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六二二章全大仙法力无边(为宗师凤羽舞菲加更)

如果全旭知道,官僚阶级准备跟他玩武斗,那他就会笑掉大牙。

明面上,全旭进入京城,只带了三百多人,而且没有带火铳,甚至连铠甲都没有带,只是轻装护卫,有盾牌和刀枪而已。

事实上呢,全记在京城有一百六十三家店铺,大分部都分布在内城九座城门与外城七座城门。

这些明面上与全记并没有关系的店铺,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拥有大量的人手,比如说,位于正阳门入城处的胡记茶水铺,胡记水铺的经营范围就是,专门从城外西山上运山泉水进城,专门供应大户人家使用。

胡记水铺拥有一千五百多名健壮的伙计,八百多辆马车,一千三百多匹骏马,每天可以往京城运输大量的泉水。

另外就是取个各种名目的煤球店铺,这些煤球店铺需要大量的人力,往各家各户送煤球,所有的工人,无一例外,都是隶属于全旭的近卫旅,这些人员,都是分批次从辽东军营里训练出来的精锐,而且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

京城里的车夫,不是全部,至少三分之一是全旭的人,全旭如果需要人手,随时可以在京城里拉出七千到八千名士兵。

或许说,锦衣卫有过怀疑,可问题是,这些人手,在偌大的京城里,其实并不算显眼,怎么侦察,盯梢,他们都是普通百姓,这种人员,从崇祯二年开始分批进入京城,他们很快潜入到了这里。

而且这些人的流动量非常大,要么三五百人,七八百人说调离就调离了,说进来就进来,刚刚开始的时候,锦衣卫也有些紧张,慢慢的,他们就放松了警惕。

如果说全旭想动手攻打北京城,那肯定有困难。可是要从北京城里杀出去,全家军总参谋有这种预案不下五十个。

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全旭虽然没有出城,他其实已经回到了后世,有些东西,辽东也没有办法解决,比如说发射干冰的火箭。

其实,这方面的研究,辽东早已开始,全旭先后也投进了二三十万两银子,这是每年,不过却取得了意外的进展,神火六型火箭炮出现了,这种火箭弹可以发射三千米的高空,如果取四十五度角发射的话,射程可能会达五千米,非常惊人。

全旭虽然悄悄离开了明末返回了后世,可是整个明朝的官员却在快速的准备着对付全旭。

吴宗达也悄悄离开了京城,他请了病假,这老爷子一路来到了登州,直接找到现任山东总兵秦承祖。

他的目的就是要把秦承祖拉过来,放眼大明,有一说一,能与辽东新军对阵不尿裤子的军队屈指可数,然而,山东军队,也就是秦承祖的麾下,绝对算一个。

这些年,全旭几乎没有怎么管过秦承祖,不过,去年冬天蒙古大军南下的时候,秦承祖被崇祯调到大同,配合卢象升防御蒙古军队南下。

卢象升当时没有被动防御,而是主动进攻,他率领天雄军、浙军、山东军、包括山西军、共计十三万人马,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反击战。

当时秦承祖率领两万五千名山东军,对战七万七千余名蒙古南下军队,结果,恶战三天三夜,秦承祖麾下以阵亡三千余人,负伤七千余人的代价,全歼灭土谢图部,斩首两万七,俘虏三万余,余者,就变成血肉碎片,属于没有办法统计战果的那种。

秦承祖的战功被擢升到了左都督,官居从一品,挂平贼大将军印。

在吴宗达看来,秦承祖应该比天雄军好对付,天雄军的卢象升是文臣出身,有座师,有同年,还有东林党这座大靠山。

相对而言,秦承祖什么都没有,孙承祖算是他的恩主,只不过孙承宗身体不好,向崇祯请辞了,崇祯没有同意,他只是挂个内阁大臣的名头,根本就不管事了。

更何况,山东军的实力跟天雄军更没得比,只要他恩威并施,不怕秦承祖不乖乖跪舔,为他所用。

然后他结结实实的撞了一回南墙。

吴宗达带来的条件不谓不优厚:允许山东新军扩军至十六营八万,五年之内调秦承祖到兵部任职,把他培养成未来的兵部尚书;

事成之后,山东新军所有军官晋升一级,饷银加倍,拥有在山东自筹粮款的权力。

其他条件还好,自筹粮款那条把秦承祖雷得不轻,眼都大了:“老大,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

自古以来,军饷的筹集和发放大权一直由中央政府掌握,两宋之后,则由文臣集团掌握,成为他们限制武人势力的利器。

没有我们点头你连军饷都拿不到,跟我拽什么拽?想捏死你实在太容易了!

