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三一三章时间才是最要命的问题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三一三章时间才是最要命的问题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赵记酒楼,门口大开。数十名小厮,热情的列队欢迎。

然而,这次的客人有点多,身穿全家军制式戎服的士兵们,拿着兵刃,背着火铳走进赵记酒楼。

大厅的散桌,大大小小的院落,所有的雅间,一个不剩全部坐满了全家军将士,看着赵记酒坐不下了,其他全家军士兵转而走向一家。

既然是请客,最终全家军将领们就商量出了一个馊主意,带着全体将士过来吃饭,吃,不吃白不吃。

看着这个情况,那些想要拉拢全家军将领的人知道失算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全家军将领会如此无赖。

不过,输人不输阵,这么多将士,也是一定要给他们丰盛的菜肴,随着一阵阵悠扬的丝竹声响起,那些身材纤瘦,模样俏丽的侍女,端着各式各样的菜肴上菜。

各种山珍海味……

自然是不够的,遵化城的物资早已被建奴抢走,全家军占领遵化城之后,就成了全家军的战利品。

这个时候,谁也没有向全旭去讨好这些物资,就算讨要也没有,全旭吃到嘴里的肉,绝对不会再吐出来。

反正,这些财物已经被全旭转移到了后世的仓库里,钱财没有,丝绸也不多,只有一些廉价的布帛。这些开业的酒楼,物资和人手都是紧张调过来的。

或许是心照不宣,遵化城以西沿着三河、怀柔一线,一直到京师,这一块地方建奴骑兵根本就不去阻拦,无论是行人,还是车队,他们都不管不问。

不是说全家军将士没有见过市面,但是他们那些将领实在没有想到这些士绅官员会如此奢侈,满桌的金质和银质酒器餐具,一桌下来,足够一个千户卫的军户吃上一年。

当然,普通士兵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可是肉食、酒水也是管够的,全家军将士虽然不缺肉吃,关键是全家军的伙头军,哪有什么厨艺可言?

食物在全家军伙头军手中,最大的功能就是做熟,不会吃死人,口感那就不要想了。

足足数千名全家军将士前去吃饭,一顿饭下来就吃掉十数万两银子,就算他们人财大气粗,想必也会感觉肉疼。

崇祯三年正月初八,位于遵化城南的建奴大营中,范文程终于在重伤中醒来,他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皇太极献计:“大汗,全旭麾下的火炮犀利,不可力敌,若要与其作战,必须等天降暴雨,火器无法使用,否则肯定会伤亡惨重!”

皇太极闷闷不乐的道:“难道任由全旭小儿肆意妄为?”

“不,虽然不可力敌,但大汗可以智取!”

“智取?”

皇太极疑惑的道:“如何智取?”

范文程道:“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皇太极明白过来:“爱民,可烦也!!”

“正是!”

“全旭出奇不意,至使洪山口城七万余石粮食被劫,加上遵化城中粮食,总数不下十五万石,这些粮食虽然多,可问题是,架不住他治下的百姓多,现如今全旭治下共有七八万人,这还不够,若是他有十七八,或三十万人呢?这个粮食定然不够吃,若是,我们派出的细作,混进去,成功烧掉他们的粮食或火药呢?”

皇太极恍然大悟。

此时后金军队虽然撤离了京师,可是他们从南至通州,北至遵化,西至怀柔,东至山海关,几乎全部都是后金军队的控制范围。

原来的时候,他们在劫持百姓,通常都是杀掉老弱妇孺,保留青壮和工匠,现如今,后金军队则不需要这么做了,无论男女老幼,全部集结起来,向遵化城外的全家军方向驱赶。

这些百姓,全旭要么不接,全旭的政治生命就玩完了,如果接纳,这些百姓会吃光他手中的粮食。

正月初九早上开始,遵化城外的全家军大营就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百姓,这些百姓都是衣衫褴褛的流民,身无长物,他们在后金军队的驱赶下,朝着全家军大营冲去。

这些流民排成了长龙,一望无际,他们正翘首以盼,也在唉声叹气,求饶着。

虽然全旭还在京师,不过他身边的玄鹰卫利用接力式的方式,把电台信息发送到全旭手中。

面对这个问题,全旭很快就做出了决定,接收。

把所有的百姓都接收下来。

皇太极的计策不错,前提条件是,这个计划要耗尽全旭需要时间,需要很长的时间,而皇太极恰恰就没有时间。

全旭早在半年之前就开始布局,他给断粮陷入危机的东江军送去了大量的粮食、钢铁、火炮、铠甲、火铳,还有火药,当然,就连在全家庄镇意外发现的二百余吨原油也送给了毛文龙。

