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七七六章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七七六章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全旭发现海伦娜似乎非常热情,热情的又有些过火。

一番颠鸾倒凤之后,海伦娜像小猫一样沉睡在全旭的怀里。

全旭却毫无睡意,毕竟他现在的身份已经不同了,其实海伦娜的动机并不难猜测,她需要的就是全旭手中的先进火炮。

可是,全旭并不想泄露手中的火炮技术,毕竟,这些火炮拥有着太多先进的工艺技术,从前装滑膛炮到后膛线膛榴弹炮,欧洲用了二百多年才完成了技术消化。

其中走了不少弯路,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将会实现加速超车,走向世界的前列,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未来,火炮的发展正确模式,坚持不可能传到欧洲。

私情是私情,国事是国事,这一点全旭分得很开。

想到这里,全旭悄悄起身,穿着衣服,离开别院,回到皇后的寝宫。

“皇后委屈你了!”

全旭伸手搂住朱微媞。

朱微媞摇摇头:“有话明日再说,臣妾有些困了!”

全旭理解朱微媞的不愉快,作为皇后,善妒可不是什么好名声,不会影响朱微媞的声誉,也会影响夫妻二人的关系。

可是作为女人,朱微媞心中隐隐有些不痛快。

全旭知道,此时无声胜有声,伸手熟练的一挑,朱微媞身上的华服在她的惊呼声中滑落。

全旭得意的一笑,他任凭朱微媞的粉拳打在他的胸口,抱着朱微媞径直走向榻上。

很快,寝宫里就传出粗重的呼吸声,并且逐渐加快了频率,摇曳的烛火似乎有些羞涩,渐渐暗了下来……

人生难免会遇到很多意外,特别是地震,一个人一辈子能遇上一两次就是了不得了,所以大多数时候是没有什么防范意识的。

地震来的时候,全旭正抱着朱微媞正在睡觉。

一阵地动山摇般的晃动,全旭刹那间就醒了过来,他起初还以为在做梦,就像乘坐着一艘飘荡着海山船……

接着,寝宫顶上掉下的尘土,让全旭马上意识到了不对,还好,紫禁城经过紧急翻修,主梁还扛得住,只是落掉了一些瓦片。

全旭马上将朱微媞护住,而后迅速将先给一脸惊魂未定的朱微媞披上衣物,然而,朱微媞下意识的惊叫道:“亮儿!”

全旭拿着朱微媞的衣服,紧追着朱微媞,朱微媞几乎赤着身子,赶紧抱起全景亮,而后自己简单裹了几件单衣。

全旭便拉着朱微媞冲出了寝宫。

“来人!”

“陛下有何吩咐!”

“在这里的空地上扎上帐篷,注意防寒保暖,通知宫内所有人,不准乱跑,更不准大呼小叫!”

“是,奴婢遵旨!”

地面上全旭可以明显感觉到在晃动,不远处一处宫室,似乎是房梁掉了下来,里面的宫娥发出凄厉的惨叫。

李彦庆则带着一群近卫士兵跑到全旭面前躬身道:“陛下,臣护驾来迟!”

“救人要紧!”

“臣遵旨!”

全旭这才望着朱微媞道:“皇后宫里交给你了,你先照看着,救人要紧,朕要处理公务!”

全旭揉揉脑袋,他开始头疼了。

连紫禁城都出现了房屋倒塌,更别说建常的百姓之家了,现如今天寒地冻,简直就是要命。

现在还没有办法确定地震的位置和地震的范围,以及受灾情况,幸亏全旭之前破了儒家的天人感应那一套,要不然,就会有风言风语传出来。

事实上,全旭调动皇家近卫军、京城各居委会的民壮展开救灾,总参谋也紧急调拨总装备部的战略物资,比如军用被褥、棉衣、帐篷、睡袋、干粮等物资,展开积极有效的救援。

一夜忙碌的基本都是近卫军麾下,效率也不可谓不快,等地震停下来时,至少北京城已经安定下来,开始有序的恢复。

全旭庆幸的是,经过上次全家军与清军在京城发生了战斗,毁掉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民房,这些新修建的房屋,承受住了这次地震。

也幸亏救援及时,没有出现大量的伤亡,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城有四千多间民间倒塌,一万多间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成了危房。

至于京城周边,为了救雪灾,总参谋部调动了十五个旅的部队以及调动了四千多个镇的民兵,这次地震救灾,救灾起来,更加容易一些。

海伦娜本想与全旭商谈购买火炮或铸造火炮的技术,只是眼下出了这趟子事,全旭作为大明皇帝,也不好意思待在皇宫之中。

全旭带着近卫军的一个旅,开始走访周边,慰问受灾百姓的生活情况。

三娘不想见着海伦娜,也主动跟随全旭离开了北京。

雪灾和地震,到处都是灾民,到处都是一片狼藉。

这让全旭非常焦虑。

凭心而论,全旭以及新朝在这次救灾过程中,既没有耽误时间,也是全力施为,可问题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的事情太多。

各种风言风语开始出现。

“有人说,这次天罚,就是因为全旭大肆杀戮士人,这才引起的天罚!”

