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四七六章 无悔有悲

权倾大宋 第四七六章 无悔有悲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7:01 来源:笔趣阁

开封城西,一座杜姓小村庄边,王秀早把村边一处数顷空地买下,种松柏花草,请了道人看好风水,并花了大价钱布置,才把秦献容的香冢移于此处。[燃^文^书库][].[774][buy].[]复制本地址浏览biqie

香冢旁,摆满了由快马从南方运来的鲜果,黑漆桌案前,檀香青烟袅袅不散,几名杜家村庄的小童,散在周围撒纸钱,随着风阵阵吹过,纸钱漫天飞舞,如花般慢慢落入泥土。

一阵白袍的王秀站在墓前,脸色尤为沉凝,深秋的萧瑟,枯草残叶,映托着由花岗石砌成的墓碑,面飘落几片柏树落下的枯叶,显出一种令人揪心的凄凉。

他默不作声的看着,那墓碑由亲笔题书的铭,之所以他把秦献容选择安葬于此,也是很无奈的。因为,他不可能千里迢迢,把秦献容安葬在他乡,至少此处离金明池不远,环境优雅,能看到碧波荡漾的湖水,能远眺开封城高大的城墙,绝对是一所佳的阴宅。

看着徐把纸钱焚烧,小童们也散了,蹦蹦跳跳地去一边玩耍,他不由地顾影自怜,可叹佳人不在。此时此地感叹回首望去,真是前尘如梦,旧欢新梦,角色交替,竟然出的荒唐。

陆天寿死了,陆家完了,他没有一丝快慰,甚至没有报仇的解脱,反倒是深深地寂落。他终于成功跨出第一步,原计划更完美地实现目标,应该正是意气风发时,却没有一丝发自内心的兴奋。

本来,他的确有机会拯救秦献容,却因为重重地顾虑没有去做。早先,他认为秦献容会听他的话,虽有琴莫言回商水,却没想到连细君也没有回去,一直留在开封。

当他做了最后一次努力,也仅仅是一封家书,劝秦献容离开危城,却没有说明绝对离开的理由,再加出现李师师这个变数,让秦献容最终陷入危城。

最后的努力后还有最后的机会,他夺取折彦质大军,完全可以且战且退,率军退到开封东壁。曾经有御史弹劾他,拿退入开封和陈州说事,当时粘罕主力并未完全过河,郑州仍在朝廷手,斡离不也没有抵达开封,他可以先退入郑州,然后列阵徐徐退入开封,没必要绕道去陈州。

赵家父子对他不是鞭长莫及,是无能为力,当他出现在开封时,手握十万重兵,头顶勤王救驾的功勋,除了李纲等寥寥数人,有几人敢撩虎须?以当时***万人的兵力,算荒唐的六丁六甲,至少也能多出几分争夺城垣的机会。可惜,他在江山和美人的抉择,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江山。

但是,他绝无后悔,有的只是深深地伤悲!

“大人,时辰不早了。”徐看看日头轻声道。

“你先退下,请守墓的人过来,我再待会。”王秀有感深深地无力,他疲惫地坐在地,也不管地多凉。

徐嘴唇煽动,最终还是摇头退下。

“秦娘子,王秀何德何能,得到你的垂青,竟然熟视无睹,最终让你含恨离去,既然今生无缘,愿你超脱这乱世,来世托在太平盛世一个好人家,平平安安度过一生。”王秀的嗓音哽咽,似乎想要感叹什么,既然无悔又有何感叹?个滋味只有他才明白。

再次回忆前尘往事,秦献容那幽怨痴迷地眸光,那份含蓄却坚贞的爱恋,刻意回避的悔恨,想要再纠缠,恍然间已是隔世,让人不禁泪流!更让人心坚意定。

良久,徐带了位灰衣老年人过来,他才慢慢回过神,徐徐站起身,拱手道“老哥哥,还望好生看护,在下再来看时,定然重重酬谢。”

一句‘老哥哥’,吓的看墓人慌的深深作揖,老脸憋的通红,急促地道“相公放心,小人不敢怠慢。”

“老哥哥不用多礼。”王秀和颜悦色。

“多谢相公。”看墓人冷汗淋漓,自个哪里跟两府相公说过话,怎么今个腿疼的老毛病又犯了,一个劲地打颤。话说,大宋世风崇尚平等,庶民和宰相也能在香浴堂洗澡,小报更是窥探大臣**,甚至造谣让大臣不得不出面辟谣,但并非事事绝对,大多数人还是视宰相或读书人是星宿。

尤其王秀不仅有显赫的威名,更有传言仙真转世,乡间老实人自然顶礼膜拜。

“老哥哥无须可以,一切拜托了。”

没想到的是,当王秀多次来到香,在开封渐渐流传他和秦献容的故事。经过优伶和说书人的不断演化,这段平淡而又委婉地感情,逐渐变的凄美无。

秦献容成为故事的女主角,友琴莫言、细君都成了配角,尤其是在利国监那段故事,秦献容不顾危险,在数万贼寇围城时,毅然来到王秀身边同身共死。最**的桥段,是搭配经过艺术加工的虏人营寨,秦献容坚贞无,面对虏人贵酋威逼利诱,宁死也不愿当挡箭牌,王秀冲发一怒为美人,率军血战数日打入开封城,却无可奈何花落去。

他们把秦献容和王秀之间的爱情,刻画的生离死别,最终饮鸠的那段,让多少士子叹息不已,又让多少怀春少女垂泪,最终在后现代化时代,登了大屏幕,多次经过翻拍,成为古装剧的。

当王秀马离去,远远回望,却见墓碑篆刻‘爱妻秦氏献容之墓’八个大字,新立的大理石墓碑,在寒风枯叶,竟有说不出的凄清孤寂,不由地长长一叹,默默注视一会,终于有气无力地道“娘子,再会了!”

大宋大建炎二年二月初六,绝对有重要意义的一天!

不仅是大宋行朝正式建立,更不是大宋崛起开始的开始。这一天,是后世的世界史学界公认的,国史开始由真正大陆向海路并举转变的标志日,是国海陆并重思想的开端,绝对了不起的一天,标志一个民族崭新时代的开始。有些学者甚至研究,这一天应该是资本主义萌芽,真正成长的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