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七零三章 一颗好棋子

权倾大宋 第七零三章 一颗好棋子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7:01 来源:笔趣阁

活离胡土相当精明,摇头道:“不可,就算到了河东能做什么,你敢跟你拉起队伍造反?再,大兴西至云中,处处群山关隘,不出数日就会被追上。”

斡带瞪着活离胡土,极为不满地道:“投宋那是叛国,永世不得翻身,我斡带宁可死,决不做叛国之臣。活离胡土,你在南朝倒可安享富贵,可爷爷将被置于何地?”

挞懒何尝没有想到过,他真的投奔了南朝,会被如何对待?秦敏是的好听,但他自己屡屡率军南下,给大宋君臣的耻辱实在是太多了,宋朝百姓死在他手中何止千万。仅凭靠不住的一面之词,万一有事悔之晚矣!

再,他是大金的都元帅,算是位极人臣,女真人以弓马立国,都元帅地位明显高于丞相。去了南朝他又能得到什么?给个郡王?显然不可能的,那就是节度使了,一个无关轻重的闲职养老,真让他生不如死。

有时候,抉择真的很伤神!

却,秦敏很悠闲地走在大街上,他根本不怕被人认出来,到今天为止他的身份仍是保密,只和各房知事及重要使臣联系,知道北方机速局知事的人很多,但知道是他的人很少,过着隐秘生活却能享受阳光,的确令人惬意。

不过,行走在上京的冷风中,又让他稍显不爽,这贼地方也太冷了点。

“大人,那厮会不会屈从?老是拖延下去也不是办法,他可是知道了大人身份。”胖子有几分担忧地道,谁能保证不出一点岔子,他并不赞同秦敏冒险,这和交通讹鲁观是两码事。

“没事的,知道了就知道,反正迟早会让人知晓的。既然他想拖延就让他拖延,我们做万全准备,保护好自己安全,最好能让水军海船在海上等候。”

秦敏并不在意挞懒生死,能让挞懒投奔大宋是好,走不了也无妨大碍,反正先生交代的任务完成,现在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大人的是,想必王相公会重视的,出动水军海船也未尝不可,毕竟走南道太危险了。”胖子笑呵呵地道,既然秦敏不在意,他害怕个鸟,大不了一躲就是。

“派了最好,不派也没什么,水军正在征伐南海,很难调派船只。算了,不想这些了,咱们寻个酒楼好好吃一顿。”

秦敏眼皮子一跳,不再想那些琐事,他心里比谁都沉重,策应挞懒投奔大宋,的很简单,做起来可是一步可要错,要丢了老命的事,不能有半点马虎大意。

“着鬼天气,是该好好温壶酒身子。”胖子下意识地裹了裹毛皮大袍。

行在南京,事关挞懒问题,两府进行非常激烈争辩。

王秀当然坚持全力迎接挞懒归附,他的理由非常简单。挞懒奉命征伐大宋,人家和大宋没有私仇,全是为了公事,你要拿杀人如麻,羞辱朝廷来事,那大宋禁军攻城略地,也有烧杀劫掠的风气,你又该怎样去?

况且,能够让曾任都元帅的女真宗室贵酋归顺,无论从道义上还是利益上,大宋行朝都会得到满分,就算南北再次开战也在所不惜,挞懒对大宋的利益,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这是一枚绝妙的好棋。

许翰却坚决不同意收容,认为挞懒是继粘罕、斡离不之后,对大宋最凶残的虏人,朝廷决不能允许对方的归顺,其他人都在模棱两可,甚至李纲也没有定论。

张启元倾向于干一票再,成不成对朝廷都没坏处。成了,可以打击女真军心士气,彰显大宋朝廷气度,让那些金军将校认识到大宋行朝的仁德胸襟。

不成也没关系,大不了不承认得了,邦交也就是那么回事,无论怎样女真该肇事时,你没事他也来打你,只要有了实力,你就让他打他也会犹豫。至于要人,那才是笑话,大宋那么多叛臣,你也给我交过来。

他是枢密直学士,态度在边事上至关重要。新官制逐渐把馆阁学士作为真正的贴职,没有了具体的事务,但枢密直学士却不同,绝对有实际职掌的枢密院大佬,还有负责监督枢密院正副长官的职责,可谓位高权重。

不过,王秀的主张不仅是张启元赞同,在重臣中也有相当的支持。毕竟,事关女真人的贵酋,大金的都元帅,成不成都值得一试。

王秀没想到的是,竟然接到张启元的邀请,去一处并不知名的酒楼去吃酒,还是在城外靠近钟山院的地方,他也没有任何犹豫。

二楼靠窗用屏风隔开的桌,几色简单的菜,一壶清淡的浊酒,王秀和张启元对面吃酒,显得非常闲情雅致。

“子初兄,有时间没在一起吃酒了。”王秀看着满目沧桑的张启元,往昔的事真有点淡了。

他和张启元已经到了一定层次,再回首往昔的种种经历,不过是少年郎意气,有多可笑有多可笑。

无论当年怎样争斗,他们早就是成年人,有了自己奋斗的目标,那些点点滴滴只作为回味,真要计较起来很没意思。

当然,作为政治上的对手,他们可以一笑泯恩仇,却不在意对方倒霉时下刀子。

张启元切牙一笑,低声道:“的确很久了,全是大郎身为宰相忙得很。不过,我还要多谢大郎成全。”

王秀并不在意张启元的话,他在南北盟好签订时,坚持附属条款要归还现任大臣被掳家眷,被女真人答应。

要知道虽然朝廷南迁,韩家的势力仍然很大,张启元仍然不婚娶还是依靠韩家,但能让妻子南归不吝于雪中送炭。

尽管,韩氏还没有找到,生死也不太清楚,但这是一份人情。

人情也罢,算计也好,他的确无心和张启元斗,内耗是很没意思的,当然也是为了安抚在朝大臣心思,不少人的家眷被掳掠到了北方,让人好生牵挂。坚持大臣家眷归还,对于稳定局势,具有很大的意义,为此,他不惜做出重大让步,加了十万贯岁赐。

手机阅读本站:

本书地址: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