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四五一章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三更)

是的,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曾经何时,是后金军队向手无寸铁的大明百姓举起屠刀,上至八旬老翁,下至不满百天的婴儿,他们都不会有一丝怜悯之心。

看着跪在他们面前磕头求饶的大明百姓,或者大明军队,他们作为胜利者,可以肆无忌惮的践踏着大明百姓和大明军士的尊严。

他们踩着鲜血淋漓的人头,耀武扬威。

他们拿着大明百姓当作箭靶子,进行狩猎的游戏。

他们漠视生命,明明可以一刀杀死对方,偏偏乱刀加身,享受着虐杀对方的快感。

他们嗜血好杀,所过之处,村镇被毁,城池被屠,老弱妇孺,鸡犬不留。

他们惨绝人寰,制造了一桩又一桩的血案。

时至今日,随着人们对历史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使得对满清入关时的屠城事件有了更多了解。史书记载,汉人在明朝时就已经接近两亿,可经过清军入关时的屠杀,直到康熙二十九年人口才来到一亿。

那么满清入关后究竟屠杀了多少汉人?《清史稿》给出的数字是八百万人。历史专家告诉我们,这个数字是造假的,真实的数字是清朝官方统计的数倍。

顺治二年四月,清廷派出大军南下,对反抗的汉人进行了肆无忌惮的屠杀,上演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屠城事件。

满清官方就曾发布了一些屠杀文告,最出名的就是顺治二年六月丙寅发布的,“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

摄政王多尔衮曾以顺治帝的名义,向全国发布剃发令,所谓“留头不理发”,稍有抵抗便人头落地。可能大家对“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两起屠城事件比较熟悉,这两起血腥惨烈的屠城事件,让天地为之动容。仅以“扬州十日”为例,至少有八十万汉人被屠杀,扬州城内外河流尽赤。

当然,在这个时空,他们还没有来得及,不过,辽东三百万人口,被他们杀成了赤地千里,特别是辽南四州,幸亏的百姓只有一千余人。

尽管后金军队痛哭流涕,尽管他们溃不成军,但是,陈永顺带着的全家军将士也没有停止,随着顶上来的全家军炮兵,开始向后金阵中发射着炮弹。

似乎,全家军就是千篇一律,火箭炮开路,随后迫击炮洗地,再加上火铳手打扫战场。

尽管这么简单,但是,却让后金军队没有勇气一战。

此时,皇太极又跑了,一路烟尘的狂飙,根本就没有回头,好像后面有食人蚁正在追赶他们似的!刚开始的时候还会遇到零星的攻击,然后这些试图骚扰全家军的后金游骑兵转眼之间便被炸成肉酱,或者被眼冒绿光的全家军一拥而上,生生剁成了肉泥。

当然,首级没有剁烂,吃了几次亏之后,后金游骑再也不敢捋虎须了,所以现在全家军士兵只剩下两件事。

第一就是赶路,第二就是开炮。

有些后金士兵眼看着打不过,想要投降,他们举起双手,扔掉了兵器,只是夜色视线不佳,全家军士兵马车上是灯笼,并不是探照灯。

他们看到前面隐约的人影,上去就是一顿乱响,或者乱炮。

总之,一路碾压而去。

就在这时,跟着皇太极狼狈逃跑的佐镶白旗,固山额真,是八大臣之一,钮钴禄图尔格,他是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的第八个儿子。

天聪五年,也就是1629年,后金设六部,图尔格被重新启用,任吏部承政,负责官吏的诠选。

承政,也就是后来改成了尚书。

现如今,图尔格可不爱新觉罗氏,但是,他比大部分爱新觉罗的子弟更受皇太极的宠信,只不过,现如今图尔格的心思却活络起来。

跟着皇太极继续跑下去,恐怕没有了出路,大明如今装备的火炮越来越多,大金国的弓箭已经占不到任何便宜。

就算皇太极可以逃出去,他能跑到哪里?

如今大金士气已溃散,面对区区数千全家军将士,他们十数万人马,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更何况,全旭并没有动用全家军真正的精锐。

根据华阳社的情报,像这次追击他们的陈永顺,其实只是全旭麾下的一名上校旅长,相当于大明朝廷里的参将。

每一名旅长统领七千八兵马,与他们八旗的一个旗主差不多。

全旭这个人的野心非常大,他自己建立了八个旅。

事实上,这是华阳社的情报错误,而是因为当初全旭成立了六个旅,既,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加上近卫旅,再加两个补充旅。

现如今,全家军事实上是第一、第二、第四、第五旅驻辽东、第三旅驻双城卫,第六旅驻河套,在台湾方面,则是从第一至第五旅抽调的部分兵力,以及海军陆战队的第一旅,第二旅,炮兵三个旅,骑兵三个旅。

全家军事实上光旅级番号,共计十三个。

在图尔格的心中,全旭才出动区区八分之一的兵力,就把皇太极打成狗了,如果全旭用了全力,皇太极还有活路吗?

