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六一二章回来晚了(四更)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六一二章回来晚了(四更)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全旭自然没有跟茅元仪说实话,因为现在为止,全家军的扩张速度已经足够快,出现了人才短缺的问题。

李信,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地方官员,他是一个合格的参谋,全旭本想让他跟在自己身边,为自己拾遗补缺。

在占领琼州府的时候,全旭就发现了问题,他拔苗助长了,对于那些孩子而言,他们柔嫩的肩膀,还无法承担河山重任。

如果不是自己一直待在琼州府,周均则这个傻孩子会被倪元珙这个老狐狸,忽悠得找不到北。

所以,全旭决定再苟着几年,等辽东大学的学生们成长起来,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等个十年八年,这些在辽东出生、在全家军体制下出生的孩子,他们享受着公立学校的义务教育,学习着辽东的发展模式,学习着工业党的施政方针。

而不是一瓶子不响半瓶子哐当。

更何况,安南是没有那么容易占领下来的,安南既然称为小中华,他们受汉文化影响极深,也有着华夏人骨子里的倔犟与顽强,后世的时候,自卫反击战,表面上说,我们赢得很轻松。

其实,真正参战过的老兵却清楚,对比抗美援朝,损失并不低,虽然有特殊因素,也说明他们很顽强,很有战斗力。

随着一船一船的南下军队,乘坐着小船逆流而上,这是一场水陆并进的军事行动,而南下军队的这些少数民族士兵们,表现出了他们最加野蛮的一种方式。

虽然全旭没有说,他们却坚决的执行了留地不留人的战略,而是采取缓缓推进,占领一地,就像全家军占领琼州府一样,修建一座镇堡,抓捕的奴隶,让他们修建房屋,修建道路,尽管这十几万人的前进速度并不快,却非常稳固。

从八月十七开始登陆战斗,直到九月底才完成对升龙城的包围。

全旭再次来到红河三角洲的的时候,已经是崇祯七年的九月二十九日。

他发现红河三角洲大变了模样,红河平原稻谷飘香、甘蔗成林,到处都是木屋、竹楼形成的城镇。

简直就是琼州府的翻版,他们更为坚定的执行了全旭在琼州府的政策,并没有哪一个族单独成为一镇,或者一城,而是十几二十几个民族,同住在一个城镇里,他们按照人头分配田地。

甚至,全旭来到一座镇子的时候,发现整个镇子静悄悄的,整个镇子南北两个城门关闭着,门口有十几名身着带着伤痕的伤兵看守着。

“拜见侯爷!”

“伤怎么样?还疼吗?”

“不疼了!”

那名伤兵满脸欣喜的道:“侯爷,俺有地了,俺有三百亩地,三百亩上好的水田!”

“那就好!”

这些人自然是勤劳的,除了不能动弹的老弱,或者三四岁大小的孩子,其他人都在劳作,有的妇女背着背篓,里面还有正在吃奶的孩子。

全旭与茅元仪参观了这个名字向荣镇的水产养殖基地,也看了他们甘蔗园,香蕉园,这里完全没有了战争的痕迹,一派田园牧歌的景象。

虽然是在田地里干活,全旭注意,无论是妇孺,还是老人,不是背着枪,就是挂着刀,完全是随时准备战斗的模样。

“这里还有安南猴子偷袭吗?”

“没有啊!”

“这里没了!”

一名正在抽空喂着孩子的苗家妇女笑道:“那些安南人太讨厌了,都被清剿干净了。”

三娘有些瞠目结舌的道:“清剿干净了!?什么意思?”

苗家妇女笑道:“那些猴子躲在山林里不停地袭击我们,太烦人了,我们把他们所有的据点全部摧毁,将敢于抵抗的人通通杀清光,不敢抵抗的卖回大明或者让他们给我们修房子,建城堡,所以现在北部山区基本没安南人了。”

说起这些令人毛骨耸然的事情,这位年纪莫约十七八岁的女人一脸的理所当然,半点罪恶感都欠奉,这些可是他们少数民族的传统,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嘛。

全旭用手捂着脸,他这是造了什么孽啊,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就把安南整成了这副鬼样!

在得知全旭抵达红河平原,作为南下大军的将领之一,董科带着部下前来迎接全旭。

此时,董科已经没有了对全旭的仇视和不满,相反,这货的笑容实在是太灿烂了。

“侯爷,侯爷,你猜猜我们现在有了多少个镇?”

“多少?”

“五十九个!”

董科笑道:“这一个多月,我们与安南猴子打了几十场,我们全部赢了!”

