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六八六章登基称帝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六八六章登基称帝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虽然全旭想给大明留下最后的颜面,可是崇祯却不这么想,作为一个皇帝,一个骄傲的皇帝,他怎么可能向全旭这个臣子低头?

然而,全旭一步一步揭开了自己的底牌,将辽东的实力摆在人们面前。

比如说,辽东的枪炮局,下辖的各大工厂,开始开足马力,抢班加点,生产枪炮。大批的枪支和火炮被生产出来,源源不断地往西送,千里运输线上运输车队首尾相望,络绎不绝。

为了进攻辽西,辽东十数万军队可以说是全部人马出动了,全家军的家底就这么十数万人马吧?

这段时间,福建巡抚向京城汇报,台湾开始进行了秘密动员,大约三万人马,已经开始北上,三万人马,分乘二百多艘大小战舰,帆影重重,遮天蔽日。

福建巡抚的奏折前脚刚刚抵达京城,后脚广东巡抚的奏折也到了,琼州府的人马开始频繁调动,经密报,琼州全家军大约两万余人马开始集结,预计月底将完成集结,马上北上。

浙江商贾向朝廷汇报,位置吕宋的商船被吕宋官府抽调,大约上千船船只在吕宋的胜州港、丰州港集结,意图不明。

他们知道这上千船的海船,如果运人,那是妥妥的运输十万人马。

至此,全旭终于翻开了所有底牌,近八年苦心经营出来的庞大实力一点点的摆上了台面,让所有人都为之心惊。

很快,崇祯和那些文臣集团就会痛苦地意识到自己将要面对一股何等恐怖的力量了。

崇祯在昨天得知这些情报的时候,急忙问向兵部尚书杨嗣昌:“我们现在有多少枪支?多少火炮?可以调集多少人马?”

如果有实力,崇祯是不会低头跟全旭谈判的,对于崇祯而言,皇太极也好,全旭也罢,其实并没有区别,都是乱臣贼子。

杨嗣昌回答道:“火枪目前为一万六千余支,佛郎机子母炮四十门,九公厘火炮三十六门,十二公厘火炮十六门,铳子十八万枚,炮弹一千两百发,火药十万斤!”

这些装备听上去不少,事实上却没有多少,火药才十万斤,也是就五十吨,也就是一场小规模战争的消耗量,也差不多相当于全家军一个旅的日常储备量。

当然,全家军已经抛弃了黑火药,而是采取更先进威力更大的火棉胶。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不算全旭从后世购买的自动或半自动的步枪,仅仅是明末生产的步枪,枪机后端突出的击针尾座和外露式弹仓外,枪托和护木轮廓弧线比较明显,枪托底部略呈上宽下窄的倒三角形。

这种步枪类似于莫辛纳甘步枪,采取手动上弹的方式,子弹生产线则是采取了后世五六式枪族的7.62毫米步枪弹。这种步枪与AK系列枪族稍微不同的是,对于子弹的消耗较低,而且以目前的战斗强度,完全够用。

当大部分敌人还是弓箭与火铳的时候,拿着有效射程五百米,带狙击镜可以达到八百米,最远射程可以达到一千八百米的单发式步枪,那就是欺负人了,如果全自动的步枪,需要考虑这个时代落后的运输能力。

全旭是只能少量部队装备了五六式枪族,部分部队装备了八一式和八五式,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后勤补方面的压力。

以现在的八年式步枪为例,整枪重八斤四两,全枪长一千三百零八毫米,加装刺刀三棱式刺刀,长度为一千六百四十二毫米,每名士兵可以携带一条八十发的子弹袋,或者两条一百六十发子弹带,基本上可以打一场中等强度的战斗。

这种步枪拥有着易于生产和简单可靠,这非常符合辽东工业化程度低,全家军士兵受教育程度低的实情。

辽东枪炮局每个月的设计产能,则是八千支,不过,眼下加班加点,每个月的产能在一万五千支左右。

另外,辽东枪炮局,还拥有生产一百零五毫米野炮八十六门,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二百门,以及八十毫米迫击炮一百五十门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火箭炮,这种武器的生产能力可以让大明感觉绝望,每天可以生产八十支,一个月就可以生产两千四百枚,当然,这是正常情况的产能,现在加班的情况下,一个可以超过四千枚。

