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六零零章全旭的心结(三更)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六零零章全旭的心结(三更)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全旭不轻松在官员面前发怒,一旦发动,那就是地动山摇,直接拿下来林凤的吕宋议事府议长、以及胡奎的丰州知州。

众官员面面相觑,有些不知所措施。

凭心而论,无论是胡奎,还是林凤,对比同时期大名的官员,他们已经是圣人了,首先是他们完全没有贪污,也没有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的亲戚、朋友,大开方便之门,谋取利益,也没有与商贾官商勾结。

要说他们没错,那也完全绝对。

其实全旭在来到吕宋的时候,发现吕宋的既定政策执行的非常不彻底,比如说,吕宋的丰州,总共五零四百余户,不到二十万人,在短短两年内,开垦了耕地莫约两千万亩。

这个数字,相当吓人,如果在大规模机械化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办到,但是,在这个时代,那纯属扯淡了。

胡奎邀请全旭驾临丰州,就是让全旭看看丰州的物产丰富,百姓富裕,沈湖镇发生的战斗,他说调集物资,马上就拉出可以供计两三万大军消耗半个月的物资。

这有点凡尔赛了。

全旭很自然发现了问题的所在,这些丰州百姓在大量使用他加禄人,也就是吕宋土著,在全家军的火炮和火枪面前,这些土著,暂时非常老实,但是却不代表着他们永远会老实。

要知道,汉人对于他加禄人来说,始终是侵略者,这不是美化就可以抹杀的,也指望着他们对大明有向心力,现在只是他们没有能力在造反,收留他加禄的风气,已经蔓延开来,渐渐有扩大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胡奎和林凤的罪过就大了,这是原则问题,这是拿着全旭的话当放屁,这比贪污**的问题更加严重。

随着全旭离开丰州知州衙门官员食堂,胡奎和林凤二人对视,冷汗就流下来了。

李信是跟着全旭离开的丰州衙门食堂,一路来到位置西城外,丰州码头的一座货栈里,这是一座与知州衙门也差不多的坞堡式的货栈,拥有高大的院墙和厚实的墙壁,占地一百多亩,算是一座小型军事要塞。

李信皱起眉头道:“侯爷,您移步这里,是不是担心丰州已经失控了?”

“没有,这里是我的产业,也算是我的家,丰州可没有我的府邸!”

李信跟着全旭来到这个货栈里,这才发现一个小小的货栈,实力可不容小视,居然有六百多匹战马,四百多辆大车,这个货栈建立有点取巧,一面朝着丰州码头,一边却背靠丰州城的城墙。

如果丰州城受到攻击,这里将会成为一座卫城,不攻陷这座货栈,是没有办法威胁丰州西城墙的。

“侯爷,您是不是神仙?”

全旭苦笑不得的道:“你也是读书人,不是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吗?”

“谁能想象,两年之前这里只是一片香蕉园?”

李信望着丰州城笑道:“现在的丰州城,一年可以产出两千三百多万石粮食,粮食多得十年也吃不完,如果天下每一座城池,不,如果有一半城市能这样,都是远迈汉唐的辉煌盛世了。”

全旭露出古怪的笑容:“盛世?你很稀罕这玩意儿?”

李信郑重的道:“但凡是人,谁不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在一个盛世?但凡一国君主,谁不希望自己能够开创一个盛世?”

“想要盛世,其实一点也不难!”

全旭指着辽东方向道:“努尔哈赤,连续三次屠戮辽东,把辽东三百多万,杀得只剩下不到一千人,我接手辽东,把地分给幸存的人,还有我的人,然后又大量移民,借钱给他们恢复生产,你也看到了,辽东像不像盛世繁华?”

“侯爷说得轻松,其实,这恰恰说明,侯爷是真命天子!”

李信有些激动的道:“古往今来,能称得上有为君主的人,无非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今朝太祖洪武皇帝,其他皇帝……几千年的历史,能称得上圣盛的,无非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八位圣君在位期间!”

“李信啊,你错了!”

全旭笑道:“我也不瞒你,我也是肉身凡胎,磕着也会疼,一刀砍过来也会流血,任何一枚子弹击中我的心脏或脑袋,我也会死,辽东、台湾、还有吕宋的发展良好,原因其实非常简单,这甚至与我无关,只要把土分给百姓,他们就会创造一个盛世!”

“这怎么可能?”