随着董科的介绍,全旭渐渐明白过来。

原本打得狗脑子都打出来的郑松与阮潢,被迫联合了起来,阮潢将女儿嫁给郑松之子郑梉,结成姻亲,双方联合起来一至对付明军。

如果不是因为阮潢派出的援军,这个时候,差不多该把升龙城打下来了,因为他们前前后后歼灭了郑松的部队,差不多有五万余人,也就是郑松的七万余军队,被干掉了三分之二。

凭心而论,全旭并没有给南下军队装备先进的武器,他们的装备其实以冷兵器为主,南下大军十几万人,全旭送来了二十万套铠甲,但是大部分都是全家军退下来的旧货。

十几万支长枪,以及超过五万支的二十六毫米口径的火绳枪,这是全家军仅有的库存旧货,算是清理干净了。

全旭也没有故意坑这些南下军团,像迫击炮、野炮、飞雷炮、包括火箭炮都大量装备了南下军团。

全家军的海军飞鱼战船,时刻控制着红河,牢牢控制着水路和补给线,也就是说,整个红河两千米之内,没有安南人敢出现在这里,因为他们只要出现,就会受到全家军海军的炮击。

有一次的战斗中,安南人准备了四百六十头战象,被南下军团引到红河岸边,被全家军海军的舰炮炸得渣都不剩了。

全旭巡视红河平原,南下大军的控制区,好家伙,不仅安南人留下的土地都被利用起来了,还新开垦出了不少土地!

这些少数民族其实个个都是农耕能手,也难怪历代中原王朝一次次打压、征伐都无法让他们灭亡,人家的生命力比骆驼草种子还要坚韧,只要一点点水份就能茁壮成长。

看得出这些少数民族对安南这片土地非常满意,虽说安南的气候是热了点,雨也多了点,但是跟他们原先生活的那些贫瘠山区相比,已经是伊甸园一般的乐园了。

红河平原上到处都是那些老弱妇孺在开垦荒地的身影,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们就拿着刀枪,正在为了生存环境在扩张。

各族的人民在这里相处非常融洽,在干活之余,各民族的民歌此起彼伏,终日不绝,令人陶醉。

只有羌族和藏族私底下抱怨这地方热了一点,没办法,这两个民族原本是生活在川西高原上的,习惯了险峻的高山和寒冷的冰川风,骤然来到炎热多雨的红河平原,一时间不适应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抱怨归抱怨,让他们重新回到川西高原去他们肯定不干的。

据董科说,这些来自雪域高原的战士都是非常优秀的骑兵,能骑在飞驰的骏马背上用弓箭将五十米外的芒果完好无损的从树枝上射下来,连很多全家军骑兵出身的军官都自叹不如。

原本,全旭想要前往升龙城,观看南下军团把升龙城打下来,可是计划没有赶上变化,噩耗传来,袁可立与崇祯七年九月二十八日突发重病,已经数次告急。

别看袁可立现在已经帮不了全旭多少了,可是全旭也明白,如果没有袁可立的帮助,也没有他的今天。

他对全旭的帮助是全方面的,比如说登州?如果登州要想卡全旭的脖子,那非常容易,登州是全旭移民的主要出海口,前前后后每年都有一两百万人从登州乘坐移民船离开。

如果有人从登州卡死全旭,全旭就会非常困难,更为关键的是,袁可立和孙承宗利用其门生故吏,给全旭朝廷方面的支持。

全旭带着三娘从红河三角洲离开,这一次他并没有乘坐郑和号,而是乘坐了海豹号,海豹游艇是这个时代最快的船,如果不考虑经济航速,可以跑三十五节。

而且拥有雷达,可以二十四小时航行,从红河三角洲出发,想要抵达天津,其实只需要四十多个小时。

全旭也故不得隐藏海豹的秘密,全速返回。

这次返回京城,也是袁可立的意思,这是他要托孤。

细论起来,倪元珙之兄倪元璐也算是袁可立的学生,他与董其昌、黄道周等都是袁可立的学生,毕竟袁可立可是当过主考官。

如果论起来,座师比不上恩师,不过,这是一批庞大的政治资源,如果利用得好了,全旭完全可以弥补上他的短板。

全旭查了资料这才知道,袁可立的学生刘理顺、倪元璐在崇祯吊死煤山,倪刘二人双双殉国,并仆从十数人。

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袁可立,才是真正的大牛人。

全旭这才明白,如果不是袁可立在后面挡着,光靠崇祯的信任是保不住他的。

崇祯七年十月初一,全旭抵达京城丰台,却看到了一个意外的人——袁枢,看着袁枢胳膊上的黑纱,他明白过来,还是回来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