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七八零章迷之自信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七八零章迷之自信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你们很多人其实都出身显赫,因为出身的问题,对于江南缙绅抱有同情!”

全旭的声音陡然抬高八度:“但是,你们现在忘记了自己的理想了吗?你们还想看着这个天下,狼烟四起,民不聊生,国将不国了吗?”

众将领皆沉默不语。

全旭望着众将领,突然目光落傅宗龙身上:“傅元宪!”

“臣在!”

傅宗龙是万历十年的进士,当过知县,做过御史,当过户部主事,最高做到贵州巡案,在入京担任兵部尚书的路上,被全旭俘虏,后来成了全旭的人。

全旭道:“别紧张,咱们随便聊聊。”

傅宗龙有些忐忑,暗忖:“难道说,现在就要秋后算账吗?”

“是!”

傅宗龙望着全旭的冷笑,发自内心里的恐惧。

全旭问道:“你现在是总参谋部副参谋长,那你说说,你现在收入比之前如何?”

全旭最喜欢的是用数字来解释问题。

当然,这要分跟谁。

如果是身家百万甚至千万的人,全旭肯定不会解释,直接打击。

傅宗龙地云南府昆明人,也算是地主士绅之一,他家里有四千多亩地,在中原这些地不算什么,可是在云南,这些地却不算少了。

四千多亩地在云南府,属于大户,一年两季的粮食,可以岁收两千余两银子。

傅宗龙躬身道:“臣之前的食最高食正三品俸禄,足额是月入三十五石,年入四百二十石,家里的田地可岁入两千余两银子。”

傅宗龙的俸禄相当于七万八千九百多斤大米,当然,如果按照全旭治下的粮食价格,这根本就没有多少钱,不到二百两银子。

全旭道:“现在呢?”

傅宗龙想了想道:“俸禄……”

“不算你的俸禄!”

全旭的新朝俸禄发的是银子,按照现在的市价,傅宗龙是五位一品大臣的俸禄。

傅宗龙笑了笑道:“平均每年怎么也有三四万两银子!”

傅宗龙起初收入并不是因为他会经营,事实上,傅宗龙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他的投资,当时他为了表示对全旭的支持,全旭发给他的俸禄,都被他原封不动的送给了全旭府上。

全旭自然看不上傅宗龙的这点钱,不过傅宗龙不敢要,只要算他的投资,现在的傅宗龙与沈明泽等人一样,都是全记的大型企业小股东。

因为全旭的企业股值太高,又是垄断行业的暴利,所以仅仅股票的收入,就多达三四千两。

全旭从来不相信什么忠诚,永不背叛的誓言。

别说这种臣属关系,就连亲生的父子在绝对的利益面前,也分分道扬镳,甚至兵刃相见,刺刀见红。

全旭摆摆手道:“你的田地收入!”

“田地收入?”

傅宗龙沉吟道:“那样也有三四千两银子!”

当然,现在傅宗龙的土地,其实并不多。但凡像他这样的军官,或者文官,土地的上限就是一千亩。

不过,傅宗龙知道辽东粮食太充足,种植粮食收入最低,即使采取科学的种植方式,每年收入可以达到两三石(五六百斤),事实上一亩的收入也就一两银子左右,也就是说,最高的收入也很难破千。

然而,傅宗龙知道种植亚麻和棉花,这两种经济作物的收益却不错,特别是棉花,生棉已经降至每斤一钱银子,但是,每亩地仍旧可以收入二三两。

也就是说,傅宗龙在明明少了三千多亩地,明明还要交纳三百多两银子的税,却仍旧可以收入两三千两,反而比原来多了一千多两银子。

傅宗龙不能代表现在所有全氏大明的官员,但是却可以代表大多数,包括像沈明泽、茅元仪、朱寻、孙元化等士绅出身的官员,他们不再像朱明的官员一样,不交税。

相反,他们还是交税大户。

比如说,傅宗龙的股权收益,也要扣掉个人所得税,农民不用交税,但是在销售粮食或农作物,当然也要交税。

给合下来,这些税加起来,将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傅宗龙每年个人所得税缴纳一万多两银子,超过很多百姓的实际收入。

至于程敬贤,他们家族的企业多,营业额高,税更高,光税就多达百万两以上,当然,程敬贤仍旧不是交税最多的人。

全旭才是全氏大明交税最多的人,仅仅铁路总公司,一年的税收就多达三千余万两,当然,目前为止,铁路总公司并非交税最多的公司。而是南洋开发总公司,南洋开发总公司,类似于荷兰东印度公司。

