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六零六章拥护大明我是认真的(一更)

虽然辽东已经开始铺设铁路,铁路运营里程已经突破一千公里,从金州到广宁实现了铁路通车,但是马车制造业,虽然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可是依旧有每年一千多万两银子的产值。

铁路有着铁路的局限性,别说现在,就算后世很多地方无法通铁路,中国百强县市的永城,直到2021年连火车都没有通。

辽东的很多百姓,开始购置四轮车载型马车,这种四轮马车发展出来很多平台,有专门的载货四轮马车,有载客四轮马车,还生产出了大量的四轮房车马车,可以实现远程旅行。

旅游,这是辽东的一个新兴产业,口袋里有了闲钱,辽东百姓有的人在外地投资,偶尔也需要去看看属于自己的产业,当然,更重要的是,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说的就是这个情况,辽东的各地基本上实现了驿传,也就是这个时代的物流运输,也有的城市,开始推出人为景观,旅游行业不再是士子的专属特权。

除了马车制造业,最发达的其实是家俱行业,辽东已经突破了艰难活着的阶段,所有人的百姓,都开始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床,各式各样的床、衣柜、桌椅、沙发,每年光制造家俱消耗的木材,已经超过了造船业。

当然,造船业也被全旭拆分,旅顺和登州船厂只制造战船,海洋上航行的商船,十之**都是私人船厂制造的。

百分之五十的钢铁、百分之七十的水泥,百分之九十五的面粉制造,百分之七十的纺织业、百分之八十左右印染业,都是私人企业。这些私人企业,也有全记投资公司占据着一定比例的股份。

现如今,全记在垄断的行业,仅仅包括,食盐和粮食,像煤炭和钢铁,都大量私营化,整个辽东市场已经出现了半饱和状态。

就像跟随全旭前往辽东的徽州商盟的程敬贤,全旭也曾私下里计算过他的产业,通过每年的税情况可以推断,徽州商盟的徽州四大家族,以及二十多个小家族,家当至少在一亿三千万两左右。

当然,徽州商盟还有大量产业不在辽东境内,没有办法统计,可以肯定徽州商盟的产业规模不低于两个亿,两亿两白银。

这也属于正常,前工业化国家财政向来缺少扩张弹姓,也缺乏有效的财政手段,税源收入也就那么固定的几块。民间出现一些富可敌国家族绝对不是神话。

郑芝龙可以有一千七百多万两银子的产值,事实上,郑芝龙除了一个造船厂之外,并没有其他产业,他只是二道贩子,当着中介,从海洋贸易中获利。

而徽州商盟则是以实业为主,在辽东有很多后起之秀的家族,比如说现在的郑先觉,郑先觉是河南洛府人,郑先觉的儿子年轻气盛,得罪了福王田庄里的管事太监,被迫害得几乎倾家荡产,无奈之下,与崇祯三年的年底,逃亡了辽东。

郑先觉以一百五十两银子起家,从事木料阴干工业,这是跟着全记造船厂混口饭吃,他是趁着这种行业的红利,在短短不到四年的时间内,成为了辽东著名的船王,门下拥有九十多舰运输船。

除了郑先觉,还有大名府的赵德有,赵德有是跟随全旭最早合作的人,他们一起打过大名府境内的悍匪,来到辽东以后,他就从事面粉加工行业,在辽东大兴水利磨坊的时代,赵德有从无到有,先后拥有将近五百台水力磨坊,每年可以加工面粉两千多万石。

别看磨坊的利益不高,可架不住量大,再加上他投资的煤矿,以及煤球场,身家超过百万两。

大名府的时候,高岗村的高百万那就全村里人中的一个笑话,别说百万两银子,他连百分粒粮食都没有,穷光蛋一个。

后来,高百万成就现在真正的高百万,高百万是跟着全旭做罐头起家,唯一的不好之处,他连续生了四个闺女,没有儿子,准备再纳两房小妾,夫妻俩经过闹矛盾。

这就是有钱人的苦恼。

全旭的临时行辕中,搭建了一座巨大的木楼,莫约三四百个平方,对于这些从全家庄镇就跟着全旭混的人,全旭是相当照顾的,来到琼州城,就给他们接见洗尘。

来到这里,大家都知道要发财了,坐在那里的人人互相交换着眼神,这气氛就可堪玩味了。

全旭在大名府的时候只是一个地主,他吃肉,大家跟着喝汤,随着短短六年多的时间,全旭已经成为了辽东经略使,兼管着台湾和吕宋,论地盘已经超过北直隶了。

关键是,全旭已经大明的武威侯爵,也就意味着他们与全旭的距离越拉越大,以后再也不可能像从前那样串门子,串到全旭家里,也不可能跟着全旭蹭饭了。

这个时候,众人的目光落在了赵德有的身上,他的年龄最大,而且与全旭的关系不一般,他们是一起打仗过的人。

赵德有吱吱唔唔半天,长长叹了口气道:“侯爷,咱们辽东的这生意,可是越来越难做了,只是……”

