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二零九章宁为鸡首莫为牛后(一更)

“多事之秋,大势如怒海,宋氏唯有顺势而为,方可保全全族!”

宋献策郑重的望着宋燕娘愤愤道:“阿姊,你别告诉我,你看不透这天下大势,你只是女儿之身,若非如此,不敢说你是状元之材,至少解元之材!”

宋燕娘看了一眼宋献策,长长叹了口气。

宋献策幼就聪明,三岁识字,四岁能文,有过目不忘之能,只是非常可惜,他的身高就长在十岁半的时候,再没有长高一寸。

尽管宋献策学识渊博,文才出众,连永城县识都没有通过,这对宋献策非常不公平,朝廷以样貌取士,像宋献策这样的人,是万万难以当考中秀才。

宋献策非常愤怒不止对自己的不公平,而是因为他的姐姐宋燕娘,宋燕娘和宋献策的父亲宋骥是永城富户地主,为了培养宋献策、宋燕娘读书学习,不惜置变良田四千余亩。

宋家依靠勤俭节省发家致富,以农、鱼为业,乐善好施,从不与人争斗,可惜,依旧被汪家谋夺了大量田产。

若非邻居练国事担任了陕西巡抚,与汪家产生了宅基地纠纷,宋献策趁机联同练家相告汪家,恐怕宋家就会因此败亡。

更可气的是,宋燕娘嫁给高岌为妻,高岌原本只是一个破落户,家中甚至连隔夜粮都没有,依靠宋燕娘的嫁妆以及她持家有道,渐渐富裕起来。

可是,高岌在得知宋燕娘和宋献策被秦承祖俘虏之后,非但没有产生相救的心思,却直接派死士前来暗杀宋燕娘。

人性凉薄如此,宋献策不恨是不可能的。

“如此世道,如此人性,阿姊教我,我应该如何自处?”

“这……”

宋燕娘喃喃道:“我也没有想到相公会起杀人的心思,这件事就不要争什么责任了,以后更小心一些就是……”

“我无害人之心,他有害我之意!”

宋献策指着宋燕娘道:“你真以为他是为了所谓的家风?所谓的名声?”

“难道不是……”

“不是,说穿了就是钱,你现在无儿无女,所有嫁妆怎么也有两三万两银子吧?你要是死了,这些钱就是姓高的!”

既然后世,有些偏远地方,仍旧把女儿称为“赔钱货”,在古代,嫁女儿都是要赔钱的,哪怕再穷的家庭,也要置办四担、或八担嫁妆,在后世不值钱的衣服、被褥,在古代是相当值钱。

如果是富户人家嫁女,为了面子,嫁妆更加丰厚,当初宋燕娘嫁给高岌,就是红妆十里,六百只羊,二十头牛,二十匹红马,外加布帛、丝绸千匹,各种首饰、粮食、肉食,果脯、粮食、糖、家俱足足拉了八百多车。

光送嫁就动用了一千多人。

虽然经过三年多的花销,至今仍在好几万两银子的嫁妆掌握在宋燕娘的手中。

“仔细想想相公想杀我,也属于正常……”

宋燕娘转而望着宋献策,低压声音:“可是,他们只是一伙土匪……”

“阿姊,难道没有明白,圣公身后还有人!”

“还有人?”

宋献策点点头,他打量着周围,发现没有人跟过来,也没有注意,就压低声音道:“阿姊,圣公麾下所吃的粮食不是精米,就是白面,还有大量的麦子……”

“这些东西不是他们抢来的吗?”

“抢的?哪里抢的?山东吗?”

宋献策指着身上的防刺服道:“阿姊也是精通女红,你看看这针脚?细密如织,每一根针脚之间,仿佛用尺子量过一般!”

宋燕娘不以为然的笑道:“我也能做到这般!”

“如果这样的衣服有几千件,几万件呢?”

“这……”

“其实还不止!”

宋献策拔出身上的腰刀,递给宋燕娘:“此柄非金非木,却坚硬异常,营中老人皆传,此物与粮食,皆是全大仙所赐!”

“全大仙?这是哪里神仙?我怎么没有听过?”

“全大仙根本就不是神仙,他只是一个人,或者说是一方枭雄!”

宋献策缓缓道:“半年之前的吴桥之乱,只是一次试水,圣公以数百精锐起兵,先克吴桥,五日之内,连下六城,半个月攻至登州黄县,三战关宁军,关宁军三战皆败,损兵过万,连蓟辽督师袁崇焕也因此中创,最后不治而亡,按说,此时圣公应该趁胜出击,占据山东,切断京师运河,不出三个月,京师以及边军就有缺粮之危险,到时候,既可西进中原,也可南下江淮,然而,偏偏在这个时候,圣公放弃所有占领的城池,缩居在山区,所图为何?”

