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一五零章无依无靠只能效忠他(二更)

如果真是皇太极的离间记奏效了,为何袁崇焕被抓了以后,一帮御史言官们喷了八个月,却没有喷死袁崇焕?

什么离间记除掉了袁崇焕这员大将?

纯属可笑,袁崇焕对明朝的危险大于功劳,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在此后数个月的时间里,大明的绝大部分文武大臣都纷纷给朱由检呈上了奏疏,揭发袁崇焕卖主求荣、通敌叛国、收受贿赂、结党营私等一系列罪行。

这些奏疏中犯罪事实是一道比一道多,犯罪程度是一道比一道狠,可是,崇祯一直都没有处理袁崇焕。

因为,袁崇焕是他第一个信任的大臣,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

可惜,袁崇焕辜负了崇祯皇帝对他的信任。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八月初六,史范上疏揭发弹劾已经辞官归隐的钱龙锡支持袁崇焕私自诛杀毛文龙,并且后来还默许袁崇焕与皇太极谈判议和,称袁崇焕与钱龙锡“卖国欺君,秦桧莫过”。

史范还指出,钱龙锡接受了袁崇焕十几万两白银的贿赂,并交代了白银窝藏的地点,那就是钱龙锡将十几万两白银存放在了姻亲徐本高(已故内阁首辅徐阶的长孙)家里。

史范说得绘声绘色,犹如身临其境,本人真怀疑,钱龙锡搬银子的时候,史范是不是就在现场,不然他怎么这么清楚呢?

这就有点诛心了!

大家不要认为在大明晚期收点银子,是很正常的事情,就自以为是地认为这道奏疏中弹劾的都是一些小罪。这就大错特错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送钱的袁崇焕是蓟辽总督,也就是边疆手握重兵的大臣,而收钱的钱龙锡是内阁大学士,那么袁崇焕送钱给钱龙锡就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想造反。这可是满门抄斩、诛灭九族的大罪啊!

十天后,既八月十六日,崇祯在平台召见了内阁、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翰林院、六科以及锦衣卫等部门的官员,开会商议处理袁崇焕的事情。

崇祯二年(1629)十二月袁崇焕入狱,一群人围着骂了八个月,终于,骂死了。

事情就是这样吗?

不是。

在那群看似漫无目的,毫无组织的言官背后,是一双黑手。

可是,这双黑手到底是谁呢?

按照历史上的记载,兵部尚书王洽被罢免之后,就是梁延栋。

梁延栋是官宦子弟,他的父亲是太常少卿,万历四十七年进士(二十六岁中进士),先是受在南京兵部担任主事,改为礼部历仪郎中。天启五年,担任永平兵备道副使从四品,在督抚以下皆为魏忠贤建生祠的过程中,他居然辞职。

崇祯元年复起,以永平兵备道副使,分巡口北道。这个口北道就是当今河北省西北部内外长城之间地区,崇祯二年升右参政。同年十一月四日,遵化巡抚王元雅在城破后自缢,梁延栋就代理遵化巡抚,然后又是兵部右侍郎,兵部尚书。

全旭非常不解的是,这货的履历,与袁崇焕一样,当官六年,官居二品,他总是在最恰当的时间,担任最恰当的职务,然而,光明正大,毫无破绽的升官。即使官居二品,他才三十六岁。

这双黑手的影子,更加清晰。

他就是提前安排的,专门用来替代袁崇焕的人。

想到这里,全旭惊出一身冷汗。

这个幕后黑手,似乎一早就在布局。

城破副手没有责任,他不是主官,然后以代理的方式升官,来个配低高,再利用收复遵化的功绩,光明正大扶正。

偶然一次或者说是巧合,可是,往往最信不过的,就是巧合。

全旭回到全氏大院的时候,神色都是闷闷不乐的。

不过,看到二娘的时候,全旭又将所有的不快和郁闷扔在一起。

他的笑容非常灿烂。

“二娘,吃饭了没有?”

“还没!”

“为什么不吃?”

“等相公回来!”

全旭抚摸着二娘的肚子,问道:“小家伙有没有闹腾?”

二娘脸上洋溢的幸福:“没有,他很乖的!”

全旭与二娘一起吃饭。

全旭可没有寝不言,食不语的习惯:“二娘,对了,前阵子,三娘跟我说,他娘准备人四喜买个童养媳!”

“相公的意思给她一笔钱?”

全旭摇摇头:“算了,种地其实很辛苦,他们也没有劳力,买个童养媳顶什么用,这样吧,你安排一下,咱们在商业街新建的店铺,给他两间,愿意做点买卖就做买卖,实在不行就收租!”

“好的!”

