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六五五章该有的面子一定要给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六五五章该有的面子一定要给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全旭为整个墨家学院里铺设了暖气管道,不仅仅是教室,就连学生的宿舍、老师的宿舍以及教授别墅,都通上了暖气,而且还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热水。

在墨铧的印象中,暖气和热水只有城里的大户人家才用得起。在来到辽东之前,包括他自己,十天半月能洗一次澡就不错了,可现在,每天都可以享受一下泡热水澡的待遇,在墨铧的心中,全旭就是一个铺张浪费的败家仔。

尽管全旭利用工厂赚了很多钱,可是,那也不能拿钱随便浪费啊,特别是水泥这种东西,尽管有了蒸汽机破碎机,可问题是产量依旧无法满足辽东的需求,属于昂贵的建筑材料。

全旭倒好,整个墨家学院,不仅修建了水泥混凝土建筑的墙,还铺了十几条大小的道路。教室和食堂四周的窗户上全部安装着晶莹剔透的玻璃,上千名学生,身穿整齐而得体的褐衣服。

墨家和儒家从学术思想、衣着、礼仪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就像服饰,儒家追求华丽,而墨家则追求常暖,以墨子的原话:“故圣人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

其实在古代,褐”在古代,指的是用粗毛和麻编织成的短衣杉。是一种最劣等的衣服,称“褐”或“短褐”,是用粗毛或粗麻织成的,为穷人所穿用,

全旭自然不可能让辽东的大学生穿得破破烂烂,就送给墨家学院一批亚麻布纺织而成的衣服,这种衣服的样式就像后世的牛仔布工作装一样,也分上衣和下裳,区别就是袖口可以束紧。

与儒家的大袖飘飘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服饰让墨铧感觉对未来的信心越来越大,穿着短帮靴,整齐的褐衣,一起向墨子的塑像躬身施礼。

望着众多的学生,墨铧与大徒弟顾巧夺和二徒弟霍天工异常激动。

墨铧有些感慨的道:“千年沧海桑田,终于让我们等到了好时候!”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随后墨家就被扫进了历史的尘埃中,好不容易到了明末乱世,终于碰到了一个愿意接纳墨家的诸侯。

关键是,全旭自己光明正大的建立了一个工业党,在看过工业党的理念和追求时,墨铧感觉这个工业党的理念,简直就是白话版本的墨经。

墨家的理念就是兼爱非攻,而工业党的那绝对是兼爱的忠诚代表,在辽东不仅仅有士兵委员会,负责保护士兵的利益。

同时也有工会,这个工会和后世的工会有着明显的不同,工会的主要职责是统一工人,在全旭需要动员的时候,他们负责动员工人参加战斗,平时则负责管理工人,全家军军中进行军事训练。

当然,如果遇到生活贫困的工人,工会内部就会进入人道主义援助,当然,这个工会需要缴纳一定的工会费用,工会非盈利组织,工会的管理人员也都是志愿者,工会缴纳的会费会在年底的时候,采购一部分物资,或是米面油,或是酱醋茶之类的物资,发放到工人手中。

在通过对辽东的考察,墨铧感觉工业党和墨家理念一样,可以说是一家人,像他的大徒弟顾巧夺和二徒弟霍天工,其实也是工业党的党员。

工业党的很多理念简直与墨家不谋而和,其实墨家和儒家一样,都被人曲解了,墨家并非一定要让墨者和墨工、墨医用苦行僧的行为来要求自己。

像穿衣先求常暖,而后华丽,没有条件的理由可以艰苦朴素,有条件了,那也不能扔掉精粮吃糠咽菜。

比如现在的墨家学院的学生食堂里,与辽东工业大学、辽东大学、辽东工业党校等学校一样,良食有大米、面条、馒头、包子、另外也有煮熟的玉米棒子、红薯、土豆,以及什么土豆饼、红薯饼之类,至于菜肴则是荤素搭配,每顿饭都是六荤六素,除了主食菜肴,还有各种汤品,牛奶和豆浆,豆腐脑之类的。

这里不像后世的学校食堂那样,打菜的阿姨手永远在抖,统一自助式,杜绝浪费,主食和菜肴,可以随便打,前提是吃完为准,如果浪费粮食,那后果是相当严重。

墨家学院分为墨者,理论研究学者,墨工,既现在理解为高级技工,随着墨家在辽东高举墨家旗帜,其实很多墨家分支也会陆续找上门来。

墨家在历史上虽然没有成气候,比如说诸葛亮他发明的孔明灯、诸葛连弩、木牛流马等等,可以说他就是墨家的残余。

这些墨家学院的学生,并非纯粹的墨学崇拜者,很多人也是抱着不同的目的加入的,比如说陈子龙,他应该是儒家,可惜,他又重新拜墨铧为师,成了他的三徒弟。

墨家学院开课也引起了一些生活在辽东的儒家坚决反对,只是非常可惜,辽东的大学和中学包括小学在内,采取的都是新学,特别是在中学期间,已经接受化学和物理学、数学、几何等专业的基础理论。

