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七七八章母凭子贵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七七八章母凭子贵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并不是全旭小心眼,也不是全旭反对言论自由,主要是这是前车之鉴!

就像崇祯,其实是被舆论绑架住了。

在皇太极称帝,其实早在崇祯八年的时候就称帝了,全旭知道这事,崇祯其实也知道,但是,站在他的立场上,大明必须北伐满清。

很多时侯,政府就会被所谓的民意绑架。

言论可以相对自由,比如说漂亮国,可以攻击总统,辱骂政客,但是从来没有人敢攻击财团或者提出人种歧视。在我们在观看好莱坞的电影,几乎每个电影里,都有黑人演员扮演的“好人”角色。

这是漂亮国典型的有限制的言论自由,大不列颠英国其实也是一样,可以攻击政客,也可以八卦皇室的风流韵事和八卦新闻,甚至可以调侃王室,但是禁忌还在明显存在的。

虽然开除了一个皇家学院的教谕,同时也给政务院提了一个醒。

与国外的国情不同,揣摩上意,这是官场的金科玉律,身在官场,如果不能从一个眼神,一个少许的举动,揣测到上面的真正意思,这样的官员,注定只是糊涂官。

虽然说,刘理顺被开除,表面上看合乎情礼,似乎也没有漏洞。

可问题是,官场中人,大都是人精,谁不知道谁?

刘理顺虽然年过四旬,身材纤瘦,能被崇祯钦点为状元,至少说明他仪表堂堂,别说他现在还是知府一级的高官,就算是一个平民百姓,有不少人愿意嫁给他为妻,或者为妾。

他完全不需要与一名车夫的妻子通奸,更何况,以他的人生轨迹,如果不是有心人安排,刘理顺也不可能与刘俊之妻相遇。

这中间肯定有猫腻。

看破不说破,也是官场的金科玉律。

在赈灾的大环境下,稳定压倒一切,所谓的言论自由,那简直就是笑话。

至于,做魏征,那就更是一种笑话了。

魏征于其说是直臣,不如说是非常默契的配合李世民,毕竟,作为人,都会有失言的时候,李世民也是这样,他喜欢喝酒,也喜欢吹牛逼。

可是作为皇帝,他又是金口玉言,说出来的话,那就是金科玉律,那就是要执行的,在这个时候,魏征承担的角色,既是直臣,也是给双方一个台阶下来。

就像生皇子李象的时候,李世民当时夸下海口,五品以上官员要升一转军功,话说出来了,冷静之后,李世民也后悔了。

唐朝官员虽然不像明朝那么多,然而问题是,唐朝当时十道、三百六十七军州,仅正五品以上官员就多达三千余名,每人增加一转军功,好嘛,国库收入十分之一都要发出去。

魏征劝李世民不要赏,为了直臣的忠言,李世民只好勉为其难的接受了魏征的建议。

换一个形式来说,魏征如果劝李世民不杀李承道会怎么样?

李世民恐怕要怀疑魏征是什么心意了。

有些事,不能做。

有些话,坚决不能说。

可以说,刘理顺是一个悲剧。

如果不是刘理顺多嘴,那么他就是儒家的新大旗,取代孔氏不可能,至少现如今全旭并没有封孔。

至少可以与王明阳的地位相当。

可惜,他错过了自己最好的机会。

京城待不下去了,没有官场在身,也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来源,而且全旭不准在民间设立私塾,那么刘理顺就算想当一个教书先生也为难。

更何况,他私德有亏。

全旭废除全国所有的私塾,统一开设小学、中学和大学,其目的就是培养读书人的统一价值观,形成统一的思想。

他也为刘理顺惋惜,他原本还想让大明手握白起之剑,面带商君微笑,布威四海八荒,儒家的伦理纲常,确实适合对国家的统治需求。

全旭希望儒学可以在新占领区域,统一人们的思想,并且在新占领区扎根发芽。

可惜……有些太可惜了。

像刘理顺这样的人可不好找。

精通儒学的人不少,可是能像刘理顺这样甘愿以苦行僧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儒家,还真是凤毛麟角。

人跟人真的不一样。

有人为了推卸责任,枉顾真相和事实。

有人为了求公道,冒着生命危险在坚持。

诚实、正直、忠于友谊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质,在卑鄙无耻面前就是如此的无力。

全干只是小施手段,让刘理顺身败名裂,一无所有。

其实,那个刘李氏只不过是一个半遮门,通俗点来讲,她只是一个暗娼,察言观色和演戏,那是本能,或者说专业的。

而且,锦衣卫的布置还非常有针对性,针对的就是刘理顺没有儿子,急需要一个儿子,能生儿子的女人对于刘理顺来说,那就是一个宝贝。

刘理顺只是沧海里的一朵浪花,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这场雪灾加地震灾害,对于全旭的新朝来说,只是一个小小的考验。

