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一零三章斯文败类无耻之尤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一零三章斯文败类无耻之尤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其实,三娘并不知道全旭把魏忠贤的神位放在黄府密室的真正原因。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密室里还有黄金,她不可能空着手回去。

一锭锭的黄金被装进背包里,全旭这只旅行版的背包拥有四十五升的容积,如果用来装黄金最多可以装八百多公斤。

仅仅装了一会儿,陈应就提醒道:“行了,别装了,这就有八十九斤了,你背不动!”

三娘并没有停手,又将五颗金锭装进背包里。

陈应有些无奈的道:“你背得动吗?”

“转过去,你来背!”

陈应压抑着声音:“我背?”

“对,你不背,难道让我背?”

陈应无奈,只好转过身子,三娘提着一百多斤黄金,背在陈应的背上。

三娘又瞄向陈应的长衫,她拿着多功能刀,轻轻一挥,陈应的前襟就被割掉一大块,三娘将这块厚实的布料铺在地上,然后,将金锭放在上面,放了五六十斤的样子,再将布两端一系,套在自己的身上。

陈应碰上三娘这样见财眼看的人,实在也没有办法,他不敢抗议,外面就是衙役,如果真惊动了那些衙役,他和三娘都跑不了。

三娘装好黄金,这才将香灰撒在密室的神位前,以及香炉里。

其实,全旭也没有料到黄立极会在密室里拜祭他的生父,香炉和香灰都有,不过三娘还是把香灰撒了满地。

接着,她按照全旭的要求,开始布置这个定时炸弹。

一百克的TNT,威力其实并不算大,大约相当于两枚手雷弹的威力,不过,神位牌还是可以轻易炸成碎片。

三娘将TNT放在楼梯上,然后小心翼翼的将电池的开关打开,用一根香支撑着,只要香燃烧殆尽,开关就会闭合,就会引爆雷管,引爆TNT。

“走吧!”

三娘处理完这些,这才催促着陈应离开。

全旭通过无人机传回的画面,看着三娘与陈应背着包裹和背包出来,这才松了口气。

“三娘,安装好了吗?”

“好了!”

“你们现在往东走,那里没有人!”

“好!”

陈应和三娘急忙朝着东边的通道走去,走了莫约四五十步,遇到一堵墙。

“前面没路了!”

“我知道,你们右边有一辆废弃的大车,踩着大车,翻过这道墙!”

在全旭的指挥下,三娘和陈应终于平安无险的避开了巡逻的衙役,来到了后院。

就在这时,黄氏祠堂方向传来剧烈的爆炸声,一团橘红的火球腾空而起。

“怎么回事?”

“我他娘的怎么知道!”

“还愣着干什么?快,快过去看看!”

众衙役们恍然大悟,无论外面的衙役,还是里面的巡逻队,他们拿着腰刀或水火棍,

都朝着爆炸声方向跑去。

全旭通过及时画面,着左后门方向距离陈应和三娘他们最近:“你们右手边,就是后门,现在门口没有人了,赶紧从后门离开!”

“好!”

陈应从后门出来,终于松了口气,这场行动,看似简单,却异常凶险,稍有不慎,那么乐子就大了。

就在陈应和三娘沿着原路返回的时候,全旭操作着无人机,开始监视黄氏祠堂。

随着三班衙役举着火把,跑到黄氏祠堂,此时东厢房里的密道入口已经被全部炸开,里面浓烟滚滚。

“陆典史,现在怎么办?”

陆典史指着身边的几名衙役:“你们,下去看看!”

众衙役面面相觑,却没有办法。

官大一级压死人,典吏这个官职虽然不入流,不过也是属于皇帝签押,吏部栓选,属于“朝廷命官”,穿着九品官员的官服,享受每月三石米的俸禄。

而衙役,与后世的公职人员不同,他们都是服役,而且属于贱籍(子孙三代)不准科举,所以,他们才不敢得罪典史。

五六名衙役壮着胆子进去密室,很快,他们就发现了密室的金子和银子,偷偷捡起几枚藏起来,然后衙役们开始向里面搜索。

不一会儿,他们看到了位于密室里的香案,还有魏忠贤的神位。

“陆典史,有发现!”

陆典史叫陆凤鸣,他与卢象升是同乡,从万历七年开始参加科举考试,连考十三届不中,官府体恤他年老,就给他栓选为大名县典史,在卢象升来到大名府担任知府时,他就主动投靠了同乡卢象升。

卢象升凭什么和大名士绅叫板,而不像其他官员一样被士绅架空?

就是因为有陆凤鸣这个准地头蛇,别看陆凤鸣六十又七,却眼不花,耳不聋,身体相当好。

他也担心这个案子给卢象升带来影响,可惜却查不到什么。

当陆凤鸣来到密室里的时候,看着神位牌上的字,心中狂喜:“转机来了!”

“快,通知卢大人!”

