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七二二章彼其娘之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七二二章彼其娘之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大青山,崇祯皇帝临时行营。

徐彪本想带着崇祯前往河套的怀远镇,只是非常可惜,崇祯担心自己前往怀远镇这个名不见传的地方,会永远“失踪。”

凭心而论,崇祯皇帝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至少在大青山临时大营,牛金星确实是有这个心思。

崇祯皇帝不信任全家军将士,以原京营残部和天雄军作为自己的天子亲军,就连卢象升也相仿秦琼与尉迟恭,没有卢象升一身甲胄,在外面站岗,崇祯皇帝都睡不着觉。

在这种情况下,徐彪又接到了命令,他将前往西府府,既现在长安州对秦军进行整编,将秦军整编成第十五师。

当然,整编可不是换一个番号这么简单,而是需要融合商军的训练、后勤体系,当然,将官将会被妥善安排。

不过,他并没有着急离开大青山,崇祯皇帝的安全必须妥善安置,现在天下人都知道全旭掌握了崇祯这个皇帝,如果有人杀害了崇祯……

全旭就是黄泥巴抹进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袁枢奉全旭之命,自张家口西进,与袁枢同行的包括工业党十九名新秀成员,他们将会以陕西议事府的议员骨干,对陕西议事府进行工业化改革。

在袁枢抵达大青山的时候,卢象升迫不及待的会见袁枢。

袁枢虽然成了商国的国防部长,对标大明,那就是兵部尚书,国之重臣。

卢象升躬身道:“外臣卢建斗,见过大司马!”

袁枢扶起卢象升的胳膊:“卢大人此话让枢羞愧难当,都是同殿之臣,哪里来的内外之分??”

卢象升郑重的道:“同殿不见得吧?你袁伯应是他全旭之臣,我乃大明之臣,岂是同殿之臣!”

袁枢淡淡的笑道:“吾王乃陛下亲自册封的商国国王,连吾王亦是大明重臣,卢大人,莫非要离间吾王与陛下的关系?”

卢象升心道:“还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吗?”

然而问题是,全旭现在并没有真正扯旗造反,那样会造成分裂,他要争九州神器,也是要堂堂正正的争,而不是采取什么阴谋诡计。

卢象升的目光越过了袁枢,看着袁枢身后数十名身穿黑色道袍,头上戴着进贤冠的年轻人,这些人年龄都不算太大,最大的不过二十三四,放在大明,这些人都是后生晚辈。然而,在商国,这样的年轻人都成了主政一方的栋梁之材。

看了身后的众人,卢象升道:“伯应,这次前来,只怕带着重要的使命吧?”

“没错!”

袁枢坦诚的说道:“吾王曾言,要想富先修路,自古以来,西北皆是贫困之地,西北之贫困,吾王以为,并非因为土地贫瘠,而是因为道路不畅,若想改变西北之困局,必须先修路,把路修通,西北的贫困之局,就会迎刃而解!”

在卢象升看来,袁枢简直就是在鬼话连篇。

现在是什么时候?

大明文臣集团昏招迭出,他们居然引清军入关,现如今,山西、北直隶各长城要塞,被文臣收买的武将,开放了关口,清**队如同潮水一样涌向关内,在山西、北直隶等地攻城掠地,据说兵锋直达京师。

按说,全旭已经下场准备逐鹿天下,那就集中他手中的人力、武力以及财力,拿下这个天下,再图后计。

可是袁枢居然说是要带着人修路。

“伯应以为某不识数吗?”

卢象升不懂后世的网络词语,要不然就会说:“我读书少你莫要骗我!”

“卢大人不相信那袁枢也没有办法!”

袁枢的伸手指着涌向大青山大营外围的百姓,这些百姓都是拖家带口,大人训斥着饿得哇哇大叫的小孩子,小孩子哭得非常凄惨。

这个情况,卢象升也是有心无力。

可问题是,他们的给养全部都是全家军送来的,卢象升下令让天雄军将士留下必要的口粮,节省下来的分给这些百姓。

然而,当时负责大青山大营的徐彪却告诉卢象升这不合规矩。

袁枢道:“以卢大人的意思,那就需要在这里放粮,现在已经有五六千人,如果放粮接济他们,不出三天,这里会出现上万甚至数万灾民!!”

“可是,他们都是大明的百姓!”

“他们是大明的百姓没错,可问题是你这么做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你的意思是放弃他们,不顾不管?”

“当然不是,所以我来了!”

