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四三二章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四三二章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如果说火炮给了皇太极勇气,其实也不全对,因为他有粮食。

当然,这些粮食并非皇太极全部从华阳社或晋商手中买的,而是自己种的。辽东在明朝得到大力开发,特别是辽南四州,最多的时候,开垦了三百多万倾土地,有一次北直隶大饥,朝中大臣上奏朝廷,请调辽东之谷以赈济饥民,虽然没有调成,但是也证明在经过两百年经营之后,辽东已经变成千里沃野。

虽然经过了努尔哈赤与他的疯狂屠杀,将辽东的沃土千里变成了废墟,可是,底子仍旧在,想要恢复,也不是太难。

就像全旭一样,他在辽南开垦良田,其实非常容易,将雨水冲刷填平的沟渠,按照原来的走势挖出来,就形成了良田。

在放弃沈阳之后,皇太极在双河卫附近,利用了双河卫原来荒废的土地,没废多大的劲儿,就整治出了三十余万亩良田,种田的人也是从关中抢过来的。

在皮鞭的拷打之下,皇太极通过华阳社在渠道,种了十数万亩的玉米与麦子,种子居然是从大名府流出去的,而且是属于二代种子。

有人说后世的种子带基因锁。

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基因锁,而是潜力。

生物能活多长时间就看他的细胞能分裂多少次,一个细胞分裂出来的两个细胞并不是和以前的一模一样,细胞核里的基因会破损一部分,分裂到一定次数以后这些细胞都会因为基因破损而无法继续分裂制造新细胞,人就衰老而死!

种子其实也是一样的,后世的高产农作物,其实都是采取这种技术,人为的因素,催发基因突变,直到潜力耗尽。

虽然皇太极没有获得化肥,但是仍旧在去年获得了丰收,收获得了一百五六十万石的粮食。

通过粮食这些粮食,通过从海西女真的战争中,皇太极又吞并了十数万口,如果没有这些粮食,像这样的战俘,他只能杀掉。

可是有了粮食,皇太极居然在短短两年内,像损失的满八旗,获得了补充,不仅仅是补充,甚至有些扩编。

虽然还是八旗,不过却从三百二十四个牛录,增加到了四百个,也就是说,不算蒙古和汉军,他已经拥有了十二万的战兵,已经超过了努尔哈赤最强盛的时候。

皇太极忍气吞声,全旭要牛他就给牛,要人他就给人,为的就是发展。

随着天气转暖,他准备今年继续开垦田地,随着人口增加,他今年完全可以开垦上百万亩良田,只要到了秋天,他就可以收获至少三百万石粮食。

到时候,就算把海西女真全部吸纳进来,也有实力养活。

现如今面对全旭的咄咄逼人,他只能被动迎战。

不过,表面上他又是召集各部,又是积极迎战,按照习惯性的使用,皇太极把八旗分为左翼以及右翼中军三路。

左翼命贝勒莽古尔泰为帅,率巴克什吴纳格,科尔沁土谢图额驸奥巴、巴林、扎鲁特、喀喇沁、土默特、阿禄等部落本部以及部落兵一万两千人马渡辽河,劫掠辽西。右翼命贝勒济尔哈朗,德格类,萨哈廉,墨尔根戴青,贝勒多尔衮,额驸克楚虎尔,贝勒多铎,贝勒豪格等率兵二万人往掠广宁卫。

皇太极则率领本部人马,共计五万余人,作为中军迎击全旭。

摆出这个阵势,其实用非常简单。

他的目的就是把左翼的莽古尔泰,以及蒙古人送给全旭,让全旭去交差,而他则可以再种一年粮食,再进一步扩充部队。

全旭这两年虽然利用皇太极,却给了皇太极交易盐、布、茶叶等等物资,虽然没有太多钢铁,皇太极也不在乎,反正他有华阳社的渠道,可以获得一些钢铁,也可以自己冶炼一部分。

只要熬过这艰苦的一年,就算全旭不找他,他也会复仇。

毕竟,全旭给他的羞辱和仇恨,已经足够多了,他不可能忘记。

……

这次发动春季攻势,这也是全家军的一次大规模练兵。新装备伴随着新理念,以及新的战法,同样也有新的编制。

全家军的编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需要,做着相应的改变。在全旭最先开始训练全家军的时候,同样的是团,却只有四个哨,也就是两百人。