朝廷再怎么困难,哪怕是拖着欠着,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将这一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手,因为一旦松手,离改朝换代也就不远了。

唐朝在黄巢起义之后逐渐丧失了这一大权,随后便是群雄并起,藩镇割据,杀得昏天黑地,那个乱世,文人的命贱如草芥,从安禄山到黄巢再到李克用,每次攻陷长安,杀文臣如杀鸡,宋朝发了疯似的打压武将集团就是在五代十国的尸山血海中留下的心理阴影,那种噩梦,他们真的不想再来一次了。

哪怕让整个国家彻底完蛋,也不能让武夫当权,重现藩镇割据!

为什么朝廷对辽东失去了控制?

因为崇祯许给了全旭自筹粮饷的权力,后来,崇祯想收回,不过,被全旭用二百万石粮食的给挡住了。

朝廷任何一个大臣,可没有能力在辽东筹到二百万石,而且这不是税前,而是税后。

这个权力,吴宗达敢给。

但是,秦承祖却不敢要。

整个山东,基本被工业党渗透成筛子了,袁可立在担任巡抚的时候,还好点,现在山东巡抚的命令也没有全旭的命令好使。

别看山东军全旭不管事,都交给秦承祖在管理,然而问题是,山东的人口,被移民到了辽东很大一部分,现在山东连粮食也无法自给。

别说养活秦承祖麾下四万余人马了,这些粮食是全旭送过来的,代价就是山东军一路为全旭移民开绿灯,保驾护航。

曾经出现过徐州知府为了阻止移民离开,派衙役阻挡移民队伍,山东新军直接派出了五百余名骑兵,越境把徐州衙役驱散,保护移民离开。

特别是全天下都是在质疑全旭能不能战胜上天,实施人工降雨的时候,秦承祖压根就没有怀疑,因为在秦承祖心中,全旭就是神,而且整个山东军都是全旭的崇拜者。

山东的情况肯定没有办法比,很多将领已经把家人迁到了辽东,享受辽东的经济红利,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消息传出来,秦承祖要对付全旭。

第一天,他就会尸首分离,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

吴宗达气坏了,他冲着秦承祖大吼道:“姓秦的,你这武夫,不要给脸不要脸!姓全的能将你捧起来,老夫就能轻易将你打下去!快快调兵北上,将那姓全的拿下,如若不从,信不信老夫让你身败名裂,连想回乡当一农夫也不可得!”

秦承祖淡淡的道:“吴大人,拿兵部调令或陛下圣旨,秦某末将只听从兵部的调令,没有兵部命令,一切休提!”

“你,你给我等着!”

吴宗达气愤之下,只得离开登州。

然而就在吴宗达刚刚离开,宋献策道:“秦帅,不如让我带几个人偷偷跟上去,出了山东地界后找个机会把他给做了?”

“万万不可,姓吴的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我们就麻烦了。”

秦承祖叹了口气道:“我们要相信全爷,全爷要跟老天斗,那是神仙之间的战争,咱们凡人就不要参与了,全大仙法力无边,一定可以战胜上天,这天也该换换了!”

众山东军将领深以为然:“全大仙法力无边,一定可以胜天!”

“全大仙要是胜了天,会不会做天子?”

“屁话!”

“全大仙胜了天,那就是天爷,不是天子!”

宋献策很想说这是无稽之谈,可是辽东的一切,都冲击着他的认知,一头巨大的钢铁怪兽,不吃草,也不吃肉,不用休息,一个昼夜跑了两千里。

这是宋献策在辽东亲眼所见。

对了,现在宋献策的姐姐宋燕娘成了秦承祖的夫人,还给宋献策生了一对外甥,宋燕娘带着年仅大儿子和一岁的小儿子,居住在金州城,秦承祖还在海州老家,买了一千亩地,雇佣人耕作。

事实上,山东军的将领,游击以上,都是原本的老班底人马,他们都安家在了辽东,简直就是人质。

宋献策的大外甥在金州第一小学读书,据说全旭的大女儿全景慕也在这个第一小学里,宋献策隐隐约约猜测到秦承祖的想法。

以全旭的地位,武威侯府的小姐,倒是配得上自家外甥。

就在宋献策浮想联翩的时候,秦承祖道:“秦正阳!”

秦正阳是秦承祖的养子,如果秦承祖没有娶宋燕娘,没有生下自己的亲生儿子,那么,秦承祖的家产有可能是他的。

可惜,现在已经没有可能了。

“父帅!”

秦承祖沉吟道:“全爷正在与天斗,有可能需要钱,你带着你的人,从咱们库里支出一百万两银子,立即北上,前往京城,到了京城通知侯爷,小心那帮小人!”

秦正阳躬身道:“是,父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