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一三二三章 不是最好办法的办法

权倾大宋 第一三二三章 不是最好办法的办法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7:01 来源:笔趣阁

推荐阅读:

高堪也是从地方一步步爬出来的,尤其是南海这种恶劣环境,岂能看不出李彦仙的羞怒,那是对王泽仁的怒火,放在平时他还能罢休?简直是笑话。

不过,国事为大,他还是能分清楚轻重的,不能把南侍军两位大佬激怒了,嗓音低下几个分贝,温声道:“无论海外军州还是侍卫水军,连同南侍军都是为朝廷效力,彼此要精诚合作,才能灭了交趾李家,打通南北道路,让朝廷直通海外,成就行朝开疆扩土的千秋伟业。”

“这一仗,虽说不比海外孤军作战,却也是艰险万分,李家靠近岭南,数次和中原交兵,非三佛齐、东爪哇可比,咱们还需谨慎对付才行。”

李彦仙点了点头,笑道:“好,这是自然,我大军粮草还需经略照顾。”

“这是自然,一应粮草、草药,我广南西路绝不含糊,必然不负南帅所托。”高堪见李彦仙识趣,花花轿子众人抬,自然不能驳了大帅面子,当然是和颜悦色。

王泽仁见李彦仙客气,也就自觉闭上嘴,他可不想触霉头,让两位最高官长对他撒气。

“太尉,前方军报,六十里外有交趾军行动。”更戍官飞马而来,来不及跳下马喊道。

“哦,看来他们层层阻拦,把决战之地设在平地上。”王泽仁眉头微挑,显得非常兴奋,他不怕交趾不战,就怕他们避而不战,跟他们玩山地丛林战,简直是在作死。

不能不说,这些日子宋军焦头烂额,交趾人以百人、千人为单位,凭借山地丛林阻拦宋军前进。

虽然,南侍军各部受过严格而山地丛林战,半数都是岭南各族子弟,却依然打的非常艰苦,训练是一回事,作战又是一回事,禁军是苦不堪言,死伤也是挺大的。

尤其是烟瘴之地,双方的山地弓弩战致伤率很大,甚至比战死的负担还大,每一名伤员都增加后勤的压力。

好在有各州番兵,这些番兵都是各洞的寨兵,自幼生长在山林面对山地丛林战很熟悉,由他们担任先锋,用精良的改良型神臂弓,还有淬有榕树毒液的箭矢,才一点点地突破交趾人的防御,把战线向前推进,逼迫交趾在平原决战。

侧翼三千番兵为开路先锋,恐怕正在艰难地行进,能否赶上主力决战,就看天意了。或许,偏师能及时赶到战场,出其不意克敌制胜,也许来不及赶到,最终由主力苦战。

李彦仙呵呵地笑了,玩味地道:“就算他们设伏又能怎样?不怕他不准备,就怕他没准备。”

高堪作为十年海外守臣,也是风里来雨里去的人,其不能明白其中道理。宋军远征作战,利在速战速决,就怕陷入无止境的拉锯战,要是他们利用山地、河川展开袭击战,宋军要不执行屠杀,还真是让人头疼。

李彦仙和王泽仁都不赞同屠杀,至少不能进行灭族的屠杀,所以打起仗来真的缩手缩脚。

既然对方排兵布阵设伏,那就好办多了,宋军主力是技术性军队,只要甲仗齐全,辎重部队跟上,就算被包围又能怎样?战车和轻型辎重车组合,车兵和马军的配合,再加上强弩铁炮弹的运用,足以突破任何的围困。

应该说是不怕你来保卫,就怕你不来包围。

“烦劳大人压阵,督促转运民夫,须得让乡军守住道路。”李彦仙很客气地道。

高堪点了点头,很享受李彦仙的客套,要是按照大家出身来说,对方可是和王秀同辈,他明显是后进,正色道:“太尉放心,我必然防备贼人偷袭,不误太尉的供应。”

“好,那就给他来个将计就计。”李彦仙冷冰冰地道。

高堪猛然打个冷战,却看那冰冷的目光,眼看这位和稀泥的南帅,恐怕也不是易与之辈,西军的纪律也就是比海外好些,就算对方不会过多杀戮,战场上杀人也是无可奈何,自己何必多说。

南方,那又是一场惨烈的激战,却被举国北伐热情所掩盖,也只有很少的睿智之士,在关注这次南征,认为南征的意义,绝对在北伐之上。

这不是胡言乱语,更不是贬低北伐,而是学院派的务实官僚,所一致认定的。

北方的强敌是历朝历代祸患,只要国力强盛不难应付,却无法做到彻底征服,可以说是你来我去的打,北伐也就是收复失地,充其量灭了女真人,却无法短期真正控制草原。

其实,真正控制草原的办法,王秀早就知道了,却不能下决心去做,联姻的方式非他所愿,堂堂华夏岂能用下半身维系关系?牢固后方可进可退,再寻求彻底解决北方和西域的办法。

南方,则是历朝历代的痛,中原王朝国力最强盛时,也没有真正征服南方,只能实施间接统治。

大宋设置海外十二军州,现在应该是十五军州,还有薄章航海的大发现,让这些思维敏捷,又受到王秀思想影响的士人,忽然眼前一亮,原来游戏可以那么玩,热点总比苦寒要好,王相公说的很有道理啊!

打通所谓陆桥,连接本土和海外军州,大宋行朝的战略纵深,就可以延伸数千里。这是什么的概念?

北方的野蛮民族,他们对中原的进攻,往往都是冬季,对炎热的气候深恶痛绝,要说打过江那是有的,你要深入岭南再进入南海,简直就是自找没趣。

也就是说,只要打通了陆桥,南方十五军州彻底稳定,大宋行朝就再无灭国之忧。

或许,这种想法并不是绝对,但对于深受北方草原祸害的中土来说,绝对是具有吸引力的,至少让他们有了某种选择,不会再进退无路。

刘仁凤对海外并不是太关心,却非常关注这场战争,在世人的眼中,交趾本就一颗毒瘤,能够剜去自然是好。而学院派务实官僚的论调,也让他眼前一亮,认真研究起了征伐交趾,肯定了打通陆桥的重要性,认定虽非解决北方威胁上策,却也是早就最后的退路。

看过《权倾大宋》的书友还喜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