毛文龙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皇太极把八旗的七成以上兵马都带进了关内,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奴只剩不到两万老弱兵残,几乎等于虚不设防。

毛文龙肯定会出兵,只要消息传到皇太极的耳朵中,唯一的办法就是马上撤退,如果不撤退,他征朝鲜,打蒙古,这十数年取得的成果,一夜之间就会被打回原形。

就算皇太极把周围的百姓,全部驱赶到遵化城下,他们能驱赶二三十万人就不错了,就算有七八十万人,想耗尽全旭的粮食也非常困难。

全旭也不是滥好人,大不了每个百姓每天发半斤粮食吊着命,他越是这样做,就越给全旭输送兵力,全家军还可以在众百姓中,优中选优,进一步扩充兵力。

到时候,全旭就算不能把皇太极留下来,也能把他打得半残。

全旭的命令很快发回了遵化城,三娘接到命令之后,开始接收这些百姓。

当然,最重要的是,披着红色披风的三娘,面带微笑的接待他们。

将一包包东西分发给百姓,这些东西都非常简陋,一大包有一个用麻布缝合而成的睡袋,里面装着柴草,虽然不舒服,至少可以御寒。还有一双双鞋子。

这是后世全旭见过的一种已经被淘汰的鞋子,既用木板作为鞋底,用麻布作为鞋面,里垫上鞋底,可以防寒。不过,木板这种东西就不需要了,全旭从后世收购的废旧轮胎,用废旧轮胎当鞋底。

毕竟,数量太大,光买新衣服,投入的成本太高,全旭这段时间光钱如流水,他的帐面上资金已经亮起了红灯。

这些破衣的衣服,或者鞋子,在冰天雪地里,都是能救命的。这些流民的鞋子早就破了,双脚冻得通红,疼痛难忍,一接过来就迫不及待的穿上。

三娘见怪不怪,总是带着迷人的微笑,将一包包物资递到流民手里,轻声说:“到了这遵化,你们就安全了,安心住下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三娘那温柔的声音往流民心里注入了一股暖流,让他们浑身都暖洋洋的,连声道谢。

这是个让人永远也生不起气来的女子,在她面前,性子再急躁的人也不好意思插队,哪怕物资很可能不够。

对于如何接收百姓,安置百姓,以沈明泽、曲靖为首的民部,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体制。

首先把零散的百姓按照甲、保、镇的三级行政编制进行编制,在编制过程中,就是一个细致的筛选过程。

有技术的工匠会挑出出来,让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拖家带口的则是单独编在一起,同时划定区域,让他们在甲长、保长的带领下,开始积极自救。

用火将冰冻的地面烧融化,然后,将地面挖一个深达一丈的大坑,入口留下台阶。然后再用火将里面潮湿的土壤烤一下,接着用木棍或木板,铺设屋顶。

这就像是在新疆建设兵团,初到新疆的时候,居住的地窝子,造价低,防寒,抗冻,一个地窝子可以住一个甲,十个联的地窝子形成一个保。

每一个甲按照数字进行编号,反正每家每户百姓,分发给他们一个睡垫,挤在地窝子里虽然依旧会很冷,但是不至于冻死人。

安置下来的百姓,会给他们发一碗粥,有的时候是麦粥,有的时候豆粥,有的时候是米粥,肚子有点食。

百姓就会安静下来,沈明泽就让那些读过书的读书人,按照编写好的思想教育大纲,给百姓们讲课,以聊天的形式,让他们灌输,自己今天造成的局面,都是当官的不作为,武将贪生怕死。

其实,未当官的这些读书人,本生就反动,嘴炮无敌,让他们骂当官的,他们比谁都起劲。

百姓的情绪很快就被调动了起来,他们或是参加劳动,继续打造工具,或者是强壮一些,有血性的百姓,则被蛊惑着,去参加全家军,准备报仇。

仅仅正月初九这一天,就有一万余名百姓被后金军队驱赶到遵化城,让全家军接收,当然,全家军多了两千余名工匠,八百余名预备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