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八七一章 西北战事的廷议1

权倾大宋 第八七一章 西北战事的廷议1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7:01 来源:笔趣阁

(四库书)

钟离睿看了眼许翰,摇了摇头道:“推演只是比较各种可能,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并不能涵盖全部。 ”

王秀点了点头,道:“正是,战场上没有绝对,只有相对的应对策略,推演永远没有变化快。或许,一个不起眼的变故,就能改变整个局面走向。”

“有道理,但这不能确保陕西开战,虏人不趁机占便宜。”李光非常忧虑地道,他为人非常谨慎,这场战争的危险性太大了,似乎有点太冒险了。

“并非如此,战略推演并非战场推演。”钟离睿干笑了两声,平羌城有西侍军一个上旅七千余人,再加上轮戍的乡军土兵,好歹也有万人守御。

只要能妥善利用关防地形,不要盲目地出击,在行营的支援下,十万夏军要攻取平羌城,还是比较困难的。

最重要的是城内有水井,这就解决守城的大问题,按照兵力换算,至少能坚持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以西侍军动员来看,缘夏边地五大行营的兵力,禁军连可以征发的各军州乡军达到三十万,不需要北侍军的增援。

李光自持身份,不愿和钟离睿争论,淡淡地道:“陈太尉、王太尉,有多大几率快速拿下灵州和兴州?”

刘光世撇撇嘴没说话,都参军司知行军司事陈淬、副使王宣面面相嘘,不知如何作答是好。

陈淬原出身西军,当年担任真定府路兵马副总管,失镇南逃后加入殿前司禁军,积功成为知行军司事,作为枢参高等行军参军,对西军是了解颇深的。

他也很赞同这场战事,毕竟是西军为主力,只是明显的两府大佬信心不足,他也不好说话。

王宣却撇撇嘴不以为然,他曾经击败女真悍将斜卯阿里,又是李纲看好的旧部,哪里会怕别人,朗声道:“以最佳军事部署,两大行营牵制左厢军司,然后分南北两路,可以快速抵达灵州。”

他没有说多长时间拿下兴庆,也没有做出任何保证,时间并不是他所能预测的。

王秀默默看着山川地形沙盘,最佳方案实际是他运筹,让封元放出来的。

其实,也非常简单,那就是总结历史上,蒙古人对党项作战经验,避免和强悍的左厢军司硬拼。以两个行营的大军牵制夏左厢军司,让党项人主力脱不开身。

平羌城就是一个点,宋军组成两支快速部队,配给强有力的步军部队,南路从熙河路北上,进入右厢军司防区北上,北路沿着草原边境西进,直接进攻省嵬城。

“南路行营倒是可行,但北路行营要越过边地,恐怕会引起虏人反击。”李纲眼光也很独到,看到了危险点。

王秀并不认为李纲多心,实际北路绝对是冒险,推演的成功并不代表实际作战顺利。也是,仅仅是个计划,操作起来实在太难,大宋行朝的进攻阵地,无法完全避开夏军左厢,战斗只能在战争中不断改变,墨守成规的结果,只能是全军覆没。

他运筹的作战计划,连自己也觉得太不符合实际,根本避免不了和夏军左厢决战。

王宣神色有些傲然,他看了眼刘光世,朗声道:“以最坏的打算,西北战事一时无法形成决算,女真趁机南下,以兵力计算,北侍军完全可以应对,沙门岛驻扎侍卫水军,也可以出海威胁燕山,至少能保证平局。”

“侍卫水军?主力已经南下,沙门岛不足对虏人形成威慑,长岛的侍卫水军拱卫行在,断不能北上。”许翰白了王宣,语气很不愉快,显然很不看好侍卫水军。

王宣很不满许翰态度,自从侍卫水军奔袭滦州,上岸的战斗中打的惨烈,损失比较严重。

但是,那场激烈的战斗却转化为宝贵经验,无论从登陆进攻还是阵型摆设,都让侍卫水军受益匪浅,都参军司和侍卫水军都参军司,早就规划出对付金军马军的战队编组。

也就是说,留守的虎翼第五军,无论是甲仗配置还是战术,都逐渐适应登陆战的需要,确保守住登陆点,迎接马步军的增援或是后续部队抵达。

他眉头紧蹙,口吻生硬地道:“海船游戈燕山近海,必能震慑虏人,京东驻扎虎翼第五军两个旅镇,完全可以威慑燕山,许相公无须担心。”

侍卫水军的军编制规模不大,旅镇规模更小,体现出登陆作战需要小编制加灵活性的重要,两个旅镇也不过四千余人,可以组成两个战阵。

王秀很赞赏王宣不亢不卑的态度,也开口说道:“许大人,如果能然高丽出让江华,以海制陆,侍卫水军更具威慑。”

“大人说的极是,我们可以在任何一点登陆,打他个措手不及。”钟离睿不失时机地补充一句。

许翰也不想争辩,该说的也都说了,人家王秀再次担任处置使,显然早就胸有成竹,自己做那恶人干嘛!

李纲显得非常犹豫,慢吞吞地道:“不动用东南仓禀,能否支撑西北大军决战?”

王秀笑了,李纲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不动用倾国之力的战争。不过,更深一层的寓意很明确,对方不想把有限资源,消耗在西北战场上,影响北伐大业。

西北在士人眼中,也就是次要的战场。

刘光世咳了一声,道:“李相公,蜀道虽然艰难,却也能支撑半数粮草。”

李纲轻松地点头,有刘光世肯定,陕西加上京西的仓储,那就不用动用东南仓禀,他也就无话可说了。

王秀对西北战事非常上心,早就做过精密的计算,陕西六路仓禀储备,加上蜀川更加丰厚的粮草储备,完全可以支撑长期战胜,至于京西那是备用。

再说,西侍军配备一些独特的器械,准备应付党项的马军。不要说那些正在陆续装配的火器,单单四轮战车就足以奠定时代方向,四个轮子的封闭型战车,完全仿照忽视的装甲战车,一队、一营乃至一旅的战车意味着什么?

(四库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