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三零二章全家军开始爆兵了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三零二章全家军开始爆兵了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观望养寇,畏敌怯战,奴才以为,阿敏罪该当斩!”

代善上来喊打喊杀,是因为他摸清了皇太极的态度,皇太极其实是一个非常虚伪的人,他想杀阿敏,却不愿意承担杀掉阿敏的恶名。

果然,随着代善的话音刚刚落,皇太极给了代善一个满意的眼神。

多尔衮还是一个乖宝宝,他顺水推舟:“轻慢军机,肆意妄为,其罪当斩。”

阿敏此时已经明白了皇太极就是想让他死,可是他失去了反抗的资本,如果是他还在镶蓝旗大营中,倒是可以鱼死网破,再不济也可以逃走,可是身在皇太极的大帐内,他可没有办法飞出去。

“大汗开恩,大汗开恩!”

阿敏除了求饶,其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皇太极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是可以名正言顺的杀掉阿敏,然而问题是,杀掉阿敏可没有那种想象中的快感,没错,阿敏非常粗暴,也非常强势,从前,皇太极可是一直活在阿敏的阴影中。

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阿敏了。

皇太极装模作样的道:“本汗不杀你,褫夺爵位,你可服?”

阿敏急忙磕头如同捣蒜:“奴才谢大汗不杀之恩!”

“传旨,阿敏畏敌怯战,罔顾洪山口城、遵化城失陷,褫夺其爵,幽居在家,闭门思过!”

随着皇太极一句轻飘飘的话,就那阿敏打落到尘埃。

事实上,也是因为全旭的原因,否则,镶蓝旗拥有十六个牛录的阿敏,依旧掌握着一部分实力,这十六个牛录,一旦叛乱,皇太极至少需要使用二十个以上的牛录才能取得胜利。

纵然胜利,那也是毙敌一千,自损八百,他要承担着将近一个旗的战斗力折损。

现在镶红旗只剩一个架子,镶黄旗也废了一半,吞并镶蓝旗十六个牛录,总算可以弥补一部分损失。

不过,皇太极并没有吃独食,他将阿敏的十六个牛录,调入五个牛录归镶红旗,以代善次子,原镶红旗小旗主硕托为大旗主,提拔岳托长子罗洛浑承袭岳托的贝勒爵,为镶红旗小旗主,领第四参至第六参领,共十五个牛录。

镶蓝旗旗主改为舒尔哈齐的儿子济尔哈朗,原镶蓝旗三十三个牛录,调出十六个牛录之后,镶蓝旗仅剩十七个牛录,也成了八旗之中,实力最弱的一个旗。

甚至比打成半残的镶红旗更弱,镶红旗虽然旗丁不足五千人,却拥有三十一个牛录,论牛录在八旗之中属于前三,只是实力缺口很大。

皇太极轻松解决了阿敏这根肉中刺,也解决了镶红旗和镶蓝旗以及镶黄旗的问题,然而,最根本的问题,却是意见无法统一。

这就好比一大家子人去炒股,有人赚了钱,有人亏了钱,赚钱的人想见好就收,可是亏钱的人想着弥补损失。

现如今,洪山口、遵化、大安口、龙井先后失陷,他们缴获的钱财,大都便宜了全旭。劫掠的俘虏,超过七万人被全旭抢走,粮食十数万石,草料不下二十万石,战马共计两万余匹,耕牛一万六千余头,还有大量的驮马、骡马,金银财物等等。

原本煮熟的鸭子被人抢了,后金八旗很多人都不甘心,特别是调整了两个旗主,新上任的旗主硕托以及济尔哈朗也需要立威,他们虽然想撤退,却不敢撤退。

毕竟,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更何况,收拾掉了阿敏,莽古尔泰,多尔衮、多铎他们的实力未损,这次缴获甚众,别看这三个小老弟,年龄虽然小,但是人小鬼大,摆明了刀马,不愿意撤退。

他们都把皇太极架在火上烤。

后金没有什么文化底蕴,争论完全像吵架,而且像菜市场泼妇骂街一般,不时的带着人体器官或者对方女性亲属的关切问候。

就在后金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同样,大明也在后院起火。

战争的根本,还是因为经济。

皇太极在入关以来,总共打了三场大规模超过三万人马的战争,在这三场战争中,他都是赢家,全旭虽然歼灭镶红旗一部,可是事实上,并没有伤及皇太极的根本。

现如今,入关的后金八旗仍旧有一百三十二个满编牛录,受到损失的牛录也有二十多个,四万五千余后金精锐,仍旧是一支非常庞大的力量。

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急转而下。

缓缓图之,就成了最好的办法。

然而,问题是随着皇太极败退,退至遵化城外,在这个时候,朝廷中有人开始作妖,上书请求崇祯皇帝命孙承宗速战速决。

这倒不是崇祯皇帝看不到事情的核心,此时的崇祯就像长平之战时期的赵王一样,有心杀贼,奈何无力回天。

可是问题是,朝廷太穷了。

养活京师二十万大军已经费力,更何况还有十余万客军,这些客军每天人吃马嚼,耗费了太多粮食。

崇祯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崇祯皇帝传旨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孙承宗主持军务,与皇太极决战。

