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六三五章辽东惊闻万岁声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六三五章辽东惊闻万岁声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辽东的三月,寒风依然凛冽。与其相反的是,辽东的冬天降雪不多,只有薄薄的一层,开春以来,这层积雪没有来得及湿润土地,就不翼而飞。

在这种情况下,田地是没办法播种的,就算咬着牙播种,种子在土壤里也不会发芽,与大明各地相比,辽东百姓的积蓄是最多的,哪怕三五年绝收,不会影响百姓的生活。

这些百姓,都是穷怕了人,所以,家家户户都修建了巨大的粮仓,这些粮仓都存满了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可是天不下雨,却急坏了所有的百姓,包括辽东的官员,他们请求全旭进行人工降雨。

如果全旭不提出所谓的锅盖理论,也不说出自己的人种降雨的能力,这些官员和百姓不会找全旭人工降雨,最多找全旭设祭坛,求雨。

可问题是,全旭自己提出来了,自己可以人工降雨,那么无数百姓就围在武威侯府门前,久久不愿意散去。

全旭接到这种价值三千美元,事实上,国内售价仅为三千块人民币的典化银火箭弹的时候,有些失望。

这并不是辽东那种十五联装或十二联装的火箭弹,而是仅仅只有四联装,而且没有自行车的车辆,发射架非常简陋,简直可以那种大名鼎鼎的107火箭炮比拼一下(百度有wr98增雨防雹火箭发射视频)。

为此,这些装备抵达以后,全旭成立了独立的火箭炮部队,这支不承担作战任务,只负责发射火箭弹进行人工降雨的部队,这支部队由辽东军事学院的学生兵组成。

当然,学生兵担任发射车的车长兼指挥员,一辆发射车由一辆四轮马车、将后世购买过来的四联装发射架,与固定螺丝,安装在四轮马车上,这种四轮马车拥有十二名士兵组成。

四辆发射车为一个排,十六辆发射车则为一个连,六十四辆发射车组成一个营,以营以上不设其他单位,共计六个营,这支部队被全旭命名为火箭军。

事实上,真正发射的时候,根本就用不了这么多人,全旭也是为了培养后世的火箭弹发射技术。

全旭这一次可以购买了大量的后世火箭弹。

毕竟,明末生产的火箭弹与后世的火箭弹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种火箭弹可以遥控,能遥控的火箭弹,没看错,这可以说是简化版本的导弹。

因为制导能力。

在民意难为之下,全旭就匆忙带着这支勉勉强强学会了发射的火箭部队开始了寻雨过程。

人工降雨,也不是万能的,要不然,带着一部分火箭弹可以去沙漠,把沙漠变为绿洲,人工增雨必有有一个先决条件,空中要有积雨云。

这种还需要配合气象雷达。

三月十七日,也就是十天之后,全旭终于在海盖范围内,找到了机会。

海州附近的老农民,看着空中的积云,一脸失望:“这雨降不成,云一会就散了!”

看云识天的本事,有很多农民是知道的,尽管他们没有理论知识作为依据,习惯性的可以判断能不能下雨。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阵的欢呼。

“侯爷来了!”

“听说侯爷要施发术!”

“雨伯要敢不降雨,就揍他!”

好吧,辽东百姓的想象力还是非常丰富的。

“准备好了”!

四百辆火箭发射车完毕,全旭看了看,拿起对讲机:“第一营第一连,准备发射!”

十六辆发射车,共计六十四枚典化银火箭弹,随时调试,接连配带的气象雷达,接通信号。

“侯爷,火箭军第一营第一连准备完毕,连长张胜功汇报完毕!”

“发射!”

随着全旭一声令下,火箭军的车长按下发射按钮,随着电源接通,火箭弹的发动机开始点火,只听到一阵风雷啸响,白色烟尘排山倒海似的扩散,六十四枚火箭弹从十六辆发射车上狂冲而起,那场面真的是太壮观了。

所有火箭都打进低垂的乌云里,爆炸声此起彼伏,又伴随着沉闷的春雷,让人惊心动魄。大家神为之夺,久久仰望着天空,沉醉在天人交战的壮观画面之中。

“轰隆!!!”

一记狂雷在头顶炸开,天空似乎发怒了,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一道水桶粗的紫红色闪电撕裂云层,扭曲着身体直劈地面!

辽东政务院的副院长朱寻,骇然狂叫:“天怒!天怒!”

随即他跪在地上对着天一个劲的磕头,所有百姓都吓得面如土色,下意识的认为是全旭刚才的举动激怒了上天,跟着跪下,连连磕头。

那些百姓喃喃自语:“老天爷息怒,饶恕侯爷的莽撞!”