全旭又道:“你不要太辛苦了,有活让无双去干,账房有周宏儒,不用那么辛苦,我听说,你天天熬夜看账本!”

“说到账本……”

二娘迟疑了一下道:“他们交上来的账本有蹊跷!”

“哦,怎么回事?”

“我看过!杜亮交上来的账目,少分了你七两银子,牛结实的账目则多了一两三钱,郭富贵则少了四两。”

全旭知道这个时代的账目都是流水账,他的工厂虽然不多,可是流水账却不少,特别是窑场,那里每天的砖瓦都数以百万计。能多如此众多的数目中挑选出了有问题的账目不容易。

“这么微小的错漏都瞒不过你,厉害!”

二娘有些得意扬起下巴,说:“那还用说,我七岁就跟着我爹学九章算术了,什么账目没见过?不管他们做得多隐秘都瞒不过我的眼睛。不过他们错的手脚并不高明,破绽太过明显了,嗯,应该是算错了的,无心之失,可以原谅……”

全旭吃完饭,望着二娘圆润的身材,目光有些不同。

二娘也是过来人了,岂会想不到全旭想要做什么。

“相公,我……”

“没事,我知道你不方便,我就想抱着你,好好睡一觉!”

二娘这才不再抗拒。

就在全旭准备宽衣解带,****的时候。

门外传来曹引娣的声音:“老爷,刘将军和毛将军求见!”

全旭有些气愤“知道了,让他们去暖阁稍候!”

全旭轻轻在二娘脸上亲了一下:“在床上等我!”

全旭来到东暖阁,望着刘兴祚与毛承禄道:“二位,都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就不能等到明天再说吗?”

刘兴祚苦笑道:“打打扰全先生了,不好意思!”

全旭望着毛承禄问道:“这几天在我这里住得还习惯吗?”

“非常好!”

毛承禄有些激动道:“这才是人过的日子!”

与东江镇截然不同的是,全旭大院的物资非常丰富,不像东江镇,有些将士手中有钱,却买不到任何东西。

钱,对于东江镇的士兵来说,反而只是一堆没有用处的贵重金属。

“对了,你们这里的钱庄,存钱不收存金,还有利息?”

“是啊!”

全旭笑道:“怎么了?”

“我存了一百五十两金,是不是可以有三十六两银子的利息?”

“这个,要看你存的是固定期,还是活期,活期的话,那就没有多少利息,大约十几两银子的样子,固定期肯定会多一些!”

全氏银行的总部在大名府城,当然,陈应也按照全旭的意思,在全旭大院开设了一个银行分部,用来结算所有家丁、庄户、工匠以及民夫的工资。

他可知道,这个时代,贪污是属于正常现象,那些工头们把钱领了,直接卷钱跑路,骂名就会有全旭承担。

全旭就学着后世的方式,让银行处理上万人名的工资,只要那些工匠不急着用钱,还可以放在银行里生利息。

当然,他们开的都是活期账户,既使是十两银子,一年的利息也只有一厘半,别小看这一厘半,这些工匠可全看在眼里。

刘兴祚笑了笑:“我也存了一千两银子!”

全旭摇摇头道:“你们二位不是专门跑过来跟我说存钱的事情吧?银行经营,有专人负责,童叟无欺,诚信经营,行了,没有别的事,你们可以回到歇息了!”

刘兴祚与毛承禄对视一眼。

毛承禄起身道:“全先生,请稍待一会儿,我们辽东百姓过来,我们可都是身无分文!”

全旭明白过来了,刘兴祚和毛承禄同意了迁徙辽东百姓过来。

他有些不解的道:“此事不应该先向毛帅禀告吗?”

毛承禄苦笑道:“父帅早已感觉到辽东产出有限,东江镇军民日子困苦,虽然说,现在可以晒盐,能弥补一些亏空,可是粮食仍旧不够吃,如果能迁徙出来一部分军民,也可以分摊东江镇的后勤压力,只是不知道全先生这里可以安置多少百姓?”

“十几万人暂时不成问题!”

全旭想了想道:“明年的话,还能再安置一些!”

与其他地主不同,全旭根本就没有想过种地养兵、养民,他真正的目的是以工商业养兵和养下辖的百姓。

“太好了,我回去就安排,趁着入冬大海封冻之前,我们就可以迁徙五六千人过来!”

全旭也非常开心,东江镇的老弱妇孺很少。

没有办法,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不是青壮很难坚持下去,就算能有五六千人,全旭也可以从中挑选一两千名青壮年训练成军,这些东江镇青壮无依无靠,只能效忠他。

PS:从昨天晚上十点开始,写到现在,总共四更,一万两千多字,扛不住了,先睡了,有错别字帮忙指点一下,我回头再改,弱弱求一下月票,求订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