成立仅仅不到七年的南洋开发总公司,已经成长为了一个庞然大物,仅仅收留的全家军退伍军人就两万四千余名,纵合实力超过了荷兰东印度公司。

以全旭如此折腾之法,为什么全氏大明,又是赈灾,又是修建,又是整个十几个省兴建学校,还没有出现经财政危机,这就是因为有南洋开发总公司的存在。

当然,南洋开发总公司的存在并不是唯一,全旭又准备成立同样模式的欧洲开发总公司,拉着全氏大明的既得利益团体,瞄准了欧洲的这块肥肉。

一旦欧洲开发公司成立,就可以接受大量皇家海军和皇家陆军的退役装备和装备成员,甚至还有南下军团的南蛮士兵。

全旭一直认为欧洲殖民主义既简单又粗暴,玩政治,大明是欧洲人的祖宗。

全旭望着众将领道:“这天下是诸位与朕一起打下来的,你们也都跟着朕的时间不短了,应该深知朕的为人,朕从来不会让自己兄弟受委屈,其实,这也怪朕,朕应该向诸位解释清楚!”

很多事情,同样的事情换个说法起到的作用差别很大,就像现在,不是说傅宗龙没有忠心,其实大多数人遇到与自己利益相关的问题时,都是差不多的,明面上不说,心里也会抵触。

正是因为清楚这一点,所以,全旭才会费尽心机安抚自己这边的将领。

忠君卫国,大部分的初衷其实是为了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光宗耀祖。本意是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全旭拉住自己的将领,军队将领必须围拢在自己身边,成为自己解决这些问题最锋利的矛。

全旭望着众人道:“当年太祖重用士绅,减免士绅税收,本意是为了让士人效忠朝廷,可问题是,现如今士绅已经尾大不掉。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车之鉴,我们绝对不能重蹈覆辙。”

“臣等明白!”

“这样最好!”

全旭接着道:“诸位没像前朝勋贵一样,获得免税的特权,整个天下,所有人,也包括朕都要交税,现在这天下是我们的,规矩是朕定下的,那就得守,要是觉得委屈了,且与朕说,只要不伤天害理,定位诸位做主!”

“臣等遵旨!”

全旭指着南方道:“江南那些人,必须无条件投降,朕不允许,也不同意,他们祖祖辈辈,趴在大明身上喝血,现如今喝饱了,想要朕一句话揭过,这可能吗?你们答应吗?”

“不答应!”

很快,大明时报这个全旭的喉舌之上,立即刊登了这次全旭的部分讲话精神,核心观点非常明确,江南缙绅集团的卖国行径必须得到最彻底的清算,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扶立藩王成立小朝廷割据一方的行为更是不可原谅的,江南缙绅集团唯一的出路就是马上投降,否则,斩草除根,鸡犬不留!

虽然说,全旭和全氏大明的大部分军队力量都被抽到赈灾的工作中,可问题是,全旭可不止五个师加一个近卫军。

事实上,他有十六师。

除了目前调动在瀚海省的部队非常麻烦,那就可以调动台湾和吕宋、琼州的军队,这些军队立即展开登陆演习。

准备从东、东南、和南方三个方向登陆,大量船只来往各地,勘察环境,调动物资,似乎空气中开始弥漫着硝烟的味道。

特别是海军部队的将领,他们可是憋坏了。

在全旭的立国之战中,除了第一舰队配合海军陆战队打了一仗,占领了山海卫之外,其他战事跟海军无缘。要知道,现在全旭把海军与陆军并立存在,杨延栋身上的压力也不轻。

众海军将领摩拳擦掌,准备从长江口逆流而上,直扑南京。

这个时候,南京的小朝廷,只能依靠的就洪承畴这个湖广总督,当然,现在他已经成了新南明朝的太子太师,湖广江浙的督师。

随着全旭的这份与总参谋的讲话公布出来,江南小朝廷感觉到了世界末日。

同时,洪承畴也非常后悔。

在全旭还没有登基的时候,他就想过要投降全旭。

毕竟,洪承畴多少与当时的全家军打过交道,他可不像江南士绅那样迷之自信。

当然,洪承畴也是士绅,屁股决定脑袋,脑袋决定思维,对于全旭的新政,以及对士绅的动辄抄家,动辄灭族的狠辣行为是非常不满的。

可再怎么不满,也要面对残酷的现实。

他曾经以为,江南士绅可以整合江南的力量,利用江南力量与全旭展开谈判,结果倒好,江南小朝廷天天内斗,打得头破血流,正事没干成一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