从根子上来说,这三千多座学校跟儒家几乎没有什么关联,在金梯学院的时候,全旭还修建明伦堂装装样子,在辽东,全旭连样子也懒得装了。

他们的反对,自然没有人愿意接受,那些站着茅坑不屎的朝廷命官倒是想利用这个机会刷刷存在感。

只是非常可惜,他们刚刚开始串联,辽东警察局的警察就上门。

“XX大人,你的事发了,跟我们走一趟,你不要试图顽抗,袭警罪同谋反,抄家问斩,想想后果……”

随着警察局开始行动,整个辽东的风向瞬间变得平稳起来,墨家学院的开学典礼,就成了辽东工商时报的一个豆腐块报导,仅此而已。

事实上,由于墨家机关术实在是太出名了,特别是辽东的科技进步,实在是让商人和资本家对科技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众资本家对墨家学院的建立,也非常欢迎。在全旭以辽东经略使私人的身份向墨家学院捐献十万两银子,成立“天工奖”,天工奖每年颁发一次,奖金分别是一万两银子。

后来,看着全旭捐钱给墨家学院,徽州商盟以程敬贤为首,向墨家学院捐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两银子,只比全旭少一两银子,结果,引起了连锁反应。

墨铧共收到各界捐款多达四十三万两,全旭看着钱多了,这个天工奖分为三等共六名,一等奖为一万两银子,二等奖两名,各三千两银子,三等奖三名,各一千两银子。

……

崇祯八年九月二十二日,崇祯在登州登上了郑和号战舰,随行人员分别乘坐四百余艘大小战舰,开始浩浩荡荡前往辽东。

崇祯自从登基这八年多以来,这是第三次离开京城,这一次他走了北直隶的四个府,河南三个府、山东三个府,可是所过之处,除了全旭负责赈灾的山东和河南还能看,可北直隶的几个府却让崇祯有些伤心。

凭心而论,崇祯并不算是一个坏皇帝,他拥有极强的政治手腕,心思缜密,果断干练,并且精力充沛,几乎拥有历史上所有明君的特征。

但同时他又刚愎自用、文过饰非、诿过臣下、严苛急躁、翻脸无情,永远不惜以最阴暗的心理揣测别人。

崇祯的是非功过充满争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之一,“无力回天“这四个字,可以概括崇祯的一生。

崇祯皇帝宁可煤山自尽,也没有把宁远铁骑调进中原打李自成,遵守了自朱棣起历代明皇们对臣民的承诺“天子守国门”的祖训。

哪怕是再苛刻的人,也无法指责崇祯什么,他接手的大明朝,已经国家的信用耗尽了,执行力远远不够,任何政策几乎出不了京城,他被东林党忽悠了,其实,他也醒悟了,只是大厦倾覆,无力回天而已。

他作为皇帝,连一碗羊肉汤都不舍得喝,连一件新衣服都不舍得穿,就这一点,全旭办不到,没有条件的时候,全旭可以啃几天方便面,但是,让全旭常年累月吃苦,他真吃不了。

站在郑和号的甲板上,崇祯单薄的身体,迎着海风,此时他有些轻松起来,因为他看着四百多艘战舰,战舰上密密麻麻都是炮管,这给了崇祯极大的安全感。

崇祯皇帝为了鼓舞大明的文臣,这一次巡视北直隶和河南、山东,他一直穿着一副金色的铠甲,当然这副铠甲是全旭从后世给他弄来的影视道具,别看金光灿灿,光彩夺目,其实就四斤多点,塑料制成的,

太重了崇祯也背不动。

崇祯有些失望,他每到一地就检阅各地的卫所兵,可惜,从北到南,没有一个卫所可以让他看中,也只有山东军像点样子。

还没有抵达辽东,沈明泽却悄悄乘坐船只来上郑和号上,悄悄接见全旭:“陛下这次抵达辽东,恐怕是来者不善!”

“是福是祸该来的总会来!”

全旭非常坦然,淡淡的笑道:“该给面子一定要给,在旅顺港口的欢迎仪式一定要把场面搞得宏大壮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