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四七二章必要的程序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四七二章必要的程序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锐意进取,锐意革新,其实并不是国外的专利。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失去锐意的革新和进取,就会被历史淘汰。

中国在历史上,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也只是犬清时代落后了而已。但是,军事的改革,却依托着强大的工业、农业、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科技等等。

就像二战时期的德国,德国的军事发展,特别是陆军的军事发展,取得举世闻名的成就,然而,德国的农业和经济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最终**德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辽东的发展,却不是以军事科技为主,反而是以经济为主,以经济推动着军事科技的进步。

特别是在广宁之战的胜利,让全家军总参谋部看到了四轮马车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即使是在野战情况下,火铳兵单独想对抗骑兵是现实的。

很多人就会说,火枪的出现,骑兵就该退出的历史的发展舞台,其实,远远没有,哪怕二战时期,德军的火力打击密集,那是举世公认的,也就是在二战末期美军可以比拼一下。

当然,波兰骑兵却上演了骑兵拿着长矛捅坦克的悲壮,这恰恰说明一个问题,如果不计伤亡,亡命冲锋,骑兵是有机会突击到步兵身前的。

除非,用后世的机枪和坦克,这样才能把骑兵彻底赶出历史的舞台,全旭并没有指导全家军进行全面换装。不过借着广宁之战的胜利,总参谋部经过分析之后,认为马车与火铳兵配合,是对付骑兵的有效办法。

以全家军四轮马车为例,一辆马车上可以乘载十二到十五名火铳兵,而四轮马车,可以加装偏厢护盾,这样以来,马车上的火铳兵有着护盾的保护,可以很好的杀伤建奴的骑兵,更好的保护自己。

于是,全家军的总参谋部就在第四旅一千零五十辆的四轮马车基础上,进行了改装,为了增强马车在战场上的适合能力,这种马车,就换成了钢铁制造的轮子。

然而,纯钢铁的打造的车轮,又太过笨重,影响了四轮马车的机动能力,这些参谋们又带着工匠为车轮和四轮马车进行减重。

于是,让全旭难以置信的一幕出现了,车轮居然制造成了后世的那种情况,采取镂空的设计。

而车底板,也是采取了网格化的设计,尽可能的减重。这样以来,四轮马车,将伴随着全家军的作战。

既可以承担运输工作任务,也可以在关键时刻,利用四轮马车高大的车体,快速形成车阵。

有些事情是全旭无法阻止的,那就是对于铠甲的热爱,随着辽东人口的增加,全家军挑选的基数变大,直属总参谋部的全家军教导旅,增加了一支五百人规模的小部队。

这支部队的士兵来源以铁塔一般的北方大汉组成,人均身高六尺,相当一米**,一个个人高马大,体壮如牛。

这些强壮的士兵,披着全家军新打造的冲压式板甲,这种板甲经过热处理以后,基本上可以无视弓箭的射击,他们的兵器,虽然不是陌刀,却是与陌刀相似的朴刀。

如果大家对于朴刀没有印象,那就可以对比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这样以来,这支重装步兵就持十九斤重的朴刀,扛着四十多斤的重铠甲,一旦上了战场,就像重型坦克一样,充当战场的开罐神器。

如果不是辽东的钢铁多的泛滥了,全家军的总参谋部也不会拿着六七十斤钢铁去武装一名士兵。

除了四轮战车、重装步兵以外,全家军总参谋部向全旭上报的变化还有一种重达三千多斤,用两头车驱动的战车。

这种战车,与四轮马车最大的不同,就是加装了驾驶室,不对,应该所说动力室,就是拉车的牛,有了一层保护壳。最前面就是像塞门刀车一样,出现一面装着十六刀,可以左右移动的钢刀。

以牛车的车轮作为驱动力,让这十六把钢刀左右移动,从而杀伤敌人,这辆牛车的前后左右,都加装着护盾,一旦冲向战场,将无视对方的弓箭,以及刀劈枪刺。

简直就是冷兵器时代的坦克。

全旭看着这些报告,有些无语。

他以为只有阿三的脑洞够大,在印度电影《巴霍巴利王》巴拉迪瓦驾驶着一辆带着旋转刀的战车,冲向敌人。

然而这只是电影,结果,工匠们居然弄了一辆这样的战车。

全旭如果只是冷兵器方向的改革,全旭感觉自己要发疯,总算让他看到了一种改革,那就是臼炮。

这些工匠是从做铁钉的树井冷凝的原理中,获得了灵感。所谓的树井冷凝式铸造方式,由于这个时代并没有拉丝机,想要获得铁丝或者钢丝非常困难的,这种东西,全旭可以在后世买到。

