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一二五六章 慈寿殿

权倾大宋 第一二五六章 慈寿殿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7:01 来源:笔趣阁

这层窗户纸被王秀捅破,引起了义愤填膺僧人的沉默,能成为知名高僧的佛门子弟,却没有几个傻瓜迂腐之辈,相反都有着无比的精明,大家都明白有个机会,让自己道统显名天下,流传后世的好机会。

“真君用意非常明显,并非是要羞辱我佛门,而是要佛道儒三足分立,剔除不顺我中土的外宗活鬼,绝对是大好时机。”大峰和尚着重强调王秀用意,希望大家能看透,他也相信有足够利益打动这些高僧,没有人会拒绝。

众人沉默不语,心中却个个兴奋,自家的祖师哪个不是高僧,便是追溯道汉唐,五祖慧能神秀,哪个不能成为佛祖菩萨,凭什么漫天金莲说的都是别人。

如果,自家祖师能够成为佛祖,那自己岂不是能得到佛门果位?自家祖师成为佛陀菩萨,自己再不济也能混个罗汉果位,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王秀的用意非常明显,要重新厘清仙神体系,把道、佛、儒全部纳入,彻底斩断佛门和天竺的联系,组成中土的天庭仙神体系,这可是一盘绝大棋局,就算是深恨王秀者,也不能不惊叹不已,这块肉实在太吸引人了,到了人们明知是圈套,却不得不去拥护的地步。

无它,原因很简单,任谁都明白,天庭不过是人间皇朝的塑造,没有任何教统能独立朝廷之外,无论是阴谋还是阳谋,那都是利益大小的问题,就看你又没有本事,在规则范围内争取最大的利益。

“诸位,真君执掌俗世权柄,我等把柄落在手中,恐怕他早就做好准备。既然真君并非要有意加害,我等佛门子弟何不顺水推舟,既能把外宗邪道排除,又能争取到更高地位,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大峰和尚也是善变之人,既然要避开王秀的屠刀,那就把佛门利益最大化,有些到嘴的肉吐出点又有何妨。

他没有说出口的是,自己所在的禅宗,绝对是完全中土化的佛门宗派,说白了就是融合了道门理论的分支,也是最接近道门的佛门宗派,相反法相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真言宗等宗派,多少还是比较倾向原天竺佛门,有些甚至可以说瓜葛极深,禅宗得到的利益最大。

王秀拉拢一部分佛门宗派,打击一部分的谋划,说白了就是阳谋,他和那些高僧看的明白,却如同飞蛾投火一般,明知道前面是圈套,却不得不义无反顾地扑上去。

这可不是一般地教义争论,而是流派的正统地位,也就是说,既然天庭得到朝廷人主承认,那就是教派在天庭中的利益分割,能够享受封赐的佛陀菩萨罗汉,最不济也是护法金刚。

而今,他们本土佛门祖师,也能够封佛祖菩萨,本身就让他们不能不去争取,别人说一个命好而已,他们眼中却不尽相同,有了佛陀菩萨的宗派,才能在教义辩论中占据上风。

“真君敬佩佛门禅宗三十六祖慧能,为中土佛陀。。。。。”

那些高僧全然不在意王秀的谋划,大峰和尚占据了主动,王秀掌握大宋行朝重柄,以朝廷名义封个佛陀,还不跟玩的一样,何况道门理论构架完善,会对民间产生极大影响,你要不争佛陀菩萨位,恐怕就要日趋衰落。

没看到禅宗争取了慧能祖师,成为中土第一尊佛祖?此时再不争取,还等到人家都封完了,你再去舔着脸求,那些汤汤水水连打牙祭都不够。

他们纷纷召回宣德门外僧众,原本同仇敌忾要朝廷屈服的佛门,顿时冰消瓦解,大家都在考虑怎样争取宗派利益,至于密宗和那些被连累的僧人,早被他们放在一边。

不过,他们却没有意识到,王秀提出佛陀、菩萨、罗汉三大果位,必须要得到人王的承认,享受人间的汽运香火。

也就是说,必须得到朝廷的玉策册封,才能成为真正的佛门果位,否则就是伪佛,不被各地官府承认。

这就把命脉给攥住了,主动权掌握在朝廷手中,佛门各道统必须依附朝廷,比度牒监控还要严密。

虽然,也有人看出这点,提出万一王秀以此为把柄,恐怕佛门各道统都要受制,却形成不了主导阻力。无它,就像大峰和尚所言,太初真君迟早要回归大罗天,届时无论道长佛消还是佛运道衰,一切都要看定数,他们只需要定下框架。

众僧纷纷赞同,王秀不过是抬高道门的地位,能不能在有生之年争过佛门,还还是两说之间,先把这块肥肉吞下去,到了肚子里才是自己的。

短短几天功夫,佛道争论的风向就变了,佛门大多数宗派忽然支持王秀,哦,应该说是支持太初真君,对密宗和勾结女真人的两大佛寺,斥责为外道败类,披着佛陀外皮的摩罗子孙。

很可笑,也不可思议,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却又是那么现实,分秒必争的时间,还有巨大的利益,没有人愿意落后别人,自家的利益受到损失。

就算是道门再度崛起,在这些大德高僧眼中,也不过是正常事,他们有绝对信心,来维系民间的信仰,大家忽然变得一团和气。

朝廷该抓的抓,佛道大会该开的开,随着审讯不断明了,佛门大德和道门高士之间,关系反倒融洽许多,相互间的尖锐矛盾平缓了,相互抬举奉承也多了。

就像蔡易说了句:“佛本是道”,引的众位高僧一头黑线,人家太初真君说了,那是正对昊天鸿钧,你蔡易之凡俗红尘人,也敢大言不惭,那又是一段公案了。

王秀作为太初真君,最后一次亮相大会,气氛是融洽的,他一改咄咄逼人的辩论风格,转而是称赞佛门睿智,大德高僧能证大觉金仙得佛陀果位。

就算小有不满异己声音,在其乐融融的氛围内,也就如同石子落深潭,荡不起多大涟漪。

云浩真人首唱,道源自昊天,元气大着为昊,是为鸿钧,天下道统莫不是鸿钧三徒所创,理应合流一家,成立道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