袁枢道:“吾王曾言,不劳作,不得食,任何人想要吃饭,必须干活,吾王计划修建从长安到九原(包头)的铁路,这条铁路线,早在一年前已经全线勘察完毕,现在可以开始施工,这些百姓跟着施工队施工,不仅可以挣到可以活命的口粮,将来明年,他们春耕的种子粮和部分农具也就挣出来了!”

卢象升这才恍然大悟。

其实,全旭压根就没有把皇太极的二十五万清军放在眼中,特别是在山东新军秦承祖所部宣布易帜之后,傅宗龙代表总参谋部,率领部分军官,前往山东,对秦承祖所部进行整编,整编后的山东军与秦军一样,将会被授予第十六师。

全师下辖四个旅,三万六千余人马,第六师将在半个月内进行换装,由于山东新军原本采取的就是全家军的训练体系,所以在融合方面,远比秦军更加容易。

在第十六师,与河南的第七师一东西,分两路向北进攻,按照总参谋的沙盘推演,清军将会被阻止在保定或沧州一带。

到了那个时候,全旭所率领的两个师和亲卫军将包围皇太极,对付皇太极麾下的二十五万清军部队,全旭动用的是四个主力师加一个亲卫军共计十九个旅,共计十六万七千余人。

其实,这已经算是高看皇太极了。

至于大明朝廷文臣那些引清军入关,投降满清的汉奸,到时候跟他们慢慢算账。

至于战争中死难的百姓,全旭也不再迂腐,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就算全旭现在扑上去,把清军歼灭的京城城下,可问题是,这些无辜的百姓,依旧会被那些士绅蛊惑着,死在与全家军对抗的战场上。

现在全家军的火力逞数十倍上百倍的提高,一旦战争机器开动,杀戮的效果是非常惊人的,在大青山下,三十二挺重机枪,加上若干轻机枪,还有十六门迫击炮,在短短一刻钟,也就是十五分钟之内,就歼灭八千余名清军士兵。

这就是效率,机枪唱响,那就是阎王爷在呼喊。

听说全旭准备带着这些百姓,用以工代赈的方式,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

卢象升长久无语。

没错,包括崇祯皇帝在内,整个天下所有人想的都是争权夺利,就算是自己想的也是如何维系大明的江山,没曾想,全旭却在心系那些颠沛流离的百姓。

大明的百姓永远都是朴实的,谁对他们好,他们是知道的。

就像山东易帜,除了部分士绅反应激烈,可山东百姓们也兴高彩烈,不少百姓放鞭炮庆祝。

陕西是山东是移民辽东最多的两个北方省份,同时也是了解辽东最多的人,他们根本就相信士绅妖魔化宣传全旭,更愿意相信全旭会对他们真好。

成为商国山东议事府治下的百姓,他们第一件受益的就是,种地不用交粮税了,只要不卖粮食,官府一钱银子都不会收。

当然,商人也高兴。

别忘了,大明的官府收商税虽然低,可是他们沿途需要打点,遇到哪座山都需要拜拜,也需要贿赂官府,要不然,商货寸步难行。

在商国却没有这样的问题,你只需要向官府交税,既没有土匪和强盗打动,也没有官府和关卡吃拿卡要。

卢象升望着东南方向,长长叹了口气:“全旭,这个天下,谁也争不过你了!”

没有办法,全旭就是这么豪横。

他自己有钱,养活军队的钱根本就没有从百姓身上收,当然,别看商军在商国内部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对外,他们却是搞钱的生力军。

但凡看上的矿山和资源,派兵占下来,再转手卖给商国的商贾,就可以变现了,特别是海军,他们向荷兰东印度公司按船收税,可比郑芝龙时代的十二万法郎多多了,可惜,荷兰人硬是不敢反抗。

舰炮代表着自己的话语权。

代替徐彪过来大青山的是一名全家军第六师的上校旅长,他带领三个步兵团和一个骑兵团将近九千人马抵达大青山。

就在两方交换防区,准备离开的时候。

一名天雄军小校脸色苍白的跑到卢象升身前,他在卢象升耳边低语起来。

卢象升的脸色大变:“怎么回事?”

小校带着哭腔:“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总之温首辅自张北突围以来,受到了惊吓,一病不起,除了几个御医,谁也没有见过他,谁知道,那个温首辅居然是假的……”

卢象升皱起眉头:“温大人去了哪里?”

“不知道!”

“那个假温大人说他自从张北的时候,突围的那天夜里,温大人就让他假装自己……”

“彼其娘之!”

PS:对于今天早上无更的事情,简单说一句,昨天晚上下班以后,老板吩咐做其他事,直到忙活到凌晨一点多,本来六点多起来准备继续写字,工资表发了,心态当时就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