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六六五章赐同进士出身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六六五章赐同进士出身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无论是宫娥还是宦官,他们都是时代的悲剧,时代和牺牲品。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机会,这句话说出来,很多人就会反驳,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平民百姓,没有选择的机会。

其实,这是不对的,自甘堕落那是一种原则,逆流而上,也是一种选择,像这名大龄宫娥一样,全旭仅仅给他一个暗示,她就愿意自荐枕席。

这不能说明她下贱,也不是说她堕落,只是说明,她想选择自己的人生。

任何人都有选择权,就像某航的空姐,处心积虑钓了一个金龟婿,结果婚礼之前发现得了艾滋,这只能承担自己种下来的苦果。

任何选择,都有一定的风险,比如说我们都熟悉的晋陶渊明,在其祖父时期,他只是县中的小吏。

一次,鄱阳郡孝廉范逵途经陶侃家。时值冰雪积日,仓促间陶侃无以待客。他母亲于是剪下自己的长发卖给别人做假发,换得酒菜,客人畅饮极欢,连仆从也受到未曾想到的招待。

范逵告别时,陶侃相送百余里。范逵问:“卿想到郡中去任职吗?”陶侃回答:“想去,可苦于无人引荐。”

范逵拜见庐江太守张夔,极力赞美陶侃。张夔召陶侃为督邮,领枞阳县令。在任上以有才能而著名,又迁任主簿。

陶侃的发迹其实就是因为其母的头发,古代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轻弃,陶母为了儿子,甘愿舍弃自己的头发,付出的代价可以说不小,也有可能付出得不到任何汇报,但是,她的母亲敢做。

获得了机会陶侃也是兢兢业业,按照现在的话说,绝对的马屁精一个,当时张夔之妻生病,需要到几百里之外去接医生,当时大雪天寒,主簿等僚属们都感到为难,独陶侃:“侍君侍父是为臣为子之义,郡守夫人,就同我们的母亲一样,哪有父母有病而子女不尽心的。”于是主动要求前往。

无论是官场,还是职场,提拔下属第一原则就是听话,会来事,情商一定要高。中国是人情社会,我们看到影视剧作品里或者说小说里,直接面对上司硬怼,可以一路升迁,那是做梦吧。

忠臣能臣都是冤死的,没有一点例外,有能力的人非常多,说你行你才行,不行也行,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那名年长的宫娥擦擦眼泪,躬身站在一边,她不想离开,哪怕全旭不赶她走,她都会待在全旭的房间里。

用后世的话说,这叫碰瓷。

反而这个屋子里没有其他人监视,只要她待在里面,谁知道做了什么?

就算全旭不要她做为妾,凭借着伺候过全旭的功劳,她在清泉宫里也能混得下去。

全旭扭动一下脖子,问道:“你会手引术吗?”

“奴婢略懂一些!”

“嗯!”

全旭躺在床上,闭着眼睛,让这名宫娥为他做头部按摩。

随着脑袋上传来舒服的按压,他感觉大脑在快速运转着,曹化淳把这些宫娥嫁与全家军将士的后果。

这些宫娥能做的其实不少,刺探情报,或者是拉拢全家军的将士们,只不过,曹化淳并不了解全家军的体系。

因为全家军就是后世的职业军队,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权利都非常有限,哪怕是一个团长,他也无法调动麾下的将士,只有到了旅长级别,才可以获得警卫保护的资格。

就算这些将领被枕头风吹得丧失了原则,可是他们也无法带着士兵投靠朝廷,士兵委员会会监督将领的一举一动。

至于军事情报,那就更加可笑了,全家军的体制放在那里,无论是行军、还是作战,都有着明确的作战细则,如何行军,如何侦察行军路线,如何确保两翼的安全,如果确保粮道的安全,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更何况,全家军总参谋部设计了很多预案,随时可以应对多种突发事件。

随他们吧。

全旭不知不觉的沉睡过去。

翌日早上,全旭睡到自然醒来。

王承恩过来通知全旭,崇祯在清泉宫大殿等着全旭一起吃早餐。

君臣二人相谈甚欢,直到早餐结束以后,崇祯皇帝支开了周皇后,这才望着全旭郑重的道:“全卿,朕思来想去,决定赐你同进士出身!”

“赐同进士出身?”