然而问题,这段时间全旭压根就没有回到后世,工匠们就在意外中发现可以从树井冷凝的方式,依靠万有引力的原理,将钢水放进一个溜槽内,在冷凝时,模具就像铸造铁锅的模具,只不过,这种磨具就是一根细细的小孔。

这样以来,就可以得到钢丝或铁丝。发掘工匠的灵感源头,居然是从煤球模具中得到的,这也算是无敌了。

既然可以得到钢丝,那么也可以得到空心的钢管,由于水冷的作用,可以避免空心和气泡,同时,也可以得到口径约二百毫米的炮管。

于是,全家军二百毫米臼炮就这样出现了,全家军二百毫米的臼炮全重两千两百斤,炮管长度两米六,可以把三十多公斤的炮弹发射到最远两千步的范围内,三十多公斤的炮弹,可以装药将近四十斤,威力是相当不错。

然而问题是,这种傻大笨粗的臼炮并不是一件理想的武器,它太过沉重,操作困难,如果想要伴随着全家军进行机动,对于全家军而言,简直就是一种灾难。

当然,在水泥公路上,可以依靠战马拖动,不过,给皇太极三个胆子,他也不敢前往辽南惹事。

不管怎么说,二百毫米的臼炮,也算是一种进步,原本的历史上,与威远大将军炮,差不多,但是,威力却差得太多了。

然而,全旭却没有心情管这些事情了。

因为,他是被逼着娶妻了。

帝王的意志无人能够抗拒,除非全旭愿意现在就扯旗造反,关键是他知道,如果他扯旗造反,最高兴的人肯定会是皇太极了。

所以,说白了,全旭是为了大局,勉强忍了。

礼部的官员,天天过来教导全旭礼仪,任何东西,学习的过程都是痛苦的,特别是在没有兴趣的强迫式学习。

不过好在,全旭是“跋扈”习惯了,敢在朝堂上殴打十几名言官,这些礼部官员也不敢为难全旭。

直到七月十九日,夜。

王承恩带着四名宫娥来到全旭的府邸上,原本全旭在京城自己买了一套宅子,不过,他即将成为全旭的妹夫,崇祯又赐了一套宅子给全旭。

这套宅子在内城东直门内,靠近国子监的位置,府邸不是太大,占地十几亩,装修却极为豪华。

据说这幢府邸原为郑皇贵妃的弟弟郑国泰的府邸,他在郑皇贵妃权势滔天的时候,官居一品,担任武职左都督。不过,郑皇贵妃两年前去世,至于郑国泰更是去年十几年。

这幢宅是周皇后的父亲周奎看上了这幢府邸,他又是央求周皇后讨要,又是撒泼打滚,正巧崇祯对于郑皇贵妃无好感,找个由头把郑家的宅子给收了,家产充公。

周奎努力了一年多,结果给全旭做了嫁衣,这幢宅子摘了郑氏,直接换成了武威侯府的匾额。

“咦,王公公,今天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全旭喝着茶,笑眯眯的望着王承恩。

王承恩笑道:“驸马爷,咱家就是皇爷面前的奴婢,公公,是万万不敢当!”

“谦虚了不是!”

王承恩虽然对崇祯非常忠心,不过,他的能力却是有些问题,要不然也不至于在关键时刻,只能陪着崇祯去煤山。

王承恩笑了笑。

“你今天晚上过来,有什么事!”

全旭这才发现,王承恩身后跟着四名宫装的女子:“这几位是……”

全旭盯着王承恩,王承恩一脸皮笑肉不笑,让全旭心中有些发毛。

全旭望着王承恩道:“今天这是什么意思?”

王承恩在全旭耳边低语起来。

俗话说的好,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这是一条永恒的真理。由于皇族的高贵血统,皇帝的女儿无论长成什么模样,都会成为男人们心中的梦寐以求的女神。而万千男人们,一旦可以高攀上公主,就成了皇亲国戚。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也可以说是一辈子吃喝拉撒就不用愁了。

不过在古代能够即使你被公主相中,要想当是驸马的话,必须要经过一道严格的检验后才能如愿以偿。而这个检验的活就是由公主身边最亲近最衷心的丫鬟完成,也就是说公主的丫鬟就是你到底能不被成为驸马的考官。

全旭的这个情况有些特殊,他是赐婚,别说他身体没有问题,就算有问题,也轮不着安庆公主反对或者拒婚。

但是,必要的程序还是要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