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六六一章无限正当防卫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六六一章无限正当防卫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在元朝的时候,人分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

某个特殊的时代,骂知识分子为臭老九,就是源自这个规定,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大力复兴儒学,尊重读书人,重用读书人为官。

为了鼓励读书人向学,朱元璋制定的法规,比如说秀才可以拥有见官不拜,免除徭役,县令不得对读书人动刑,公到公事可以直接禀见知县等等。

然而,却亲手培养了士绅阶级这个怪胎,明亡就是太重用这些读书人了,朝廷没有钱粮的时候,可以欠军士的军饷,可以挪用军资,也可以拖欠官员的俸禄,唯独不能拖欠读书人的米粮,考试去还给你出路费、雇书童,配马车,顺带给你一大笔盘缠,这待遇简直了无敌了。

全旭在辽东不想培养军人特权阶级,哪怕是因公阵亡烈士可以免除其家属税收的特权,但是这个期限只有五年,而不像明朝对士绅是永久式的免税,对于军人的照顾,仅仅体现在微不足道的方面。

比如说,军人出行,官营运输系统,如客船和火车,可以免费乘坐,但是局限于二等座和经济舱室,如果想享受一等座和商务舱室,那需要自己掏钱。

任何规章制度,口子容易开,再想收紧那就困难了,哪怕是全记,在辽东和吕宋以及全旭控制的区域内,也只能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绝对不能自己肆无忌惮的搞特权主义,比如说,公开拍卖的矿产资源的开采权,全记的企业也要公平的参与竟争,价高者得。

其实,这只是相对的公平。

中国本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比如说,全记要拿某处的矿山开采权,在公开拍卖的环节,其他商盟的人就算是有钱,也会考虑全旭的态度,所以,他们只是经过初期竟争,试探的提高一定价格。看到全记态度坚决,他们会自动退出竟争。

这个公平的环境,其实是相对的,这是辽东体系的暗箱操作,为此,全旭已经减少全记企业的数量,也控制全记的经营范围。要知道一枝独秀不是春,一家垄断性的企业,并不利用这个行业的整体发展。

回到武威侯府的时候,朱微媞正在对账,崇祯八年的第二季度,相对而言,税款支出增加了两千八百余万两银子。

朱微媞是非常敏感的,她嫁给全旭已经三年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三年多以来,武威侯府并没有增加新生婴儿,在这个时候,全旭居然向官府大规模提高税收。

朱微媞就感觉全旭似乎有自己的打算:“驸马,你准备放弃在辽东的特权吗?”

“也不是,我只是希望政府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全旭没有那么伟大,辽东虽然不是他的封地,但是却是他的基本盘,他肯定是不会放弃的。

别看全记的纳税在增加,可问题是,负责花钱的人是全旭,他只是左手转右手。

这一招就是跟康熙那个伪君子学习的,他在康熙五十一年颁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康熙是一个爱面子的人,为了博一个仁政爱民的美名,一方面宣布“永不加赋”,一方面对官吏税外收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虽然不加赋,却可以加税,但是,那些腐儒却把康熙吹上了天,号称千古圣君,其实就是一个屁。

无论如何说,全旭自己开始提高纳税的范围和比例,其他商人也不敢反对,这就是掌握着基础实业的好处。虽然在加税,却没有降低全旭对辽东的实际影响力。

他用这种方式,是为了将来,他成为最高统治者,扫平道路,就像历史上的李岩,给李自成提出了“闯王来了不纳粮”,这其实就是一个伪命题,不纳粮,百万大军吃什么?喝什么?

官员吃什么?

总不能让他们喝西北风吧?

“你要考虑清楚!”

朱微媞表示非常遗憾,因为没有给全旭生一个嫡子,让全旭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她心中产生了深深的负罪感。

辽东的政务院,与欧洲的州政府其实还是不一样的,就以漂亮国为例,州长的权力在某一方面,甚至大过于总统,大过于联邦政府。市长也可以不鸟州长,在中国人看来,这似乎不正常。

辽东的政务院对于各州、各州的管辖其实是扁平化,辽东的州下面没有县,可以说,州,只是相当后世的县级市。包括辽东、吕宋、台湾,琼州,实行的都是一部法律。

绝大部分百姓,都于官府收税表示理解,在传统概念里,种地纳粮天经地义,从来就没有不纳钱粮这一说。

无论是辽东、台湾、吕宋包括琼州岛境内的土地都属于全旭私人所有,农民们名义上拥有对土地的所有权,不过这个权利根源却是来自全旭。

全旭将辽东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割开来,与后世一样,农民只有使用权,却没有所有权,辽东的百姓,只是佃户而已。