李信难以置信。

全旭淡淡的笑道:“每一个朝代建国初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是盛世,所谓的盛世,都是在前朝崩溃后的累累丝骨上建立起来的,没有大乱就没有大治,自古以来都是这样,我知道,圣贤会告诉你们,那是某位君主雄才大略,泽披苍生,才开创了这个盛世,其实,这些都是鬼话。”

“那以侯爷之见,这盛世是怎么来的?”

“那我问你,前朝是怎么崩溃的?”

“这还用说吗?自然是昏君荒淫无度,大兴土木,弄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最后民怨沸腾……”

“好吧,荒淫无道,横征暴敛,这基本就是这几条罪名!”全旭笑道:“商纣王,也是荒淫无道?那个时候是奴隶制,而且是分封制,纣王帝辛只是天下共主,与周天子一样,他并不会直接统治任何一个诸侯封国,这些诸侯自己统治自己的封地,定期向商王上贡而已?横征暴敛与纣王有什么关系?都是奴隶制,都是站在煤堆上的乌鸦,谁会比谁黑呢?”

“这个……”

全旭接着道:“我们再说隋炀帝李广,他是史书记载荒淫无道,他才三子两女,五个孩子,一后三妃,加上侍妾,总共有记录的女人共计十一人,我现在都比他多了!”

全旭倒不是强辞夺理,虽然像红尘、无双、杨婉儿、全旭压根就没有碰过她们,包括三娘身边的苏音、等等,她们要么承担着全旭的私人文书工作,要么承担着账目审核,在朱微媞与全旭成婚以后,这些女子,统一提高了身份。

让他们享受侍妾的待遇,每人还有两名贴身丫鬟,外加两名宫娥和两名宦官使唤,在全旭府上拿着侍妾俸禄的人就多达三十余人,超过三分之二,全旭都没碰过她们,她们只是承担着一个名义而已。

全旭接着道:“唐宗李世民,李二郎,这可是千古圣君,他有十四个儿子,二十五个女儿,连媳妇,表侄女都纳入后宫,他的底线何在?他还是一样的成为了圣君。孝宗皇帝只有一个皇后,一个太子,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成了圣君了吗?”

李信感觉有些凌乱了,他不知道怎么回答全旭的话。

全旭坐在椅子上,一名仆从端着茶水,他小抿了一口:“我看了看历史,总结了一下原因,什么昏君荒淫无度啊,大兴土木啊,是真是假难说啊,但有一条是共通的,那就是民不聊生。是的,民不聊生是每一个朝代灭亡的前奏。”

李信微微一愣,如果民不聊生是每一个朝代灭亡的前奏,那大明……

“为什么会民不聊生呢?史家会无一例外把矛头指向天子,认为天子失德,所以才会弄得民不聊生,具体怎么个失德法,你刚才也列出来了,荒淫无度啊,大兴土木啊,重用酷吏啊,任人唯亲啊,重小人而远贤臣啊……”

李信道:“难道不对吗?”

全旭笑道:“文臣掌握着笔杆子,他们怎么写,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怎么看,反正死去的人已经死的,冤死的还少吗?就算冤枉了他们,他们也不能从土里跑出来争辩,但是,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是官僚**,官僚盘剥,隋朝在鼎盛时期灭亡,直到隋朝灭亡,杨广前后下达了二十七赈灾圣旨,调拨赈灾粮食共计三千五百万石,这些粮食如果发下去,隋朝末年,还会民不聊生吗?”

全旭淡淡的指了指脚下的土地:“这个,这才民不聊生的真正原因。”

“土地?”

“没错!”

“汉唐以关中为都,经关中两百五十万倾田地,作为骨干!”

全旭笑道:“以唐朝租庸调制为例,这两千五百万倾良田,可以分配给多少百姓呢?不多不少,二百五十万人,以唐时府兵,可以供养差不多二三十万军队,唐朝就是依靠这二三十万军队,东征高句丽,北打东突厥,西征西突厥、高昌,兵锋所至,无不望风而降,到了李隆基时,大唐居然无府兵可用,咱们大明的卫所制,与唐朝府兵制,本质都是一样的,明初的时候,卫所兵有田可种,有粮可食,军队所过之处,无往不胜,可现在呢,卫所兵,就是一群叫花子,他们打不了仗,因为吃不饱!”

全旭长长叹了口气道:“辽东,你也知道,现在的辽东已经有一千多万人,差不多大明的十分之一的人口到了辽东,辽东已经到了土地的承受极限,我已经没有土地分给百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