全旭的根本原则就是穷则迂回穿插,富则地毯轰炸,足够的弹药和枪支,全旭随时可以把大明用子弹和炮弹掩埋了。

在绝对的优势面前,全旭懒得跟崇祯玩计谋。

此时的崇祯面前,就摆放着一支全新的八年式步枪,这支步枪并不是纯粹的采取明末的技术生产的枪支,也有一部分后世的技术。

全旭笑道:“陛下,这玩意最大的优势就是简单,使用和维护都很简单,一名士兵只用半天就能学会怎么瞄准射击,杀伤力却非常惊人,没有什么铠甲抵挡得住它射出的子弹,一位临时拉来只接受过半天训练的壮丁轻轻扣动板机就能击毙一名身披重甲、苦练过十几年武艺的白甲兵,还有比这更理想的装备吗??”

崇祯皇帝有些难以置信,全旭亲自给崇祯拿着子弹上膛,然后教他如何顶实肩膀,如何瞄准,如何开枪。

“砰……”

随着崇祯轻轻扣动扳机,八年式步枪的子弹以每秒八百四十米的速度,飞向靶子,这个靶子并不是后世那种带着环数的靶子,而是一个木偶穿着两层白甲的人形靶子。

崇祯收起枪,跟着全旭来到人偶前,亲眼观看着威力。

子弹毫不迟滞的穿透了铠甲上的护心镜,快速穿透了人偶,在人偶体内进行翻滚,进入的时候就是一个小洞,穿透人偶之后,则在背后形成一个拳头大小的大洞。

“陛下,时代不同了,科技在发展,技术在进步,每个时代有着时代不同的特点,就军事方面,大明已经落后太多了!”

全旭耸耸肩,起身走回屋内。

崇祯皇帝一脸呆滞的提着步枪,有些难以置信:“百步穿杨,就这么简单?”

“呵呵,百步穿杨算得了什么?”

全旭摆摆手,一名拿着八五狙击步枪的士兵上来,他指着八五狙击步枪道:“这种枪,可以做到一千步杀人与无形!”

崇祯望着全旭道:“朕,绝对不做亡国之君,朕可以死,绝对不妥协!”

“唉,陛下,说句不客气的话,你这是不负责任,你都没有办法收拾这个烂摊子,还指望太子?”

全旭望着崇祯道:“你觉得朱慈烺有这个能力,可以力挽狂澜吗?”

崇祯叹了口气:“朕都是瞎了眼,枉我这么信任你,你居然是曹操……”

“想必曹公公也转告你了,我不会当曹操,也不愿意当曹操,陛下可不是汉献帝,汉献帝自从登基以来,一直都是傀儡,先是董卓,再是曹操,可陛下的今天,都是陛下一手造成的,你有无数次机会可以力挽狂澜,逆改天命,可惜,你白白错过了!”

全旭其实并没有说谎言,人人都是事后诸葛,崇祯起初虽然是接手一个烂摊子,这个烂摊子还是有一定办法的。

首先是孙承宗的堡垒策略,这其实和全旭在辽东的战略基本上一致,采取蚕食的方式压缩建奴的生存空间,在孙承宗担任蓟辽督师的时候,建奴的日子过得最惨,粮食一石可以卖到八十两,别说普通百姓,就连贵族都吃不起,这简直就是拿粮食当钻石卖。

当然,有人会说,孙承宗没有把建奴拖垮,自己先跨了,可问题是,孙承宗的屯田战略开始显现成效,已经可以满足四五十万石粮食的时候,这个政策被腰斩了。

要想让驴拉磨,那就在驴在前面摆一根胡萝卜,崇祯不该铲除阉党,就算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放心魏忠贤,可以让曹化淳,哪怕是高起潜来接手阉党的势力,维持着朝廷的平衡,自己当冲裁就可以了。

至少阉党可以保证一部分税收,给崇祯制造一定的空间,可惜,这个平衡是崇祯亲手打破的。

全旭起身摆摆手,收起崇祯手中的那支步枪。

崇祯愤愤的盯着全旭:“朕还要感谢你不成?”

