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九二一章 那点龌龊

权倾大宋 第九二一章 那点龌龊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7:01 来源:笔趣阁

平羌城,那是一片血雨腥风,任谁都明白,宋军完成了战略集结,夏军重兵屯驻平羌城,早就是师老无功,无法拿下整个城关,甚至有被人家合围的危险。:efefd

骨力黑以最快速度发了官塘李良辅极为担心,监军的李仁忠坚持拿下平羌城,就算是来了几千宋军援军,也必须要打下去。

随着战斗的继续,夏军也拿下几个关堡,西关城、北关城相继陷落,他们集中兵力要拿下南关城。

但是,南关城驻扎的是五十二旅镇,李世辅能在七万夏军中如无人之境,背靠坚城又岂能没有作为。

他没有把兵力限制在城内,而是放到了平原上,车营和马军营混合编组,有平羌城庞大箭矢储备为后盾,最大限度发挥攻防的优势,结果是七战七捷,杀的夏军鬼哭狼嚎。

最大的战果是,几千人击溃夏军万人的正兵,那场战斗打的是天昏地暗,万人正兵说明夏军参战有两万人。

五十二旅镇出动三个战车营、两个马军营和一个步骑营,战车突击,马军两翼掩护,步骑兵在后扫荡,标准的后世机械化装甲部队战术,夏军那里是对手。

战场上几乎是一边倒的屠杀,南关城的守卫步军倾巢而出,扫荡被五十二旅镇冲乱的夏军,在宋军有组织的战术面前,一个上午夏军就崩溃了。

五十二旅镇的威名远扬,让李良辅惊讶不已,意识到骨力黑说的不错,宋军车兵战斗力极强,真正引起他的重视,急忙把部队撤入西关城和北关城,不敢再和李世辅正战。

此时,由于李仁忠坚持不撤兵,让夏国大臣极为不满,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把重兵屯住在平夏城,简直是不知轻重,拿家国当做儿戏。

当然,也有人意识到李仁忠的心思,无外乎火中取栗,想要侥幸边功,为自己争取大宝填上资历,却不知是犯了大错误,违背了李乾顺的意愿。

李乾顺在醒来的时候也很恼火,他是意识到某些不妥,李仁忠和李良辅不撤离的态度,让他很没有面子,却也明白这个时候撤下来,对军民士气打击是严重的,硬扛着这有可能全军覆没,造成更大的危机。

“陛下,已经有言官弹劾皇子和都统军,况且十万大军师老城下,南朝又汇集重兵,我军连战不利,恐怕会有不妥。”斡道冲是老辣,几句话委婉表达不满,还道尽夏面临的危机。

“濮王精通谋略,李良辅是国之大将,他们领兵在外征战,轻易不要调动,十万大军还拿不下区区小城”李乾顺双眼深陷,一副有气无力的模样,他不愿在大臣面前丢脸,只能含含糊糊打马虎眼。

“陛下,南朝大军克日就要进犯,夏州空虚又有萧合达,臣以为还是撤兵北上妥当。”斡道冲非常不放心萧合达,李仁忠和李良辅的大军,多是左厢北部兵马,除去萧合达夏州祥佑军司,其他几个军司兵马并不算多,容易被宋军利用。

李乾顺脸色苍白,嘴角不住颤抖,很显然受到刺激。萧合达并没有表现出不满,但家国危难之际,他也不太放心契丹后族人,夏州统军有正兵上万,一旦发生不可预测的事,整个盐州东部都将大乱,实在不敢赌博啊

“陛下,既然拿不下关防,何必在坚持,一时一地得失又算得了什么”斡道冲一声长叹,他本就不赞成贸然进攻平羌城,现在骑虎难下了。

李乾顺默然不语,神色极为萎靡,他早就后悔了,却没有后悔药可吃,但除了军心士外,平羌城位于靖塞军司东北,战略地位重要,有大军在三源地,宋军第七、第八行营不敢过分深入,甚至第五、第六行营,也不敢贸然决战。

无论对军心士气,还是对战略应对,都让他非常矛盾。

“夏州危机,陛下乃英武圣明之主,必能看出其中道理,南朝尚未发兵,还望早作打算,不能错失大好时机。”斡道冲不屈不挠地道。

“容朕考虑一二。”李乾顺真的很为难,有利有弊最让人难以取舍,他艰涩地闭上眼睛。

最让他犹豫的是,夏州方向抽调大军不少,又有让人不放心的萧合达,但他依然有侥幸心理。知元昊实施全民皆兵,夏国可战之兵达五六十万,正兵达到二十余万,铁鹞子、擒生军主力未动,似乎有能力可宋军一决高下。

斡道冲见李乾顺犹豫不决,急的心头冒火,根据各方情报显示,南朝汇集的禁军军级军号就有十余个,征发乡军达到十余万人,再加上那些络绎不绝的民夫,规模已然超过当年五路征讨,很显然是灭国之战,无论如何不能轻视。

他不否认李孝忠、李良辅有牵制作用,但这种牵制是相互的,人家凭借万余人牵制你十万人,算计起来还是自己吃亏,怎么李乾顺就看不明白呢

尽管,随着宋军不断拔点,西北战事正式开启,曲端仍没有发动主力进攻,并非是他不想,而是正气恼朝廷成立殿前司西北行营。

他和王秀的观点惊人地一致,都不赞同殿前司**成军征战,造成战略方向上的任务重复,浪费宝贵的支援力量。

从将校任命中,他也是一眼看出猫腻,还体味出更深的缘由,人家殿前司是天子卫率,亲娘养的儿子,自然要处处争功,也不顾指挥序列的不顺,公然破坏新军制。

连王秀也沉默不语,让他忍无可忍,不惜直接压下预定进攻的日期,给王秀上了一封官塘,非得要把事搞明白不可,大有搞不明白,我这仗就不打的势头。

给党项人的时间越多,对大宋发动战争越发不利,时间,似乎被一点点地浪费。

但是,王秀一点也不焦急,目光转到了大河渡口。

此时,高升督促部队试探几次,只要不接近浮桥,宋军绝不会出战,都躲在关堡内观望,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让他好生无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