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六三零章一等国公世袭罔替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六三零章一等国公世袭罔替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有些人越来越过分了,户部左侍郎宋之普,在上朝途中,被人刺杀!”

温体仁的发迹线有着明显的上移趋势,明明已经进了崇祯七年的十二月份,外面早已呵气成冰,每天衙役都要拉出城至少上百具冻得**的尸体。

在如此寒冷的天气中,温体仁的心中仿佛像火烧一样。

崇祯的态度非常暧昧。

对,这是一场针对全旭的暗杀,他没有表态,就是严令顺天府府尹毕自严去查,他一个顺天府尹,查这个案子,明显就超出了能力范围。

偏偏崇祯没有让大理寺和刑部介入。

这个态度值得玩味,果不其然。

意外就出现了,执行人之一的张淳被一匹受惊的骏马一马蹄踢死,这姑且可以认为是一场意外,那么侯恂全府中毒,以及吴宗达府邸失火,这就是有人有意下毒和放火。

在大明,当街行凶这种事非常少,因为这可能会引发不受控制的连锁反应,所以很少有人采用如此极端的方式。

哪怕被妖魔化的锦衣卫,事实上并不会当街杀人,说白了,一旦开了这个头,那么所有人都会人人自危。他们只是把罪官逮到诏狱。

所以,现在温体仁也得庆幸安旭没事,如果是全旭因而受伤,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谁干的?”

杨嗣昌刚刚从皮岛回来,他还不清楚京城里的变故。

温体仁苦笑道:“谁知道呢,或者是蒙古人,或话是建奴……”

温体仁现在对于全旭感觉隐隐后怕,关键是他太能打了,为了伏击全旭,他们的安排可以说非常严密,有华阳社擅长暗杀的刺客死士,有神机器的炮兵,携带了十六门重炮,这种重炮与三千斤重的红夷大炮威力不相上下。

由于是卖给朝廷的,这种火炮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装置,比如说冷铸的炮锄,齿轮式的调节器,这种野炮比全家军自用的野炮,要重五百多斤。

要不然,全旭不好意思收两千五百两银子。

温体仁不懂军事,不过崇祯对于军备非常重视,曾带着他和其他内阁大臣参观过神机营的演武,三四十门火炮齐射,一座临修建的小型城堡,直接被炸成废墟。

更何况还有一千多名火铳手,一千多名骑兵,结果这些人,仅仅造成全旭的身边三名轻伤员,四名重伤员。

温体仁并不知道,全旭的护卫没有携带重机枪,要不然,他连清泉驿站都不用出了,直接可以就地打一个反守反击。半自动步枪理论的射程是四百米,在密集射击的时候,可以达到八百米。

可是,全记的野炮有效射程就是两千至两千五百米,如果超一倍的极限火药,可以打出三千五至四千米极限射程。

冒着火炮冲锋,全旭身边的亲卫,还真不够死的,三百多人要冲击十六门火炮,明显做不到。

即便是成功了,全旭死了,他们也难以获得胜利,随着全旭慢慢暴露的实力,特别是台湾驻军、吕宋驻军,以及琼州府的驻军,全旭手中的军队绝对超过十五万人马以上。

如果全旭活着,他可以接制这些军队,如果全旭死了,那么这些军队就会内乱,他们造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温体仁不知道历史上,他们杀死了东江镇的毛文龙,为大明埋下了灭亡的种子,如果不是东江军的孔有德、尚可喜、耿孔明带着他们的火炮和火枪投降皇太极,皇太极根本就没有攻坚能力。

全家军一旦动乱起来,那可比农民军可怕多了,随便一个全家军的旅,打穿大明一个省给玩一样,可以说是毫无抵挡之力。

“现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休战!”

温体仁望着杨嗣昌道:“要不然,朝廷就会成为天下间的笑话!”

“怎么休战?”

杨嗣昌不解的问道:“咱们先动了手,武威侯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效仿黔国公府,让全旭世镇辽东,无诏不得回京!”

现在温体仁感觉有些难以控制全旭,不得不采取妥协的策略。

沐英当年随傅友德征讨云南,留下沐英镇守云南,然后世代镇守云南,无论是云南的蛮族,还是缅甸和安南的入侵,云南一直不动如山。

现在他只好采取这样的策略,把辽东扔给全旭,你就当一个国公,世袭罔替。

“可,陛下会同意吗?”

“陛下一定会同意的!”

杨嗣昌迟疑的问道:“现如今,辽东已经尾大不掉,就算陛下同意,可全旭会同意吗?”

“所以,这就需要你去谈,让他先收手!”