崇祯对于辽东的见闻,一切都是颠覆的存在,就像现在,复州湾附近的青山镇就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命案。

四名喝醉酒的读书人,闯入一名青山镇一名居民的家里,这名居民只是一个寡妇妇女,独力带着一个儿子生活,她的丈夫并不是军人,而是一名船厂的工匠,因为得了肺痨,去年的冬天死了,这名寡妇长相非常漂亮,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美妇,当然不可避免传出一个风流韵事。

这名寡妇非常有钱,因为她的丈夫在死之前,是船厂的一名技工,他发明了一种胶合材料,可以避免船体渗水,因为这个专利,应用在几乎所有海船上,仅仅技术的分成,每年就有多达一千六百余两银子的收益。

而且这名寡妇并没有做吃山穷,而是经营一家蔬菜豆腐店,说她腰缠万贯绝对不是夸张,在四名醉酒的读书人夜里进入寡妇的家里,被寡妇拿着左轮手枪击中四人,其中两个心口中弹,当场死亡,一名小腹中弹,与翌日的清晨不治而亡,一人则被柴刀砍中了胳膊和腹部,治了三天以后,因为伤口感染死亡。

这件案子因为出了四条人命,传播非常远。

因为涉及了读书人这个特权阶级,这四名来自江南的读书人,家里都非常有钱,打官司,非要这名女人偿命。

辽东的案件审理,都是公开的,不存在后世什么为了当事人的名誉问题,不公开审理,崇祯作为皇帝,认为这件案子根本就没有审理的必要。

作为妇女,连杀四名男子,无论是什么原因,死罪一条,更何况这四名读书人并没有给妇女造成什么损失,只是打碎了女人家里的三只花瓶,几个碗碟,推倒一张桌子,损失不足挂齿。

然而,公开审理的结果,却让崇祯大跌眼镜。

被告刘沈氏,正当防卫,原告邱树生、陈广智、沈少白,张志博四人包赔刘沈氏射出子弹十二发,合计十二两银子,屋内损失的花瓶、碗碟共计三两四钱银子,赔偿刘沈氏精神损失一百八十两银子,其子刘俊,精神损失一百二十两银子,合计三百一十五两又四钱银子。

这个结果让崇祯非常难以接受,就算是被告刘沈氏所述,死者邱树生等四人是意图侵犯她,她算是正常防卫,可问题是,四个人死了,而且刘沈氏也不差钱,怎么也要出于人情,给予四名死者丧葬费。

造成这个结果,四名死者聘请的讼师自然不服,提出反驳,声称四人只是因为醉酒,走错了房间,仅此而已。四人死者手无缚鸡之力,自然不会对刘沈氏造成什么威胁。

法官面对诉师的质疑,直接问道:“先不说有没有做出威胁女主人的举动,正常情况下击毙非法闯进自己家的人是合法的吧。该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执法者的任务不是和稀泥,而是伸张正义。醉酒并不是犯法的借口,更不是逃避责任的理由,陈讼师,鉴于你违背道德和良知,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失去了作为讼师的职业道德,本法官现在宣判,开除你讼师的职业身份,限你半个月内离开辽东,逾期不离开,后果自负!”

这个结果,让崇祯感觉难以接受。

然而,参与观礼的百姓兴奋的欢呼。

几名读书人的仆从和家属提出质疑,结果那名年轻的法官,扬起锤子,砸在案几上,当庭宣布:“尔等质疑可以向金州最高法提出诉讼,没有结果之前,执行本庭院宣判,限四名家属在半个月内,向刘沈氏支付三百一十五两四钱银子,逾期不支付,将以年息百分之二十的利息进行累加,另外并处于藐视法庭罪,罚款五千两银子。”

王承恩看出崇祯的闷闷不乐,就急忙道:“皇爷,他们做得太过分了,应该责令武威侯处罚当事人……”

就在这时,全旭缓缓走到崇祯皇帝面前:“你说什么?”

王承恩吓得脑袋一缩,嘴开始哆嗦起来。

全旭虽然看着人畜无害,像个小白兔,可是直接了解全旭的人,才会发现全旭的冷酷无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