沈明泽也快速动员了政务院所有的官员,并且,不分本质工作,而是组成了一个个临时工作小组,每个临时工作小组,由一名部长级官员带队,若干府司级官员配合,开始积极调动百姓。

甚至把无家可归的老百姓组织起来,清理废墟瓦砾和积雪,兴建临时性的住房,天寒地冻,还真不是建造房屋的好时机。

临时性的住房倒没有那么多的讲究,虽然说明朝生产的移动板房,质量要比后世的稍差,可以应对这个严冬应该是足够了。

组织百姓把地面的雪冰用火烧掉,然后用石滚夯实,就地组建移动板房,随着移动板房组建完毕。

受灾百姓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损失在钱财并不可怕,百姓参加工作是可以赚钱的,赚到的钱可以购买到充足的物资,粮食、布匹、盐、甚至农具等等无数生活用品,都可以买到。

河北省的顺天府饱受雪灾和地震摧残创伤,很快就恢复生机。一条条道路被清理了出来,到处都是百姓忙碌的身影。

灾难的破坏是难以想象的,可是在新朝政府的带领下,有了充足的物资和住房,足够熬过这个艰难的寒冬了。

华夏民族的自我恢复能力是无以伦比的。

这场地震起源于蓟县,地震等级是没法判断,估计不轻,好在蓟县受辽东的影响较小,百姓还是习惯性的居住木质房屋。

木质房屋在防寒保暖甚至抗击病虫害方面,远远低于钢筋水泥建筑,但是对于地震的防御,反而更高。

即使是位于震源的蓟县地区,很多木质房屋保住了,只是不少百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砸伤或冻伤。

不过,大明的医疗卫生行业,几乎如同白纸,好在全旭之前建立了军队医院,第一师和第九师的师属野战医院,紧急赶往灾区,救助受灾百姓。

而全旭也即将前往蓟县。

李康妃发现朱微媞有些闷闷不乐,就找来自己的女儿谈心。

现在的李康妃生活相对安逸,可以说,在全旭的新朝,她的头上可没有任何人了,李康妃的地位最高,女儿是皇后,女婿是皇帝,外孙是太子。

原本她还居住在冷宫,全旭要给她一个宫殿,用她的话说,这个宫殿居住了这么多年,有了感情,不想再换了。

不过,冷宫现在成了大明皇宫最热闹的地方。

朱微媞自从搬来皇宫之后,与李康妃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密,全旭只是随口吩咐一句,多与李康妃聊聊天,说说话。

毕竟,全旭是真正佩服李康妃的为人,毕竟,如果不是她,紫禁城守不住,肯定变得一片狼藉。

她保住的不仅仅一座皇城,关键是皇城里储存着大明历朝历代的文献,包括永乐大典,这给全旭保存华夏文化,可以说功在千秋。

朱微媞几乎隔三差五过来请安,冷宫还是冷宫吗?

看着朱微媞眉头之间凝结的郁色,李康妃问道:“皇后这是有心事?”

“娘,女儿没事!”

“真的没事?”

朱微媞长长叹了口气。

女人最懂女人。

虽然说,在皇宫之中,没有人敢监视全旭的一举一动。

可是,海伦娜这个大活人不仅来到了皇宫,还光明正大的住进来,全旭安排给海伦娜住的宫殿,就在御书院隔壁的别院。

而且,海伦娜刚刚来的时候,明显是一副饥渴难耐的模样,见过全旭之后,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不用打听不用问,肯定是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是,起初,只是有点不快,可是在看到凯瑟琳的时候,她的心态瞬间崩了。

凯瑟琳女生男相,眉眼简直就是跟全旭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谁知,李康妃听到这话,不以为然的笑道:“你可以担心二娘、或者三娘,唯独不用担心这个番婆子!”

朱微媞有些不解:“为什么?”

“因为她永远威胁不了你!”

李康妃道:“大明绝对不会允许一个有番邦血统的皇子登上大宝,别说她只是生了一个女儿,就是生一堆儿子,一样没用!”

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的特征,后世会以混血为荣。

但是在大明,混血就是杂种。

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对此都是一样的认同。

朱微媞点点头:“可是……”

“女儿啊,你要记住,咱们女人,只有一个办法母凭子贵,你非男儿身,若是男儿身,这天下轮不到朱由检,就算是抢,为娘也会给你抢过来!”

李康妃指着朱微媞怀中的全景亮道:“你有亮儿在怕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