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八零八章 柔福帝姬真伪

权倾大宋 第八零八章 柔福帝姬真伪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7:01 来源:笔趣阁

事实似乎正如传出来的消息,宫中前去宣诏的张去为,在王秀府邸碰了一鼻子灰,王秀以身子不适为理由,拒绝收回奏章,并坚持由机宜文字代笔,再上请辞奏章。请大家搜索看最全!眼看张去为灰溜溜回去,这是瞒不过众人眼的,到了晚上已经传遍整个行在,还没有消停的学生们,再次被激起了火气,他们纷纷联系,要再次上书天子。

看这事办的,士人非常的不满,都整整快一天了,赵官家竟然没有处置张启元,也过分了不是。

第二天,张去为连续在大内和王家府邸跑了五次,王秀坚决不奉召,连唐格、李纲上门也被谢绝,看样子王秀动真格的了。

太学生和钟山书院及没有离开行在的玉泉山学生,再次汇集起来,这次他们直接来到宣德门,二话不说跪下就上书,市民也陆续汇集,让班直侍卫大为惶恐。

才隔了一天又来了,还让不让人活了,这些班直不敢拿学生怎样,只能虎视眈眈戒备。

赵谌也没办法了,刚在东华门闹一出子,总不能调动禁军弹压吧!他急忙问秦桧和李纲。

李纲压根不鸟赵谌,他索性来个不参合,谁折腾出来的事谁善后,反正他不给人擦屁股。

由于,李纲的威信在那摆着,赵谌很不满却又不能发火。如今,唐格请宫观的奏章已经呈上,基本进入三辞的程序,王秀又出了这档子事,要是再把李纲给折腾火了,索性来个撂挑子,那乐子可就大了。

不要以为宰相离任顶一个就算了,你要真这样想,那还是别干天子了,趁早当个逍遥藩王自在。

要知道宰相兼修国史是百官之首,任免都有一套相应程序,更重要的是宰相都是某个阶层或政治利益集团代表,轻易地任免会造成权力失衡,何况两位宰相同时罢免,绝对会造成朝野震荡。

别的且不说,皇城司密报,殿前司六军中,风言风语传的很厉害,不少将校对朝廷很不满,私下有些令人不安的言论,又让他非常的担心。

“秦卿家,外面如何是好?”赵谌有点怕了,他真的收不了场子了。

秦桧心下暗笑,他可不行王秀会真请辞,把他当傻瓜了。但是,王秀这招可真毒辣,正好打在软肋上,又把士民的火气拱了上来,形成对天子巨大的压力,名利双收啊!

他酝酿自己的语言,缓缓地道:“陛下,王大人是有声望的儒者,受到如此冤屈,岂能没有怨言。”

李纲瞥了眼秦桧,心下不住冷笑,王文实聪明一世,怎么这位盟友却不那么靠谱。这厮的话是帮王秀说了委屈,却又暗中挑明王秀有怨恨的心思,分明不动声色挑拨,在赵谌心底埋下不满地种子。

不过,秦桧是搅屎棍有利朝廷,他也就笑看风云。

果然,赵谌脸色很不好看,很勉强地道:“学生在宣德门外,总不是办法。”

“只要王大人复出,相信士子会立即退去。”秦桧提出了自己的高见。

李纲不免一阵白眼,秦桧还很是条毒蛇,什么叫王秀复出,士子就会退去?分明在隐晦指出,王秀声誉之高,已经威胁到皇权的稳固。

他处处防范王秀,就算王秀和他挑明亲善,两人达成协力共进的君子之约,他也没有一刻放松警惕,但那都是君子的阳谋,建立在有利家国上的斗争。

当然,也能容忍甚至默许秦桧,但并不代表他一忍再忍,这厮是要天子和宰相直接对着干,唯恐天下不乱啊!

眼看赵谌有点意动,他才放弃冷眼旁观,断然道:“陛下,王文实受到冤屈,因他名望甚高,士人打抱不平还是可以接受的。如今,士人之所以不退,并非王文实进退,而在于朝廷对构陷者的查处,不出分恐怕不足以平民愤。”

赵谌眼有点直了,李纲说的还有几分道理,但他又有些犹豫地道:“张卿家已经在家待罪,总不能因为错怪王秀,处罚张卿家,他只是接到诉状办理而已。”

没等李纲说话,秦桧冷冷地道:“陛下,张大人是枢密直学士,怎能僭越御史台、大理寺职责。”

李纲真是佩服秦桧,手腕端地高明,虚实手法用的炉火纯青,就算王秀在场也不能指责,真是妥妥地人才。

赵谌脸色憋的通红,强辩道:“三衙卫士和女史刘氏,都让有司问罪,他们还想干什么?”

“围困慈寿殿三衙卫士,谋逆心昭然若揭,该当场拿下斩杀,女史刘氏结构两府重臣,妄图博取富贵,证据确凿,哪里还用有司问罪?直接押下去打杀就是。”秦桧义正言辞,显得风骨使然。

“不用那急吧?”赵谌脸色微变,他也不算傻瓜,无论是阻挡朱琏还是女史刘氏,都是张启元的杰作,一旦定了他们谋逆,或是结构两府重臣,张启元绝对无法逃脱。

他之所以交给殿中省和大理寺,就在于拖延,殿中丞和大理寺卿不是王秀的人,相信他们会明白自己苦心。

“陛下,现在不是急不急的问题,而是牵扯家国安危。”李纲不等秦桧说话,立即上前补上一句。

“李卿家,是否有点言过其实了?”赵谌很不高兴,把王秀上升到家国安危,他这个天子情何以堪。

李纲似乎很不情愿,却仍然坚定地道:“陛下,先不说王大人主持各项新政,单单他操纵南北盟好,已经到了最后关键时刻。张通古一旦发现王大人请郡,肯定明白朝廷君臣离心,试问兀术陈兵数十万,一旦挥戈南下,如何是好?”

“我大宋难道没有精兵,几次不也重创虏人?”赵谌很不待见李纲,这厮真是又臭又硬。

李纲眉头一挑,沉声道:“朝廷新军是王大人倡议创立,何况行营正在组建中,断不能有纰漏。再说,几次大战唯有王大人率军大有斩获,虏人畏惧如虎,不快刀斩乱麻安抚王大人,恐怕大江以北将一片糜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