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四五六章如何赏赐(一更)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四五六章如何赏赐(一更)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全旭是没有向崇祯皇帝写奏折的,当然,卢象升也没有写。只不过,正应了那句话,皇帝不急太监急。

虽然曹化淳没有监军辽东的义务和责任,但是他却代替全旭与卢象升写了这么一封奏折。

曹化淳的文字功底是相当不错的,非常正式的公文。

“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总提督京营戎政曹化淳顿首谨奏:本月丙午,臣代天巡狩辽东,三月以来,边事不宁,盖、复、金、海、广宁等黎庶,颇受其苦,灾众数以万计,辽东帅臣全旭,集三军虎贲……”

曹化淳十二三岁左右入宫,因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在宫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诗文书画,样样精通,深受司礼太监王安赏识,倚为亲信。后入信王陪伴侍奉五皇孙朱由检。他不仅文才不凡,而且深受崇祯的信任。

看着曹化淳熟悉的笔迹,崇祯一目十行,匆匆扫了一遍,又回过头来逐句逐句的看,还是不大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完了,再一个字一个字的看。

与其他大臣不一样,曹化淳的奏折写得相当详实,没有夸张,没有加油添醋,也没有动辄数以万计,毙敌无数等描写,也没有一味的吹嘘全旭的武勇与谋略。

他只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将全旭因为知道了要前来京师述职,决定给崇祯皇帝携带辽东土特产,他当时不解,天子富居四海,什么土特产没有见过?还需要全旭这个臣子向皇帝献礼。

结果,全旭回答:“建奴首级”,随后,全旭率领全家军、天雄军精锐尽出,空余广宁数千兵卒。在全家军和天雄军离开广宁府后,随后皇太极趁着广宁府空虚,带领十数万人马包围广宁城。

看到这里的时候,他知道广宁城只有一千七百余名守军,以及六千余户百姓,不过两万。崇祯虽然不精通军事,但也知道这样的力量,根本就守不住。

接着,全家军闻讯建奴包围广宁,立即组织兵马营救广宁,六千建卒强行军一昼夜,奔袭三百里,与建奴前后十三战,十三战皆胜,斩首一万两千余级,俘虏两万六千余人。

众臣们看着这位自登基之后,五年以来,脸上就再也没有过真正的笑容的天子跳了起来,放声大笑,那神色竟有几分癫狂了。

群臣相顾骇然。

离得近的孙承宗眼疾手快,捡起一份捷报扫了一遍,同样面色大变,激动得站了起来,随即……孙承宗的脸色难看起来。

这是一封非常外行的奏折,辽东不差六千健卒,但是,这是步兵,却不是骑兵,什么时候步兵比骑兵还快?

想到这里,孙承宗板着脸,望着张世贤问道:“曹公公只怕笔误,步兵何以一天一夜奔袭三百里?”

他现在提出来这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防止其他人利用这个漏洞攻击全旭和卢象升。

张世贤满脸堆笑道:“孙阁老有何不知,辽东全家军六千健卒,剩坐一千余辆马车北上支援广宁城,辽东官道皆为新修,马车日行一百五十里不足为奇,若非顾忌马匹,奔袭二百里也可以做到!”

听着张世贤的话,崇祯的脸色缓缓恢复正常,他喃喃道:“这么说,是真赢了?”

“真赢了,光腌制好的首级,就有一百多辆大车,抓获的俘虏,排起了长队,一眼看不到头!”

张世贤接着笑道:“这只是初步战报,详细战报,肯定会有出入,奴婢以为,斩首一万两千级,只多不少!”

“嘶嘶……”

整个大殿里立即传来阵阵直抽凉气的声音,孙承宗摇摇晃晃,坐了下去,他老泪纵横:“战死在辽东的几十万将士,终于可以瞑目了!”

周延儒、温体仁、侯恂等重臣也都快速一目十行的看完,他们的神色变幻莫测,最后化作一声叹息。

赢了,只是他们不愿意相信而已。

可事实俱在,不由得他们不相信。

没有人怀疑全旭在虚报战功,斩首可以做假,可是俘虏呢?

全旭总不能把一群百姓接过来,送到京师,硬说是建奴吧?

要知道兵部考功司可不是吃干饭的,再说了,建奴与汉民百姓区别非常明显,这可不像后世,满人在中原滋养三百年,已经与汉人无异。

在这个时代,女真人的脸形长得就像用脚踩过的脸,鼻骨短、牙齿呈抛物线排列,门齿呈铲型,牙齿较小;眼睛细长,眼裂小,有明显内眦褶,身材矮,躯干粗,差距相当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俘虏不仅仅是语言方面,长相特征的差异是没有办法弥补的。

众臣拿着奏折看了一遍,直到孙承宗起身崇祯皇帝行三拜九叩大礼,声音异常激动道:“恭贺陛下!全赖陛下洪福,三军用命,我军在广宁大获全胜,痛击建奴,歼敌过万,擒获建奴吏部承政、兵部承政,此赫赫战功,实是数十年来未曾有过,破口之耻,至今雪矣!”

