屁股只是沾了一点边。

“全干,朕问你一件事!”

“请陛下吩咐!”

“你说,现在民间是不是结婚聘礼越来越重?”

“回禀陛下,其实这事要分两面开!”

全干躬身道:“为人父母,自然都想让自己女儿嫁个好人家,事实上,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女儿跟着一个穷光蛋吃苦受罪。陛下也有女儿,陛下难道愿意让清河公主,辽河公主嫁给一个穷光蛋吗?”

全旭摸摸鼻子。

这怎么可能?

无论是谁,只要是自己的女儿喜欢,他绝对就穷不了。

三女儿全景柔被封在了尼罗河三角洲,大女儿将来也会封在海外,全旭已经清楚了,至少全景慕的封地不会小于两点四万平方公里,他其实已经看中了新西兰的南岛。

南岛的面积比吕宋岛更大,约为十五万平方公里,与河南省面积相当。

当然,这是将来的问题,需要一步一步来。

“对于民间彩礼越来越高这事你怎么看?”

“其实,这个问题臣也留意过,这个问题要分两方面来看。就是说,男方的经济条件好,模样不差,肯吃苦,又能干,这样的男子成婚,聘礼需要的不多,大部分都是象征的收一点!”

全干接着道:“若是男方穷,长相又秉异!”

神他马的秉异,这只是一个委婉的说法,古代人比现代人更含蓄,丑陋不说丑,只是说秉异。

“那样的话,这个彩礼自然更高!”

全干接着道:“其实彩礼问题,只是民间在吹牛!”

“吹牛?”

“嗯,陛下可让人调查一下,真正百姓儿女成亲,彩礼也就几十两银子到几百两不等,很少过千,当然,有的大户人家子女成亲,确实是有十里红妆!”

全旭这才恍然大悟,他已经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