“也有人说,除非全旭废除新政,这才能平息天怒!”

锦衣卫在新朝并没有被全旭废除,于朱氏大明一样,锦衣卫承担着监察百官的工作,只不过,锦衣卫的权力被削弱了不少。他们除非有圣旨,否则不再为抓捕、审讯的权力。

锦衣卫与玄鹰卫分属内外,玄鹰卫针对的百姓和商贾,而锦衣卫针对的则是官员,在锦衣卫分别向全旭汇报民间出现的谣言时。

全旭直接下令道:“无论是谁,该查查,该抓抓,绝不姑息!”

全干道:“跳的最欢的人是皇家学院的教谕刘理顺!”

“刘理顺?”

全旭知道这个人,他是崇祯七年的状元,博学多才,教学有方,在温体仁率领大部分官员投降皇太极的时候,身为翰林编修的刘理顺并没有同流合污,他为了避免被迫害,趁乱逃出了京城。

投夺到了全家山庄,被全家山庄的管事,聘请为全家山庄的中学教师,在全旭大杀汉奸士绅的时候,刘理顺是为数不多没有被清算的旧官员。

当然,刘理顺博学多才,身为状元,却不精通庶务,给他一个县长,他绝对干不了,于是,他在李信的举荐下,成为大明皇家学院的教谕。

刘理顺怎么可能担任皇家学院的教谕,教谕差不多相当于皇家学院的副院长,虽然全旭并没有把皇家学院提到高级别,这相当太学的教谕级别,与知府平级。

就在全旭想要下旨捉拿刘理顺的时候,沈明泽却道:“陛下,此举不妥!”

其实,全旭也觉得此举有些不妥当。

如果因为刘理顺的一句话,就断了他的生死,以后恐怕就没有人愿意说真话了,没有人说真话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比如五八五九六零时期,政治正确,就是哀鸿遍野,一地鸡毛。

凭心而论,刘理顺是一个有气节,有骨气的人,本身操守也无可厚非,他几乎是赤贫之家,家财不过百两,良田四百亩,一妻一妾,家仆六人。

在历史上,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刘理顺与妻妾家仆12人投缳俱死,以身殉国。

他又精通儒学,是属于全旭改良儒学理想人选。

全旭略作思考,就明白了沈明泽的意思。

在天下人看来,刘理顺是忠臣,尽管发表了不合时宜的言论,如果因此定罪,就会不可避免的扩大打击面,从而形成文字狱。

这是极大的不利,用后世的话说,这属于剥夺他人的言论自由。

特别是在大明这个政治环境,不因言获罪,几乎成了所有人的共识。

全干在全旭耳边低声道:“臣有办法,让陛下不用出面,锦衣卫也不出面,让刘理顺乖乖闭嘴!”

全旭道:“查查其他人,朕就不相信他们的屁股都像刘理顺那么干净!”

……

刘理顺公开发表此等言论,李信得知后,急忙找到了刘理顺。

他公开在全校师生面前评击全旭的新政,简直在作死。

刘理顺在面对李信的时候,振振有词的道:“李信,你以为当今天子如何?”

“不说千古一帝,至少堪比秦皇汉武!”

“唐太宗皇帝,可容魏征,焉容不得刘理顺?”

刘理顺笑道:“一个有为的君主,应该听得进谏言,忠言虽逆耳,却利于行。国朝允许不同意见,陛下,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身为臣子,岂能视而不见?”

李信有些苦笑不得。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问题是,你应该分场合。如果是当着全旭的面说这话,全旭只会当刘理顺是迂腐书生之见,根本就不会与其一番见识。

然而,现在刘理顺公开评击全旭的新政,这就不是谏言,而是反对了。

同样是反对,性质完全不同。

这就像给一个人提意见,当着面说,这属于指正,君子所为,如果在背后议论他人的错失,这就是小人行径。

李信急了,伸手抓住刘理顺的胳膊道:“你跟我走,随某去见陛下!”

“做什么?”

“承认你的错误!”

“刘某没错!”刘理顺有着自己的坚持,他要做魏征。

只是非常可惜,他却没有魏征的智商。

更何况,全旭也没有李世民的度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