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四六九章新生活新气象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四六九章新生活新气象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黄富春满脸苦笑,一边安抚着身边的妻儿:“你们别怕,我还有点力气!”

众流民与黄富春早就不敢奢望能吃什么像样的饭了,只要饿不死就成,反正,乱世人命贱如土。

站在港口上,等了半个时辰,终于有人带着他们开始向营地走去。离开港口,看到光洁的路边,黄富春顿时傻眼了。

“这……太……”

他不知道怎么形容,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条宽约二十余丈的水泥路,水泥路中间,修建了一条绿化带。路面上还有批示白印,路牌。

两边同样也有树木和绿化带,这条仿佛延伸到天边的公路上,行驶着一辆辆高大的四轮马车。

“走右边,不要乱跑,不遵守交通规则,撞死活该倒霉,各家的大人,管好自己的小孩!”

负责领队的男子,一边喊着,一边指着乱跑的流民,上来就是一鞭子:“耳朵塞驴毛了,听不见?走人行道!”

在鞭子的管教之下,队伍终于走得非常整齐。

终于,他们来到了他们的营地,却让众流民非常害怕,这里没有围墙,却用带着尖刺的铁丝网围了一圈,里面是一排排洁白的房子。

营地早就给他们准备好了,与全家庄镇的活动板房一样,都是高大的活动板房,不一样的是,地面已经变成了水泥地,平整光滑。

地上不能见水,要不然,一不小心就会摔一个大马趴。

来到营地里,他们终于闻到了食物的香味,海船上不是没有粮食,只是大部分都晕船,现在还在脚软,胃里的食物,早就吐干净了。

闻到了食物的香味,顿时感觉更饿了。

“排好队,不要挤!”

黄富春带着妻子和儿子,来到发饭盒的地方,这里的饭盒就是罐头盒一样的品质,与后世的食堂不锈钢餐盘差不多,区别就是质量更差,采取辽南的水力冲压机,锻造而成,分成四个格子,还有一双筷子。

“两大一小,三份!”

一名发放餐盒的胖子一边喊着一边将三套餐递给了黄富春。

黄富春拿着餐具,继续跟着队伍前边走。

他终于看到了所谓别想吃好的是什么食物了,菜就三样,萝卜丝、土豆丝、白菜丝,还有一条巴掌大的小咸鱼。

黄富春的眼睛都直了,他以前没有遭灾的时候,也不敢保证每天可以吃这种饭?虽然是糙米饭,那也是米饭啊!

虽然没有什么油水,可是却有鱼啊!

黄富春望着餐盘里的饭菜,眼泪都流下来了,这都多久没有吃过这么好的饭了?

其他流民也是大体这样的感觉,辽东吃得不好,已经可以像地主老财看齐了,早知道投降能有这样的待遇,游也游过来了。

很快吃完饭,众人打着饱嗝,没有办法,菜虽然只有一份,馒头和米饭随便吃,馒头虽然有硬(土豆面和面粉做的),但是这也是精粮。

吃了一顿热呼的饱饭,众流民的情绪终于稳定了下来。

“你们都听着,这个饭盒就发给你们了,晚上钟声响起,准备过来排队打饭,自己的餐盘,自己清洗,不准浪费水!”

事实上,清洗个屁,所有人都不敢浪费粮食,餐盘比狗舔的都干净,根本就不用清洗。

等到所有人吃完饭,他们又被集中到一个院子里。

“马上发衣服,你们先去洗澡,每个人把自己洗干净,要检查!”

很快,黄富春与自己的妻子开始分别,他带着儿子进入了男澡堂,进去之前,先让他们把全身的衣服脱光,然后直接有戴着口罩的人收走。

这些流民,天知道他们有没有传染病?

大池是没有的,清一色淋浴,所有流民的破烂衣服,就被收走,然后统一销毁。

等这些人在淋浴房间里洗完澡,出来的衣服,开始发衣服。

就是每个人两套衣服,这些衣服可不是全旭从后世采购的,而是辽南自产粗麻布衣服,还有一件是羊毛布衣服。

从头到脚,每人都有,外加一件棉衣,那棉衣用亚麻作夹层,里面填入大量鸭绒和棉花,而且很长,一直遮到膝盖,穿在身上很暖和。

洗完澡,换好衣服,开始分配了宿舍,同时还有被褥。

被褥这样的东西,全旭已经不需要从后世搬了,主要是辽东的产出,完全可以自给。

“大家都听着,一家人跟在一起,单身的男的左边,女的在右边!”