破口之战一直是崇祯的一块心病,他做梦都盼着关外明军能够打个大胜仗,洗雪这一奇耻大辱。

似乎老天也觉得把他折腾得太惨了,该给点补偿了,竟然让明军在广宁不可思议地取得了一场巨大的胜利!

想到这里,崇祯心里乐开了花,笑容是再也遮掩不住了。

文武百官齐刷刷的跪下,声音洪亮,跟打了鸡血似的:“为万岁贺,为大明贺!吾皇万岁!”

“同贺,同贺!哈哈哈……“

崇祯大笑一阵,才心情畅快的坐了回去,勉强止住笑声,这个时候,一个问题摆在眼前,大明虽然文贵武贱,但是,却是以武立国,对武功的赏赐非常重视。

无论是太祖时期,还是永乐时期,明朝都是以计首论,也就是说,军功要么升官,要么赏钱。

成化十四年,颁布申明升赏制,辽东女直,一人擒斩二人,升一级,至六名,升三级。不愿意升级者,授五十两,署职二十两。

现如今歼灭了俘虏了两万六千余人,斩首一万两千人,相当于朝廷要拿出来一百九十万两银子。

当然,这只是粗算,事实上,随着明军对建奴胜少败多,还开出了特殊赏格,比如说,牛录额真、白甲兵赏千两,升正千户,或千总,连后金的兵部尚书和吏部尚书都抓了,再加上其中的前锋统领。

崇祯不敢往下想了。

怎么赏赐?

拿什么赏赐?

现在的崇祯,就是有着幸福的烦恼。

打败了建奴,他非常高兴,可是拿什么赏赐全旭和天雄军,他一点头绪都没有。

孙承宗看着崇祯的脸色,明白了他的担心和着急,不过,眼下整个朝廷都喜气洋洋,谁也没有在这个时候出来触这个霉头。

仅仅略作思考,他就将这件事情抛在脑后了,草草吩咐了几句,便宣布退朝了。

他三步并作两步回到后宫,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跟周皇后分享。

周皇后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是万分惊喜,连声说:“恭喜陛下,恭喜陛下!”

崇祯心情更好了,笑声不断,打从两个人相识以来,周皇后还没有在他脸上见过如此开怀的笑容呢。

只不过,夫妻二人在一起的时候,有些话必须敞开了说。

“朕现在非常头疼,全卿与卢卿立下了如此大功,卢卿还好办,他现在是巡抚,朕可以酬其功,升其官,但是全卿……”

总兵是明朝武职的一品,全国不超过二十个人,相当于后世的军区司令员,权力是非常大的,他就没有办法再升了。

可是不升全旭,就会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以后谁给大明卖命?

现在可不是飞鸟尽良弓藏的时候,大明内地还军情如火。

周皇后沉默不语。

崇祯望着周皇后道:“皇后,你说朕该如何赏全卿?”

“要不,那就封侯?”

“封侯是要封的,只是一个侯爵,那他要是灭了建奴,朕该如何赏?”

崇祯苦笑道:“全卿与其他人不一样,其他人说平辽,就是哄朕开心,可全卿真能做到,这一次他只派了六千步军,如果是六万人马呢?皇太极岂不是要被献祭太庙?”

周皇后想了想道:“陛下之前说过,全卿似乎尚未婚配?莫不如从诸侯王中择一郡主……”

不等周皇后说完,崇祯摇摇头道:“此事不妥,诸王与朝廷,表面和睦,背地里可有不少龌龊,全卿掌兵,难免诸王会有异心。”

“臣妾也不知道该如何办了!”

周皇后道:“可媺娖太小……”

“八妹!”

崇祯虽然女儿太小,姐妹也大都夭折,唯一健康的要说李康妃的女儿朱微媞了,由于李康妃是明末三大案之一的移宫案主角,而且恶迹斑斑,打死皇后,挟持皇帝,加上虐待天启与崇祯,在崇祯既位以后,原本应该掌握着太妃之位的李康妃依旧坐了冷宫。

周皇后的脸色微微一变:“难道陛下不怕?”

崇祯叹了口气:“你才是六宫之主,朕何须怕她一个深宫妇人?此事你要尽快办理,朕下中旨,封安庆公主,营造公主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