这个荣誉称号就像是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其他奖项含金量都非常高,但是,诺贝尔和平奖其实就是一个舔狗奖,像韩国的金大中,苏联的戈尔巴乔夫,缅甸的昂山素姬都获得过诺贝尔的和平奖。

苏联的戈尔巴乔夫,妥妥的苏奸,枪毙十次都是轻的,可以说这是一个垃圾奖项,如果某一天台湾的***获得这个奖,不用奇怪。

全旭就没有任何欣喜,反而感觉自己受到侮辱。

曹化淳笑道:“恭喜你侯爷,你现在是真正的大明国之栋梁了!”

“老曹,你的意思是说,我担任辽东经略使,带着辽东新军打了这么多仗,为大明做出了那么多的贡献,依然没有被大明接受?”

全旭想过无数种的可能,没有想到儒家的那些士大夫居然会采取这种办法,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就像北宋时期一样,辽**事强大,北宋打不过,他们就用同化的方式,把辽国拉到与大宋一样的水平线,然后利用丰富的经验击败对方。

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花了无数钱,买了几座空城,却大肆宣扬士大夫的胜利,可以说,赐给全旭赐同进士出身,把全旭这个武夫拉到文臣阵营中,那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文臣并不是没有权臣,像徐阶、严嵩、高拱、张居正、董其昌等等,他们也可以一时手握兵权和财权,人事大权,成为一党党魁,所有大臣都围着他转。

大明的大臣都非常聪明,明明知道这样做的话会让全旭非常生气,反感,可是大明内阁会依然这么做,这就很让人费解。

崇祯皇帝也没有想到,全旭的反应居然是这么冷漠,他长长叹了口气:“全卿,你得理解,要改变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印象需要一个过程。”

全旭望着崇祯淡淡道:“陛下,理解的意思,是不是让步?”

崇祯皇帝没有说话,表情沉重又担忧。

全旭豁然起身:“即使是让步,为什么就必须是我让步?”

全旭真不是上纲上线,大明内阁的这个决定就是对全旭和全家军彻头彻尾的羞辱,全旭绝不接受。

只要全旭稍微露出一点点妥协,哪怕是稍有让步,接下来内阁还会得寸进尺,这是儒家内心里的贪婪。

一向不争名誉的狄青在被宋仁宗升职为枢密使,这可让大宋文官集团炸窝了,为了敲打狄青,把狄青的副将直接斩杀。

现在的道理也是一样,如果全旭成为进士,成了文官,他就没有理由再袒护着武将了,辽东新军,也就是全家军的将领,有一个算一个,绝对会被清算。

什么贪污、**、杀良冒功,各种罪名就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

曹化淳看得出来,全旭已经在失控的边缘,他选择了一个把事情搞砸的方式来劝说全旭:“武威侯,辽东是大明的辽东,你是大明的臣子,没有陛下的支持,才有了你今天的地位,官居一品,封侯拜将,你应该感恩!”

并不是曹化淳不擅长沟通,不会说话,事实上,他作为内相,权倾朝野,习惯了居高临下,可惜,他这是弄错了对象。

全旭淡淡的道:“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我应该感激的是卢大人,是他一手把我提拔起来的,对吧?我成为参将的时候,陛下还不知道我是高是矮,是胖是瘦!”

全旭其实不是要和崇祯翻脸,他明白这是崇祯和内阁对他的试探。

有些问题,他不会退让。

所谓底线,就是不能触碰的。

曹化淳认为全旭会忠于大明,任他拿捏,那他就错了。

全旭一直以来,只是在可怜崇祯。

“你现在的思想很危险,非常危险……”

崇祯皇帝有些暴躁起身,表情明显非常失望。

“不是我的思想很危险,而是那些大臣的思想很危险,他们想干什么?重新我和武人踩在脚下?”

“不是你想的这样……”崇祯皇帝烦躁的挥手,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辽东是大明的了辽东,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那必须建立在大明帝国对辽东的尊重上,尊重是一切的前提,如果北京内阁不能给辽东应有的尊重,那么辽东也不会尊重大明帝国。”

全旭有些烦躁,安分守已过日子不好吗?

非要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现在放了狠话,直接威胁,反正总是要独立的,早晚的事。

全旭可以理解内阁那些文臣的想法,大明帝国现在日暮西山,蒸蒸日上,内阁总要找机会刷一下存在感,恶心恶心辽东,这样才能满足文臣内心的优越感。

问题是现在的大明帝国,对辽东的影响力越来越低,能对辽东打出的牌已经越来越少,也就只能在这方面恶心下辽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