可是随着炮兵、火铳兵的出现,相应的增加了辎重、传令兵等等,同样是团级编制,则增加到了五百八十多人。

接着,迫击炮的成功,全家军的团增加到了八百余人,现如今又增加了后世的通讯兵,与普通传令兵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属于文职士兵,不承担战斗任务,而且为了避免这些通讯器材落入敌人手中。

每个通讯兵和每台通信设备都有专门的警卫人员,再加上保养维护人员,负责充电的发电车。

全家军的团级编制又开始增加了,当然,增加的并不是战兵人数,而是后勤补给以及保障部队,每个团则下辖五个司,每个司则多达一百九十四人左右。这样以来,每个团将达到一千人左右。

袁宗第最幸福的事情是跟着全旭,从而可以听到太多太多故事。在袁宗第眼中,全旭是天下间最博学多才的人。

因为全旭懂得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全家军的行军的路上,全旭就给袁宗第讲述隋朝杨坚、杨广、唐朝李世民、李治攻打高句丽的故事,这让袁宗第听得非常入迷。

“辽东这些残破,这么荒凉,特别是冬天,又那么冷,为什么隋唐四代英主对辽东念念不忘,不惜死伤百万大军?”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全旭淡淡的道:“自古以来,中国绝对不允许自己周边出现一个强大的农耕政权。对一个农耕政权威胁最大的,永远是农耕政权,明白了吗?而且辽东虽然苦寒,却异常肥沃,只要经过几代人的开发,马上就会变成天下粮仓,如此宝地,岂能让他人盘据!”

隋唐与高句丽之间的战争一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隋唐四代英主远征高句丽纯粹就是为了所谓的天子之威,不顾百姓死活,这恐怕是世界上最搞笑的笑话了。

当时的高句丽是什么样的国家?这个国家在汉末勃然兴起,在五胡乱华的时候迅猛地扩张,当隋朝好不容易统一了中国之后,惊讶地发现一个拥有整个朝鲜半岛和辽东,坐扔百余座大城市,五百万以上人口的庞然大物已经矗立在北方。

这个庞然大物可不是那些啃着草皮过日子,一年不抢掠就要饿死人的草原狼族,他们筑有无数坚城堡垒,拥有百万顷良田,三十万大军,农耕、冶铁技术都十分先进,甚至能拉出数万具装重骑跟他们互殴!

然后隋朝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动员百万大军对高句丽发动了排山倒海的进攻,前后三次远征,直杀得尸积成山,血流成河。由于指挥不当,再加上国内叛乱中轰然倒下。

已经被打得吐血的高句丽松了一口大气,自认为逃过了一动劫,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这口气松得早了一点,国内血迹未干,一支更猛的、灭国如同有瘾的大军便浩浩荡荡地朝他们杀了过来!

通过玄鹰卫的情报,全旭知道了皇太极在偷师全旭和卢象升,在双河卫的废弃的田地上,重新开垦了三十余万亩田地。

皇太极正带着女真人向农耕民族学习,辽东最恶劣的就是天气问题,可,这个问题被全旭基本上解决了。

烧煤球取暖做饭,用火炕、火墙来取暖,这样以来,寒冷的冬天,对于汉人的影响就非常有限了。

皇太极也在学习,全旭就不能容他了。

隋唐为何百年如一日,哪怕面临着突厥的强大威胁也要不顾一切的灭掉高句丽?

就是应了那句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其实,在周边国家和民族眼里,汉人的凶残是骨子里的,盯上了哪块土地,哪怕用五十年,一百年,甚至两三百年时间也要将它打下来,盯上了哪个对手,哪怕拼着同归于尽也要拉对方一块完蛋。

跟游牧民族那种爽三分钟就死的凶残完全是两码事。

全旭可以容忍皇太极继续放羊,但是他绝对不会给皇太极学习农耕,在辽东生根发芽。

原本的春季攻势,就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全家军活像一头从酣睡中苏醒过来的雄狮,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筋骨,那双嗜血的眼睛盯住了辽东。

辽东即将迎来一场可怕的腥风血雨。

一辆辆马车上装载着炮弹、火箭炮弹、沿着崎岖不平的道路,吱吱呀呀的一路向前!

战云密布,杀气冲天。

“狼烟起,江山北望……”

伴随着嘹亮的歌声,全家军将士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前进,他们目不斜视,寂静无声,那一张张年轻而冷峻的脸庞,一双双被关外的风沙磨练得雪亮的眼睛,给人一种无以伦比的压迫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