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六零四章礼送出境(三更)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六零四章礼送出境(三更)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全旭说得非常轻松,也就意味着,郑氏最后可以为他所用的人,只有不到万人要,在杨延栋看来,这些浪费。

金门军中有不少可造之材,当然,最重要的是,郑氏的水师,虽然战舰损失殆尽,可有不少好水手。

全旭淡淡的道:“你还怕没人可用?怎么不去东江镇招募?”

说到东江军,不得不说,现在的东江军反而成了朝廷某些人眼中的香饽饽,他们是用来制衡全旭的,还有关宁军,同样也是如此。

制衡个屁,反正东江镇已经成了全旭的附庸,由于地盘太小,根本就无法安置那么多人,现在的东江镇,大本营放在了耽罗也就是后世的济州岛,由于土地有限,很多人都在辽东讨生活。

等现在这一批东江军士兵老去,只怕他们再招募士兵都非常困难了。

杨延栋还没有说话,茅元仪道:“其实招募士兵,也可以考虑咱们的台湾、吕宋、包括现在的琼州府!”

全旭望着茅元仪道:“以我的名义,把琼州府的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请到琼山县,我们要尽快成立琼州议事府!”

“这个……”

茅元仪沉吟道:“侯爷,此事是不是有些急了?”

明朝在海南省设立琼州府,琼州府下辖崖州、儋州、万州三个州、十三个县,在嘉靖年间,拥有垦田三百五十八万亩,到了崇祯年间,仅剩八十九万亩,海南岛的耕地也不会跑,其实都被地主吞没了。

仅郑芝龙一个人兼并的土地就多达三百多万亩,当然,还有那些黎族、苗族控制的部落土地,朝廷无法统计。

琼州府是全旭第一个强占的州府,这里与吕宋和台湾不一样,台湾当时是并没有朝廷建立的统治机构,至于吕宋……那里根本就没有任何阻力。

可是琼州府不一样,这里的官员是朝廷直接任命的,而且还隶属广东省,上面有自己的垂直管理的布政司、都指挥使司、以及按察使司。

对于琼州府的改制,也是全旭的试探,试探琼州府众人以及广东省的反应。

全旭淡淡的道:“不急,琼州府虽然有官府,有朝廷任命的官员,事实上,这里是法外之地,朝廷的影响力极弱。”

茅元仪道:“朝廷的影响力虽然弱,但是琼州本地的地主豪强,实力可不弱,特别是琼州黄氏!”

琼州最强大的家族,当属琼州黄氏,早在永乐六年,黄重渡海赴琼州担任抚黎知府,抚黎知府专职抚黎,不干预州府政事,首任“抚黎知府”为前任梧州府通判刘铭,此后各峒各寨黎首陆续归顺朝廷。永乐十年(1412),刘铭卒于任上,黄重继任,然而,黄重之子就留在了琼州落地生根。

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黄氏门丁越来越兴旺,到了黄显中了进士,十九年后,黄显之子黄弘宇,又在嘉靖三十八年中了进士,自此成了父子进士,黄氏成了琼州府豪横的地主豪强,强横如郑芝龙,对于黄氏都是拉拢,而非打压。

与中原的地主豪强一样,琼州黄氏采取联姻的方式,与府学、县令、包括被流放到琼州的大儒名臣,施以援手。所以黄氏的名声极响,与东林党关系亲密,名声极佳。

“这个,侯爷,千万不要大开杀戒!”

茅元仪苦笑不得的道:“治天下如烹小鲜,不能一味……”

“你先与他们谈,他们同意最好,只要不同意!”

全旭知道自己的问题在什么地方,他不是按照明朝官场体制一路升迁上来的。没有座师同年可以依靠,没有大门子,连同乡都指望不上!

虽然他拜袁可立为师,与又孙承宗的关系,可是随着孙文莺的事情,与孙承宗的关系也有些尴尬。

好在,自己不尴尬,那么尴尬的就属于别人。

全旭对孙承宗依旧如故,逢年过节,该有的礼节一点儿也不少,反正全旭也不差钱,成大车大车的辽东特产,什么罐头、羊毛衫、家俱、马车、气死风灯等等。

该送就送,全旭的班底都是自己培养的,由于时间太短,缺乏足够的底蕴,茅元仪和沈明泽、包括孙元化,都是科举失败,才能走到一块儿。

茅元仪的杂学是非常充实,但是理念却和全旭完全不一样,只不过,全旭也知道这段时间以来,茅元仪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全旭在那条路上越走越远。

这次他没有圣旨,没有诏令,私自出兵,打吕宋,打西夷,那都好说,可关键是郑芝龙是堂堂水师提督,也是大明正儿八经的官员。

全旭虽然有出兵的理由,可是在朝廷看来,却是大逆不道。

现如今,全旭只差一步,扯旗正式造反了,可是他上了全旭的贼船,想下也想不去了,如果自己不在全旭身边提点一点,让全旭任着性子来,全旭能杀得伏尸百万,血流漂杵。

“侯爷,如果实在谈不妥呢?”