这个玩笑有点大,现在入关的后金军队占了后金超过七成的军队,如果明军有实力歼灭这支后金军队,那么后金活该被灭亡。

可问题的关键是,明军其实就是一个样子货,将皇太极从京师“击退”,并不是真正的击败,而是皇太极担心后路断绝,自动撤退,此时的后金军队编制健全,装备齐整,粮草充足,根本就不是一支败兵。

然而,明军明明拥有二十余万,非常可惜,这些兵马包括十六位总兵,十七位副总兵,五十三名参将,外加一百多名游击率领。

虽然名义上明军建制完整,事实上却乱成一团,而且有的总兵仅四五千兵马,甚至不如全旭这个参将。

孙承宗也没有办法,皇帝有旨,命他率军决战,他只能遵从。

于是,孙承宗在通州召集各镇总兵议事。

不过,在这个时候,全旭也忙得脚不

当然,如今全旭手中掌握着七万余人,攻战遵化城之后,全旭将大营与遵化城相联接,同时,针对麾下民众,进行了整编。

首先是骑兵部队,扩编成六个团,成立骑兵旅。

(前文数据计算有误,已经更正)

每个骑兵团下辖三个司十个旗,共五百人马。

六个骑兵团,就是三千人,战马六千余匹。

再次就是三个炮团,扩编至六个炮团。

编制与天雄军基本一样,每个团下辖四司十五旗,每团共计五百八十四人,其中增加了的辎重司,下辖骡马一百五十匹,一零五野炮二十七门。

炮兵旅共计一百六十二门一零五野炮,共计三千五百余人。

步兵五团,扩编为五个步兵旅。

其中每个步兵旅下辖四个团。

每个团采取四四制建制,既一团为四司十八旗,增加一个骑兵旗,一个亲卫旗,每个团共计六百四十人左右,一个步兵旅则为两千六百人左右。

全家军如今兵马增加到六个骑兵团,六个炮兵团,二十个步兵团,全军人数共计一万九千人人马。

这次整编,最大的变化就是把飞雷炮当成了固定式的编制。

这种飞雷炮虽然威力不小,可是射程太近,只能用来步兵攻坚,所以并没有划归在炮兵团中,而是属于团直属炮兵,每个团也不多,一个旗六门。

从七万余人中挑出一万三千名青壮,剩下的基本上属于歪瓜裂枣了。

整编完成,就是分发装备和训练,不过,全旭也没有想到自己可以一下子扩军将近两万人马,他在体育工厂仓库里的库存,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火炮准备最多的只是炮弹和备有炮管,刀枪铠甲,虽然有一些,不过却到了极限,最大的问题是火铳的不足。

对于缴获的火铳,全旭看不上,可以他装备火铳只有三千八百支,也就是说,五个步兵旅,超过三分之二都是冷兵器。

无奈之下,全家军也装备了一部分弩机和弓箭,有总比没有强吧。

崇祯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后金军队并没有发起进攻。

全旭也乐得清静,他命令各部对开始训练,主要是列阵,三大步伐四面转法,那需要时间练习,先从整队开始。

同样,全家军的光荣传统那是不能扔掉的。

各部分散开来,就开始召开谈心会,每个人都谈谈自己的遭遇,在加上刻意的引导,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遭遇是贪官污吏和后金人造成的,他们要想活下去,只能拼命。

当然,对于那些女人、孩子和工匠们,自然是另外一套管理方法,不用训练他们如何打仗,以甲保镇为单位,开始营造遵化城外的永固式大营。

反正全旭有的是人,足足五万多人,那些多工匠,可以开炉铸造工具,干得好的百姓,奖励一块肉或者一件衣服,或者一把刀,总之,多劳多得。

饭菜虽然不如全家军士兵,这些百姓暂时也没有怨言。

平静的时光是非常短暂的,全家军与后金军队在遵化城下对峙了三天,直到十二月二十七日下午。

全旭正在午睡。

“得得得……”

如同惊天动地一般的马蹄声响起。

后金军队主动向全家军发起了进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