像黄富春这样,带着老婆孩子的人,可以分到一间单间,里面有两张床,一张小床子,虽然是厚的,不过却很干净。

就这样,他们在这个安置营地里,每天洗澡,被集合起来做操,过了半个月,终于有人过来安置他们。

这些人都是官吏,他们拿着表格,挨个统计每个人的年龄、老家地址,家人的情况,官吏在表格上飞快的填写,大家留意到,他们使用的并不是毛笔,而是将圆珠笔。

不用沾墨水,字体小巧而精致,书写得飞快,真是稀奇。

这又是全旭的发明的,别看圆珠笔非常小,又看着像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事实上这种圆珠笔可非常复杂,甚至比子弹更难造,世界上也没有几个国家可以制造圆珠笔。

全旭认为毛笔写字实在太痛苦了,写篇几百字的文章或者练练书法还行,可是如果要写一篇几千字的报告,或者填几百份表格,用毛笔就很要命了。

铅笔还没有弄出来,所以只好拿圆珠笔凑数,好在这种东西不占空间,不占重量,一次性几百万支,轻轻松松。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是相当抵触的,但是等试用了几次,所有官吏一致认定,这玩意儿书写确实方便,是办公的好助手,于是这种笔就在辽东普及开来了。

“黄富春!”

“官爷,小的在!”

那名官吏一脸郑重的望着黄富春:“你想让我掉饭碗?以后在辽东不许自称小的,不许叫我官爷!”

“是是是!”

黄富春吓得差点跑下来。

“你儿子叫黄宏远?”

“对!”

“今天十二岁?”

“是,他是天启二年生人,现在十二岁了!”

官吏望着黄富春道:“十二岁必须上学!”

“可我没钱!”

“不用你花钱,在辽东上学,官府负责学费,也负责吃住,但是,如果未满十二岁,让他不上学,就要罚款,你知道吗?”

在登记完成之后,黄富春带着儿子黄宏远以及妻子田氏,开始在官府的引领下,正式北上。

事实上,这些天有很多工厂过来招工,给的工钱也不算低,但是,黄富春认为,作为农民,去做工简直就是不务正业。

他拒绝了招工,决定要去垦荒置田。

这次北上,他们不用走路,他们登上上四轮客运马车,这种马车有两排靠边的坐位,一辆马车上可以做十几二十个人。

马车的速度很快,也感觉不到多少颠簸。

四轮马车在公路上飞驰着,黄富春看着路边的一块块一个个蔬菜地,一个个工业区……公路上,四通八达,这一条主干道上,马车几乎连绵不绝。

黄富春对工业的威力认识还是很有限,但仅凭这一条条水泥公路和公路上的车水马龙,他便知道辽东非常富裕。

田地里,现在还不到秋收的时节,庄稼长势喜人,一担担的青菜、黄瓜、茄子,一筐筐西红柿,不停的被挑出来,装上马车运往城镇。

看得这些来自西北的流民目瞪口呆,他们做梦都没想到还能种出这么多蔬菜!

大明粮食永远不够吃,只有地主才会种蔬菜,普通百姓才舍不得种菜。

但是,在辽东蔬菜的食用人口太多了,军队需要蔬菜,学校需要蔬菜,工厂需要蔬菜,商人也需要蔬菜,当然,罐头工厂也需要蔬菜。

别看廉价的蔬菜,做成水果罐头,价格不比肉罐头便宜多少。

辽东种菜的人多,可是吃菜的人也多,反而种植蔬菜比种植粮食收益更高。

虽然黄富春不知道这些,他望着媳妇道:“等咱有了地,咱也种菜。”

对于像黄富春这样的流民来说,辽东的一切都是新鲜的。

一块一块的蔬菜地,一座又一座的工厂。

当然,还有一片片草地。

“可惜了,多好的地啊,居然荒了。”

“真是,太败家了!”

车夫忍不住的插嘴道:“你们这是少见多怪,这草都是种的。”

“好好的地不种粮食居然种草?”

黄富春感觉自己的脑袋不够用了。

车夫得意的笑了起来:“你们这一路上难道没有看到吗,辽东啥东西不多,就是这大牲口多,牲口多,吃的草自然多,种草也比种粮食收入高,还省事。”

黄富春这才明白,辽东居然这么富。

迁徙百姓的车队持续向前,他们每隔离五十里就会看到一座庞大的驿站。

每个驿站占地按照人流量不同,小的三五亩地,大的二三十亩地。

水泥路上走了三天,路况就差了很多,虽然不至于坑坑洼洼,但是,比起辽南差距非常明显。

黄富春刚刚开始感觉新奇,慢慢的就感觉有点乏味,因为辽东实在是太大了,他们坐着马车走了十天依旧没有抵达目的地,不过,他对自己的新生活充满了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