全旭淡淡的道:“礼送出境!”

杨延栋马上就明白了全旭的意思:“琼州海峡风大船只颠覆那是常有之事,门下可以保证,没有一艘船可以成功抵达广东省!”

琼州府的地盘很大,所有人并不是说邀请就能邀请来的,全家军在占领琼州府之后,马上开始了大兴土木。

特别是后世的海口市,现在还是一个小渔村,直到崇祯七年的三月初三,海面上出现密密麻麻的帆影。

这些大船无法停泊在琼州港,没有办法这个港口,实在是太小了,郑芝龙的船队早已不复盛况,几十艘的中小型战船还可以停靠,对比辽东庞大的运输船队,实在是杯水车薪。

采取登陆的那种木箱子,临时拼了一个码头,开始快速卸货。

全家军倒没有强迫劳动,而是命令金门军士兵淘汰下来的士兵,这些士兵虽然作为全家军主力战兵差点意思,却是实打实的青壮,身体素质相当不错。

没说的,把金门军改编为琼州基建旅,享受辅兵待遇,这些郑氏战兵的眼睛红了,人比人气死人,全家军的待遇,让他们感觉,这些年都白活了。

吃着满嘴流油的罐头肉,白糯糯,香喷喷的大米饭,他们这些人感觉现在才过上了人过的日子。

有琼州基建旅的劳动力,其实远远不够的,全旭拿着真金白银,还有粮食,在琼州府大量招收工人,无论是苗人还是黎人,只要过来干活,工钱不打折扣,要粮食也行,要钱也可以。

哪怕一个壮劳力,一天只有三十钱,他们却感觉像是天上掉馅饼。

随着数千上万人过来帮助,工程的进度开始大规模提升,大量的水泥和石子、钢筋,变成了钢筋水泥建筑的巨大码头。

差不多与旅顺港口的规模一样,可以一次性停泊一百二十个三万石海船也就是排水量差不多三千吨规模的泊位。

这与建筑铁路的方式一样,采取分段式建筑,效率高得吓人,短短半个月,原本的小渔村大变模样。

全旭在琼州府的所有动作就是建建建,琼州府的府治所在地,相当于后世的海南中心,现在连郑氏府邸的那座城堡的规模都没有。

连着港口,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与辽东主干道规模一样,路面宽度高达六十多米,双向十六车道。

随着这条在缓缓延伸,同时一座新的城池也在拔地而起,这座城池与吕宋的胜州也差不多,钢筋水泥可劲造。反而,随着蒸汽机的出现,辽东的工业生产效率数十倍的提高,生产的钢筋、水泥已经出现产量过剩。

那就在琼州府的基础建设方便巨大投入,钱,就是缴获的郑芝龙的财产,全旭花起来也不心疼,反正又不是他自己的。

全旭虽然占据了郑府,并且把郑氏作为一座行营,却没有住进里面,而是住在海边。

踩着细腻的沙滩,远处的三娘正在炙烤着一只全羊,茅元仪与杨延栋等人正在等着吃饭,三娘的刀工那是绝对一流,她将羊肉切片,每片羊肉都是油汪汪的,飘动着诱人的香气,加了孜然和大料之后,更让人食指大动。

三娘有些不满的道:“琼州这个地方还真怪异,还是真穷,羊又瘦又小,没有咱们辽东的羊肥美!”

辽东的绵羊是已经农研所杂交出来的新品种,能把绵羊养到一两百斤重,一只羊可以满足数十人食用。

“都是自己人,不用客气!”

全旭拿起筷子,夹起一片羊肉,目光落在茅元仪身上:“怎么样?被拒绝了?”

茅元仪长长的叹了口气:“他们要的太多,说什么琼州人要自己治理琼州,除了驻军之外,他们什么权都不想放!”

“天真!”

全旭淡淡的道:“真以为本侯不敢杀人?”

茅元仪苦笑道:“他们以为,侯爷想要治理琼州,必须依靠他们,侯爷的军队,杀人还行,治理地方……”

“那就准备,准备把他们不愿意在琼州的人,礼送出境!”

全旭望着杨延栋道:“你们安排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