图尔格不看好皇太极,他连续两次战败,败光了努尔哈赤留下来的家底,跟着皇太极那就没有一点出路。

想到这里,图尔格决定投降全家军。

作为一个聪明人,他不想空着手逃跑,他想拿一个投名状。

如果擒获了皇太极,那么他到了全旭面前,至少可以捞一个上校吧?尽管不如汉人上校,那至少也算是女真人的上校,就像汉军固山额真一样。

只不过,稍作迟疑,他与皇太极拉开了距离。

在他周围搜索着,阿济格、杜度、多尔衮包括豪格,全部不见了踪影。

也不是皇太极聪明,发现了图尔格的异心,可是他太着急逃跑了。

看了一圈,没有找到合格的礼物。

不过,在图尔格不远的地方,在火把的照耀下,他看到了一个老熟人的旗号。

这位与他一样,都是后金的八大臣之一,扬古利的幼弟纳穆泰,他算是后金的吏部尚书,而纳穆泰则是兵部承政,也就是兵部尚书。

图尔格身边的老底子,有三千余人是他的本部人马,几乎占了镶白旗的一半。

“纳穆泰,纳穆泰!”

图尔格一边朝着纳穆泰冲去,一边大叫着他的名字。

“图尔格,有什么事!”

纳穆泰哪里防备着图尔格,就让亲卫散开,让图尔格过来。

“纳穆泰,我向你借个东西!”

“借什么东西?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借东西……”

“借你的人头用用!”

图尔格扬起刀,顶在了纳穆泰的脖子上,他本来想杀掉纳穆泰,不过转念一想,活着的大金兵部承政,绝对比死掉的兵部承政值钱。

于是,威逼着纳穆泰,图尔格收拢了纳穆泰身边的一两千人马,与他的本部人马一起,约四五千人。

他们点燃了一个庞大的火堆,升起白旗,并且让十几名精通汉话的人向全家军喊话投降。

从古至今,不管是哪一国的属国骑兵都是翻脸比翻书还快的狠角色,一旦选择了为某个帝国效忠,转头屠戮起自己的同胞来比谁都狠。

正因为这样,中国的汉代和唐代,还有古方的古罗马,都非常喜欢招揽蛮族组建属国骑兵,然后让他们去打草原上的蛮族,自相残杀。

现在像图尔格一样的人,眼看着后金大势已去,便迫不及待的朝自己的同胞露出了锋利的獠牙,换取自己的功名富贵。

……

细河河畔,全旭正在洗脸。

他接到了陈永顺的汇报,图尔格挟持纳穆泰带着五千余名后金骑兵,向他投降,而且这里面居然有将近三百名白甲兵。

通过陈永顺的电台通报,全旭还知道皇太极的残部人心已经乱了,有图尔格这样心思的人不在少数,不过他们并没有像图尔格这样,直接挟持着后金的兵部尚书投降。

他们也没有空着手,而是拿身边的同袍作为投名状。

眼看着皇太极距离细河河畔越来越近,就等于他一头撞向严阵以待的天雄军与全家军主力骑兵。

一旦皇太极来到细河河畔,全旭就算不想弄死皇太极,恐怕也只能痛下杀手。

在之前,全旭非常痛恨那些养寇自重的败类,为了自己的利益,枉顾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就像李成梁、祖大寿之类。

只不过,他虽然痛恨李成梁以及祖大寿等人,却不得不跟他们一样,学习他们,养寇自重。

如果灭掉了后金,杀死或者擒获了皇太极,迎接他的肯定不会是升官加爵,很有可能就是冷板凳,甚至是把全家军拆分,或者像戚家军一样,借着莫须有的罪名斩杀干净。

“袁宗第,你带着这封信,马上出发!”

全旭望着袁宗第道:“亲眼看着皇太极看完,亲眼看着他烧掉这封信!”

袁宗第仅仅迟疑了片刻,拿着信转身而去。

望着袁宗第的背影,全旭长长叹了口气:“我终于活成了我讨厌的样子!”

PS:三更了,你们先看着,我继续写,还差一百多,就可以达到三千均订了,距离那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越来越近,越来越忐忑和激动。弱弱说一声,求订阅,求订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