宋燕娘本来没往这方面去想,想到这里,她的眼睛瞪大,难以置信的道:“休养生息,鲸吞天下?”

“正是!”

宋献策道:“圣公麾下,不嗜杀,不坚银妇女,不欺凌弱小,尽管在山中却操练不止,他们与普通的土匪根本就不一样,论军纪,比朝廷的官军强的可不止一点半点,自古以来,得人心者得天下,圣公,或者说,圣公身后的人,所图的,就是天下,赵普可凭半部论语,宰制天下,我宋献策又如何不能成为赵普之二?”

宋燕娘深吸一口气道:“你说的也对,我若是落入其他匪徒之手,恐怕难保清白,只能一死!”

“不管是以君子度小人,还是以小人度君子,以己度人总会有所偏差!”

宋献策道:“我们宋家不妨赌上一赌,成则封侯拜将,富贵荣华,败则,了不起一生而已!”

“眼下时机不错,不利用起来,实在可惜了!”

宋燕娘道:“既然高郎无情在先,休怪小女子无义在后了,我去求圣公,让他派一支兵马,前往济南府,把我的人接过来,他们能识文断字,也能筹会算,可以帮你,也可以免除高郎迫害!”

“多谢阿姊!”

宋献策的目的其实就是拉宋燕娘下水,他虽然学识不错,只不过因为身体残疾,不仅仅是世俗不能容他,就连亲生父亲也没有让他接触家族事务,宋家的资源他利用不上。

宋家兴建的义学,门下子弟数百,跟随宋燕娘陪嫁一百余人,个个都有独当一面之材,毫不夸张的说,随便拎出一个,不比一方掌印知县差。

知县会的不过是显学道德文章,而他们却精通庶务,懂税赋,知田亩,会水利,通匠造,比书呆子知县强的何止一点?

看着宋燕娘同意,宋献策非常高兴。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传来。

宋献策转身回头,看着一身甲胄的秦正阳走了过来。

“秦将军!”

秦正阳现在是圣公麾下的典卫大将军,统领秦承祖的马军六营,步军六营,车兵三营、炮兵三营,合计八千余军队,也是秦承祖麾下的最强军队。

“宋长史,找到您太好了,义父有请!”

宋献策非常享受这种感觉,在秦承祖麾下,虽然有很多人对他不满,可是表面上该有的面子必须有,否则这就是对上不敬。

秦承祖的军纪,有一部分来自全旭的理念,下级绝对服从上级,这一点非常有必要,因为他们看似摆了一个大型梅花阵,可惜,这个寨与寨之间,很容易被分割开来,形成个体。

在这样的情况下,军队要想保持战斗力,不是制衡,而是形成统一而有效的指挥。

寨之内,分为三主,营主负责战斗指挥,保主负责民政,法主负责刑法和军法,一旦营主阵亡,保主顶上去,再次就是法主。若是三主阵亡,那就是第一百总顶上去,以此类推。

原来的灵泉寺大雄宝殿,就改成了秦承祖的政事堂,可以容纳三四百人的大殿,就成了秦承祖平时议事的地方。

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此时的秦承祖麾下虽然只有六十八个寨子,相当于六十八个村子,仅仅相当于后世镇长的管辖人口,不过,他却拥有一整套的官僚体系。

自秦承祖之下,就宋献策的长史府,负责管理六曹,还有以镇守使、指挥使、执法使为名目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足足上百人进入大殿内准备议事。

秦承祖从耿云庆手中接到全旭的密信时,拆开一看就发现了全旭的密押,也明白了全旭代表朝廷招安秦承祖。

从内心里来讲,秦承祖其实并不希望被招安,无论是在东江镇,还是现在,他基本上都是一方首领,毛文龙在东江镇其实对下面非常放权。

每个岛屿驻扎的参将,除了参与较大的军事行动,或者迎接朝廷的大臣,否则一般情况下,都是各自为政,这也是毛文龙死后,造成谁也不服谁的原因。

可是,面对全旭的要求,秦承祖却不敢反抗,他现在还没有迷失自己,因为,秦承祖非常清楚,全旭可以扶持起他,也可以扶起任何人。

随着宋献策以及十三个镇守使、执法使、指挥使全部到齐,秦承祖装模作样的道:“今天晚上,本公接到骁勇营耿云庆的密报,朝廷派出特使招安我等,诸位怎么看?”

宋献策听着这话心中一惊,他还没有来得及开口。

就听到一个洪亮的声音道:“圣公,宁为鸡首莫为牛后,我反对招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