随着十几匹快马离开黄府大院,全旭知道这件事情成了。

他等着陈应和三娘来到末日堡垒里,这个时候,他启动车辆,返回全氏大院。

在遇到罗世明的时候,全旭又吩咐罗世明处理掉末日堡垒留下的痕迹。

用了不到一个小时,返回全旭大院的时候,将末日堡垒停在车库里。

陈应此时一直仿佛在做梦一样。

黄府距离全旭大院足足有**十里地,他与三娘却在短短一个多时辰中,跑了一个来回,那么这辆机关兽,岂不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陈胖子,你也是聪明人,咱们什么事情都没有做,你明白吗?”

“明白了!”

陈应确实是聪明人,三娘虽然猜测不到全旭的真正用意,可是他却能。

全旭就是玩了一招叫移花接木,虽然无法帮助卢象升解决黄立极灭门之案,但是,黄立极在密室之中,暗暗祭奠魏忠贤,这就是犯了重大的错误。

更何况,密室里还有铠甲和兵刃,说大了这是意图谋逆,说小了,那也是阴为不臣。他幸亏是已经死了,否则菜市口还要走一趟。

只要是崇祯皇帝知道了黄立极暗中祭奠魏忠贤,再加上黄立极也是魏忠贤的党羽,这件案子就会不了了之。

就像毛文龙被袁崇焕杀了一样,毛文龙有错吗?

袁崇焕就是利用毛文龙给魏忠贤建生祠这个理由,让崇祯皇帝给他做背书,偏偏崇祯皇帝也认了。

其实,给魏忠贤建生祠的官员,根本就数不清,最早提出为魏忠贤建“生祠”的是浙江巡抚潘汝桢,他在给天启皇帝的奏疏中写道:“东厂魏忠贤,心勤体国,念切恤民,鉴此两浙岁遭灾伤,顿蠲茶果铺垫诸费,举百年相沿陋习积弊一旦厘革,不但机户翻然更生,凡属兹土莫不途歌巷舞,欣欣相告,戴德无穷,公请建祠,用致祝厘。”

天启皇帝同意了,而且亲自为“生祠”题写了匾额——“普德”。

这座“普德祠”建于风景秀丽的杭州西湖边,规模恢弘壮观。

魏忠贤对“生祠”之举非常受用,很快将潘汝桢提拔为南京刑部尚书。

其他党羽嗅觉灵敏,争先恐后建起“生祠”,于是,魏忠贤的“生祠”遍地开花:

应天巡抚毛一鹭在苏州虎丘建“普惠祠”;

应天巡按徐吉同在松江建“德馨祠”,

漕运总督郭尚友在淮安建“瞻德祠”;

巡按宋桢模、许其孝在扬州建“沾恩祠”,

工部郎中曾国桢在卢沟桥畔建“隆恩祠”;

顺天府通判孙如冽、府尹李春茂在崇文门内建“广仁祠”,巡抚刘诏、巡按卓迈、户部主事张化愚在宣武门外建“茂勋祠”;

山东巡抚李精白在济宁建“昭德祠”;

河南巡抚郭增光建“戴德祠”和“成德祠”;

山西巡抚牟志夔建“报功祠”;

湖广巡抚姚宗文建“隆仁祠”;

除此之外,四川、直隶等地也全都建起魏忠贤的“生祠”。

袁崇焕也在宁远建了一座“生祠”,被天启帝亲自命名为“懋德祠”。

当然,不管是谁沾上这边,就会轻则罢官,重则抄家杀头,最倒霉的当属江西巡抚杨邦宪,他为了在南昌建生祠,不惜拆毁“三贤祠”(供奉周敦颐和程颐、程颢)但祠堂还没有建完,魏忠贤就被新皇帝崇祯查办,杨邦宪也被划入魏忠贤党羽而罢官。

全旭这一招非常厉害,直接断送了为黄立极鸣怨叫屈的后路。

谁叫就是“阉党”,谁还敢叫。

陈应小心翼翼的放在背包里的金锭,得知三娘居然顺手牵羊,又捞了两千多两黄金的时候,全旭有些苦笑不得。

当然,全旭非常体贴的奖励了三娘一番,直接他精疲力竭,这才沉沉的睡去。

就在全旭呼呼大睡的时候,整个大名府的三司高官们顿时都被惊动了。

全旭的高明之处就是没有直接制造一块新神位,这样谁都看出来,这是栽赃嫁祸,关键是里面的香灰堆积之多,明显是经常拜祭

更何况,有些陈旧的神位牌上,字迹就是黄立极本人亲笔书写的,这是最要命的地方。

卢象升松了口气,望着易应昌:“易大人怎么看?”

易应昌张了张嘴,心中非常无奈:“我……乔部堂,您的怎么看?”

乔允升苦笑:“真是斯文败类!”

金世俊愤愤道:“无耻之尤!本官要弹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