全旭笑道:“到了我这里,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这里又不是议事府,议事府里说话,可不能信口雌黄,说了句要负责任,在这里没有人计较什么!”

“本来也不敢向侯爷叫苦,只是,侯爷可以问问在坐的各位,生意太难做了,粮食再便宜也卖不出动,肉也是一样,养羊养不好就会亏钱……”

“就是,一只肥鸡,最多十五钱,一只羊卖到三百钱都卖不动!”

“明明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可为什么咱们却越来越难呢!”

……

全旭只好向众解释:“这个土地和人口,有一个上线,那就是一旦土地超出了人口的承受能力,这日子就法过了,可同样,一个市场的人口和消费能力是有限的,就像咱们辽东,一千多万人,就算敞开肚皮子吃,一个人一年三石粮食足够吃了,就算是一个人三石,也就不到四千万石,咱们辽东一年可以产出多少粮食?就算三年连续绝收,库存粮食也吃不完,可是,整个大明,粮食还是稀缺的,我们的目光要放在更远的地方,比如说,现在的琼州府。”

全旭就想利用殖产兴业的战略,把琼州府的土地、资源、市场、金融,全面开放给辽东商人。

在全旭的支持下,辽东商人开始涌入了琼州府,建立一座座客栈、货栈、矿场和工厂,特别是衣食住行方面的物资价格,那是一天一个价。

崇祯七年四月二十日,对于琼州府的官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噩梦。

琼州府的官员,从上到下,都是一群郁郁不得志的人,要不然,他们也不到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来。

一般到琼州府,无论是担任县令还是知府,再或者知府,都是罪官,得罪了一大帮人,来到这里当官,就是对他们的惩罚。

全旭的到来,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作为官场中的老油子,他们自然知道,全旭的崛起,已经让朝廷深深忌惮,他们并不是看着琼州黄氏的意思在与全旭对抗。

对于这些官员来说,黄氏算个屁?

就像卢象升在大名府的时候,那些士绅谁敢给他甩脸子,正当破家县令,灭门府尹是小白兔吗?

这些琼州府的官员,只是在投机。

他们决定对抗全旭,哪怕是失败了,在朝廷诸公的眼中,他们就是可造之材,就会直上青云,从此飞黄腾达。

当官,要的就是一个态度,态度对了,站队姿态有了,什么都会有的,如果态度不对,那就做什么都会不对。

在随着全旭抵达琼州府之后,整个琼州府的官员就陷入了停顿,他们采取这种不合作的态度,摆明了与全旭不对付。

就像现在,琼州的芙蓉河河畔,有一个雅称叫小秦淮河,沿着芙蓉河的河畔,有花船几十艘,酒肆十几家,形成了以酒、色为核心卖点的商业圈子。

别看这些琼州官员郁郁不得志,他们手中可不缺钱,在这里天高皇帝远,可以尽情的玩乐,特别是全旭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只是埋头建设琼州港口和琼州新城,他们也不在乎,反而变得肆无忌惮。

不少琼州府的官员素未谋面过,见身边婊子转局,不免动问一句。经过这些秦淮河畔的女校书引荐一下,不少份属表兄弟的琼州官员顿时就倾盖如顾,欢若生平,饭局终了,再拉着一块儿赌钱去。

赌场乌烟瘴气,酒楼里醉生梦死,花船上歌声不断,总之,这里的官员们在进行着最后的疯狂。

起初全旭没有动手,不代表全旭不会动手。

全干躬身道:“侯爷,他们差不多都在芙蓉河河畔!”

“知道了!”

全旭淡淡的道:“袁宗第、李彦庆!”

“卑职在!”

“你们两个各带着亲卫团和近卫团,配合全干,把这群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的官员,缉拿下来,连那些窑姐,一并抓捕,遇到阻拦和逃跑,格杀勿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