“这个是自然的!”

全旭摆摆手。

苏音送上来一份情报。

全旭望着情报,笑眯眯的望着崇祯道:“这里有一份情报,陛下愿意看看吗?”

崇祯翻看情报,情报上面字很少,只见上面写着:崇祯八年十一月二十,皇太极在库伦登基称帝,年号崇德,定都库伦,改国号为清,改女真人为满,定满语为国语。仿汉制(重用汉人范文程),立百官……”

崇祯自然是非常愤怒,他把情报放在全旭面前:“全卿你怎么看……”

“臣自然是站着看!”

全旭淡淡的道:“我自然知道这个消息一旦到了内阁,那些大臣肯定会哔哩哔哩的乱讲,什么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皇太极逆天称帝,改国号为清,摆明了是要取大明而代之啊!大明建国三百年,何曾有人敢如此放肆!陛下啊,你一定要宜尽发精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建奴灭掉,一来杀鸡儆猴,捍卫大明尊严,二来也断了那些乱臣贼子的非份之想,什么事关社稷生死存亡,间不容发,宜早不宜迟,否则大批有狼子野心之徒前往库伦,投靠皇太极建奴实力大增,再想诛灭他们可就难了……”

崇祯望着全旭道:“难道朕不该如此吗?”

“该!”

全旭不假思索的道:“可问题是,陛下有没有想过,建奴被臣从辽东打跑,他为什么从辽东跑到库伦?你要不知道库伦在哪里,臣可以指给你看!”

说到这里,全旭找到一份世界地图,当然,这并不是从后世直接拿过来的,而是依靠这上面的信息,在大明绘制的。

全旭指着地图上的库伦道:“库伦,是蒙古语围起来的草场,这个名字本身就是意思,这里距离成祖时北伐蒙古的忽兰忽失温不远,忽兰忽失温就在库伦东边,大约四十到五十里的地方!”

如果了解古代军史的朋友,一定可以知道,忽兰忽失温战役,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次,第一次步、骑、炮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战役。

成祖率领三十万人马,追击蒙古与忽兰忽失温,利用神机营的佛郎机使出“神机铳炮”猛轰,在天崩地裂一般的爆炸声中,蒙古骑兵人仰马翻,死伤无数,史书记载:寇死者无算!

侥幸逃过“神机铳炮”打击的蒙古骑兵,冲到明军近前时,遭到明军的两翼夹击,激战中,明成祖亲率骑兵冲锋。

全旭不是在给崇祯重回这场光辉的胜利,而是问问崇祯皇帝,可知道成祖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伐,动用了多少民夫负责运输给养?

崇祯想了想道:“八十万民夫,动用粮草两百万石,靡费钱粮无算,虽然缴获牛羊数十万,仍不足以弥补亏空!”

全旭淡淡的笑道:“现在朝廷有能力组织三十万军队劳师远程三千里吗?”

崇祯一脸郁郁:“朕咽不下这口气!”

全旭其实也在等崇祯的决定。

这个决定非常重要。

对于崇祯这个皇帝而言,全旭也是逆臣,皇太极也是,彼此都是一样的性质,欲除之而后快。

如果他真是宁与友邦,莫与家奴,宁愿与皇太极联合,也要铲除全旭这个逆臣。

全旭什么都不说了,也会放弃最后的幻想,真刀真枪的干吧!执行全家军最不愿意的战略风云行动,把整个大明先用军事推平,然后进行军管,军管五年再过度。

这样不是没有隐患,权力就像上瘾的毒药,他把权力交给军人,可军人愿意放弃到手的权力吗?

那样肯定会形成新一轮的震荡。

“臣有一个计划,陛下看看行不行!”

全旭笑道:“你把辽西给臣,臣负责经略辽西,皇太极小儿的事情,交给臣了,臣给你把皇太极擒过来,不出三年,皇太极送到京城,要杀要剐,全凭陛下一念之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