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八六零章 钟离睿的不服

权倾大宋 第八六零章 钟离睿的不服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7:01 来源:笔趣阁

(四库书)

但是,解决基础稳定上层还不够,毕竟已经形成的利益集团,没人会嫌钱多,你虎口里夺食会遭人恨的。

他在形成果断地上了份奏章,要增加俸禄,理由很简单,就是天下纷乱已久,官员时常半俸,度日艰难。如今,朝廷财政状况良好,南北盟好承平,应该改善士大夫的苦状,这个建议得到了士人的绝对好感。

能增加合理合法的收入,自然让他们高兴,谁愿意过苦哈哈地日子。

他是趁热打铁,在朝野欢腾时,提出废除那些苛捐杂税,表明对生民的危害,瞬间站到了大义的高度,没有人敢去反驳。再说,刚刚提议加俸被通过,还有改善公厨的待遇,相当于给了大家个甜枣子,这个时候你站出来反对,那可真是傻瓜了,没有几个人是傻瓜,甚至小报也都是赞誉声音。

对付地方官吏自有欧阳澈,连续两名知州被弹劾罢免,临行时还被万夫所指,落了个身败名裂,自然有震慑作用。他还有别的手段,在两浙路实行的县士绅议政会议,被用在了成都府路,这下也算是绝。

士绅议政会议还在试行阶段,却不妨碍在成都府路实行,两路各具代表性。

当然,面对那些苛捐杂税,士绅同样也是受害人,自然坚决维护自家的利益,别看各县正在陆续筹备,但那些士人明显胆肥了,县里的押司、吏目时常被抨击,有些人直接被士人逼着知县拿下。

也算是发动群众的力量,来制衡地方官府的顽疾,不要小看这些胥吏,他们的力量也是惊人的,搞不好整个改良会毁在他们手中,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现实可能的存在。

因为,流官三年一任,大多一任就走,胥吏虽然也是三年一考,但大多会留在任上,辅佐上官,新任知县往往要依靠他们办事,尤其是那些新担任知县的官员,不能不依靠这些老油子,弊端立马就出来了。

某些胥吏做得账目,不要说经验不足的年轻官员,就算是户部的度支,也很难发现端倪。

欧阳澈恩威兼济的手段,让两银法得以实行,深得王秀的赞赏,可以预见大好的前程,隐隐可见两府金光大道。

“大人,欧阳德明倒是好手段,成都府路十余军州被他玩弄鼓掌。”钟离睿说不嫉妒那是假的,人杰之间的竞争永远是意气的,他也不能免俗,让他去做能否更好?

王秀岂能不知钟离睿的不服,但他并不打算劝解,没有竞争哪来的动力,士人之间的攀比,不是简单能劝服的。

他也就莞尔一笑,平静地道:“德明是个人才,他要是能稳住成都府路,给他个四川都转运使又有何妨。”

钟离睿眼皮子一跳,四川都转运使?虽说如今都转运使地位有所下降,但那还是名义上的大路之首,地位是相当尊崇的。

嗯,应该说经略安抚使或经略制置使流行,却基本用于军事路上,陕西六路设置经略安抚,甚至各有转运使,整个陕西六路又是个大路,设有都转运使调度财货,四川和陕西同样,在各路转运使上,设置都转运使。

欧阳澈以区区微末之功,得到王秀的认同,主持两银法的试行,本就是占了天大便宜。如今,王秀竟然有意给大路都转运使,那可是真正的节臣,这厮运气好的让他眼红。

“大人,在下也想请郡。”

“哦,你任都承旨一年,怎么又动了心思?”王秀怪怪地看了眼钟离睿,有点出乎他的意料,刚刚从杭州来又动心思,显然被欧阳澈刺激的不轻,看来还需历练心性才行。

“他们也要回来了,在下想请郡陕西,为天下再建新功。”钟离睿淡淡地道。

王秀目光一凝,看向钟离睿的目光,似乎是越发地欣赏,却又莞尔一笑,似乎并没有放开的打算。

当天晚上,王秀和钟离睿,还有被叫来的封元,他们三人一同研究西北郡县地形图。

当年,女真人的两次南下,西军的大量东调,把大宋最有可能夺取定难五州的机会打破。在他看来,如果再有十年的时间,党项人肯定被耗死。

女真人为了牵制大宋西军主力,以政和年间夺取横山土地契机,邀请夏皇帝李乾顺共同灭宋。

但是,李乾顺却被宋军着实打怕了,大宋西军的威风不是浪得虚名,秦风缘边弓箭手,熙河吐蕃族马军,环庆的横山步跋子,泾原的番军刀牌手,那都是一等一的天下精兵,足以和禁军一较高下,甚至比禁军还要凶悍。

更何况横山尽失,夏国最精锐步跋子来源失去,左厢军司三十余万吏士,步军力量逐年减弱,要真面对精悍的西军,那可真有点玄乎,至少他没有信心。

女真人的势力庞大,经过几次接触,夏军吃了几次亏,最大的惨白是李良辅的二十万人,被打的屁滚尿流。也就转变态度,开始对大宋边境试探******,陕西六路兵马不断东调,边境防御也有减弱,算是不错的时机。

但是,李乾顺没有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大宋是庞然大物,他不太相信会被女真人打倒,保持着谨慎地观望态度。

更无耻的是,他是大发战争财,对两方都卖出优良的战马,给女真人吃亏的价格,从大宋朝廷补回来,往往一匹马能卖出两匹的价格。

大宋朝廷不是不知道,却也没有办法,中原不可能养马,就算配种良马也没地方放牧,更何况战事紧急,需要迅速组建马军部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当开封陷落,他才恍然大悟,急忙要调集大军夺取横山,进而要攻取陕西。很可惜,王秀一局定乾坤,大宋幸免于难的行朝,强令陕西六路兵马严守关防,不得随意东进。

所以,西军虽然损失惨重,却仍有精兵十余万,各路乡军土兵战斗力极强,让他悬崖勒马,没有做出愚蠢的举动。

(四库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