只有全旭兴奋的望着天空闪电飞舞,他兴奋地放声狂笑,对着天空大咧咧的竖起一根中指,叫:“贼老天,有本事你就劈死我,没本事的话就给我乖乖的下一场雨,不然老子跟你没完!”

众人越发的骇然。

“侯爷疯了吗?”

然而,让众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全旭的狂笑声中,铜钱眼大小的雨点从天而降,吧唧吧唧的打在干燥的地面上,腾起一撮撮的白烟。

顷刻之间,雷鸣电闪,飞雨如箭,天地之间一片苍茫。

现在那些百姓已经顾不上拜天了,他们拥簇着全旭赶紧找地方避雨,没错,辽东的三月天气相当寒冷,这场雨淋到身上,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隆隆雷声中,附近老百姓狂喜的欢呼声:“下雨了!下雨了……”

是的,下雨了。

让海州百姓震惊的是,那些读书的相公,如丧考妣。

老百姓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却知道。

这足以可以证明,全旭是正确的,全旭真的把雨降下来了。

和全旭的娇贵不同,那些普通百姓,不怕春雨,反而在雨水中蹦蹦跳跳,甚至喜极而泣,有人甚至放声大哭。

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春耕和秋收,早已深入人心,伴随着传统的生活习惯,有一个无奈的现实,他们必须要面对。

那就是,要靠天吃饭。

偏偏这个贼老天,十年之中,三五年要发疯作妖,不是旱就是涝,把华夏民族的百姓们,折磨得痛苦不堪。

“老天爷被侯爷打服了?”

“那是,你没有看见吗?几十道雷光从地上升起,直插天空,那天上的神仙也扛不住揍啊!”

“侯爷万岁!”

“侯爷万岁!”

听到耳边传来的声音,沈明泽却松了口气。

“成了,侯爷,您成功了!”

朱寻难以置信的望着全旭:“侯爷,侯爷,是不是把天捅漏了?”

准确的说,全旭这一下真是把天捅漏了。

因为他用实际上的行动,告诉人们,人可以胜天。

然而,愚昧的百姓可不是这样认为,他们固执的认为,全旭这是通过战斗,重新夺得了话语权。

所有人的百姓和全家军将士,在看着全旭的时候,眼中充满了虔诚的崇拜。

《辽东工商时报》整版都是报导崇祯八年三月十七日,全旭在辽东海州人工降雨成功,甚至还有一些画师,绘画成了当时的情景,

这一幕,也被技术精湛的技师们,镌刻下来,然后印发数百上千份,搞得整个辽东十八州一百五十县,到处都在议论海州的人工降雨。

登州,山东总兵府。

秦承祖看着眼前的报纸,神情非常激动:“我就知道,侯爷一定会成功的。”

宋献策手中捏着宋燕娘给他的密信,密信上亲笔写的非常清楚,这并不是一场炒作,而是真正的下雨,现在辽东的金州海州、盖州、复州和金州已经开始全面春耕,其他地方尚且不太清楚,辽东已经可以满足的春耕的条件,这场雨下了足足两个半时辰。

“这天要变了!”

宋献策不知道全旭用了什么办法,无论是他上天上请了神仙,还是其他方式,总之,全旭这一次不仅仅是动摇了儒家的统治基础,同时动摇了大明朱氏皇朝的统治基础。

百万人山呼万岁,代表着民意,民意不可违。

宋献策隐隐有些奇怪,秦承祖似乎更早的时候,就对全旭有着不一样的感情,甚至说,全旭有求必应,无论是让他提供人员,还是让他干黑活,包括派出人前出归德府,洗劫侯恂的城外田庄。

“怪不得秦承祖是一省总兵,而自己只是一个幕僚,这份眼界,果然无人可及!”

……

金州城,越石街。

辽东金州城的范围越来越大,新的街道越来越多,取名的方式看似随意,也有着深意的意味,越石,就是刘琨的字,这位刘越石就是一已之力,北上抗胡十四年,直到死亡的刘琨,也是著名典故闻鸡起舞的主角之一。

杨嗣昌是在崇祯七年的十二月二十日抵达的辽东,只不过当时全旭已经回到了后世,他并没有看到全旭。

他以为,全旭只是避而不见,不想与他面谈,没有完成任务,他就在辽东的金州住了下来。

这一住就是两个多月,直到现在已经下雨,淅淅沥沥的雨滴,敲打在窗户上,仿佛重锤击在他的心头。

辽东完了。

大明完了。

杨嗣昌的脸色越来越苍白,他的心仿佛像刀绞一样:“噗嗤……”

一口鲜血吐了出来。

PS:好不没有中标,只是一般的病毒性感冒,吃了药,虽然还是难受,昏睡了十个小时,反而更瞌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