温体仁也无奈。

作为内阁首辅,对于京城的风吹草动也是知道的,就算当初不知道,现在也知道了,全旭没有直接动手,而是悬赏。

有人发布了悬赏,某人的人头多少钱。拿到人头,就可以去领赏。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北京这个情况,让那些活不下去的人,有了新的出路。

在这种情况下,户部侍郎宋之普就遭央了,他乘坐着轿子出门,带着十二名侍从和扈卫,结果被人用弩箭,一箭射穿了胸口。死在家门口,不到二十步的地方。

凶手连续杀掉宋之普麾下的扈从和侍从,从容不迫的砍下了宋之普的脑袋,他的脑袋在黑道上值五千两银子和五千亩地,以及十个移民名额。

如果是太平盛世时期,就算这种方式,也无法让京城的那些江湖人士敢铤而走险,现在朝廷的控制力早已大不如从前,别说其他地方,就说说山东和辽东,朝廷的影响远远不如全旭。

所谓的政治,就是妥协。

虽然全旭准备砸锅,可是温体仁在斗无法斗倒之后,果断选择妥协,其实也没有办法,全旭已经乘船离开了京城,估计这个时候,已经抵达辽东。

再用武力的方式对付全旭,就算是把大明的军队加在一起,恐怕也不是全旭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妥协,是唯一的选择。

温体仁的意思非常明显,辽东朝廷交给你玩了,辽东那一亩三分地里,就是你的天下,我们玩我们的,你玩你自己的。

“记住,你的底线就是一等公爵,世袭罔替,世镇辽东!”

“下官晓得!”

杨嗣昌苦心道:“我等,必将遗臭万年!”

杨嗣昌虽然走南闯北,不过他却没有去过辽东,至少在崇祯三年全旭占领辽东以后,尽管北京城每到冬天就会冻死人,每天下雨天就是一片汪洋。

但是,所有的大臣固执的认为,大明的北京,就是世界的文明的中心,辽东只不过是一片蛮荒地带。

特别是温体仁,自从进入内阁以后,他就没有离开过北京城,无视周围世界的风云变幻,更不会关心千里之外的辽东发生了怎样天翻地覆的变化。

崇祯七年的十二月初八晚上,全旭成功抵达旅顺港口。

旅顺是不冻港,尽管天气寒冷,可无法阻挡商人追求利润的热情。天色渐暗,码头上灯火通明,人流如织,港口每天都是这么忙碌,彻夜不休。

码头的照明灯和灯塔上的探照灯,都不是全旭从后世带过来的,而是这个时代工匠的发明,辽东出现了简单的蒸馏式炼油厂,生产出来的混合油,就用来点燃这种巨大的汽灯。这种汽灯用玻璃罩住,发出的光芒可以照耀上万平方米,几十座这种巨大的灯塔式汽灯。

把整个码头照耀得如同白昼,随着蒸汽机的使用,旅顺港口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率先最大的变化,就是出现了巨大的龙门吊。

这种龙门吊车,以蒸汽机为动力,最大可以吊起十万斤的重物,极大的提高了卸货效率。特别是那种港口内循环小火车,成为运输的主力。

当然,在旅顺港口最多的时候,使用了三万七千余名装卸工人,现在这个人数下降了将近一半。如果不是机器的作用,这个数量估计要上升到十万人了。

旅顺的吐吞量实在是太大了,仅仅万石以上大船的泊位就超过上千个。每天数百上千艘的海船停靠,极大的繁荣了旅顺口的经济。

港口的生活区,已经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区,有酒肆、酒楼、旅馆、商店、有勾栏、有瓦当,也有各种供往来水手休闲娱乐的地方。

全旭并没有针对性的制定什么法律,来限制旅顺的商业经营,比如说勾栏瓦当,可以合法经营,但是不准强迫妇女,所有服务人员必须是自愿式,一旦被查处逼良为娼,老板就等着破产吧。

无论积攒了多少身家,肯定不够罚的,这个处罚,没有上限,谁可以冒险,也可以亲身试法。

从商业区经营的繁荣来说,这些生意同样收入不菲,单纯比较人均收入,旅顺港口可能是辽东人均收入最高的地方。

自从登上辽东的土地,秦正阳的嘴巴就没有机会合拢了。

辽东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旅顺是旅顺,金州是金州,原本二者相距超过一百多里,现在倒好,已经分不清是金州,还是旅顺了,二者已经没有分别了。

尽管是黑夜,可是一眼望去,辽东就像天空一样,繁星点点,灯光闪烁着。

PS:现在刚刚知道今天是七夕,送句迟到的祝福:祝愿大家约会愉快,玩得开心。单身的朋友,其实,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