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四四二章 该结束了

权倾大宋 第四四二章 该结束了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7:01 来源:笔趣阁

城外,各寨的金军已经暗地里收拾行装,装载辎重货物,把赵宋皇族和大宋的官僚家眷分批趁夜北运,行色是那么匆匆,完全没有上次的从容不迫。[燃^文^书库][].[774][buy].[]笔~/@痴~!中@!文~VVww.bi^Chi首发

很显然,兀术的书信起了作用,粘罕和斡离不下令,东壁各寨北迁,西部寨子向撤到万胜门北,部分主力退到郭桥,必须确保浮桥安全。

粘罕和斡离不一系列的举动,等于默认了王秀所提出的主要条款,不仅诸位大臣松了一口气,金军将士也是暗自松了口气,谁也不想在停战前送了性命。

此时,战局明显发生了微妙变化,随着顺成仓的易手,金军实际失去了战略主动权。王秀在占据开封城,又得到充足粮草支撑的局势下,无需再做任何冒险,只需要静静地坚守城池,就足以立于不败之地。

虽说,金军两路兵马势如破竹,抵达开封城下,但那也是不曾歼灭宋军主力,河北河东乱扯更一团糟,各地义军不断地汇集壮大,再等一段时间,恐怕回程还要经过艰辛的战斗,万一大宋朝廷派兵“护送”,乐子可就大了。

此一时彼一时,粘罕和斡离不相信,王秀绝不是赵桓,所谓护送要人老命,他们可不敢冒险。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王秀坐镇新宋门节制各部缓缓推进,扫荡城外近处的金军寨子,分别在新曹门、东北水门、西水门下了三个大寨,控制金军南下抄掠的道路。同时,秘密传令南壁各部和封元部,全力搜寻银术哥、高升部,一定要捕捉到这支金军。

好在金军比较识趣,并没有进行有力抵抗,宋军大部队抵达后立即弃寨撤退。

次日,王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充满自信地望着兀术,缓缓地道:“贵军两位郎君果然是信人,如今只剩南北议和条款没有签署了!”说到这里,目光转向萧庆,语气轻松又决断地道:“诸位相公商议决定,今日由在下向贵使说明,如贵国对条款内容再无异议,后日便是吉时,可以在紫宸殿正式交换国书。”

要放在几天前,萧庆哪容宋朝大臣用这种不容置疑的口气说话,但此一时彼一时,王秀的强势让他畏惧,他绝对相信这厮果断狠辣,嘴上文质彬彬,一副谦谦君子作态,说杀他半点含糊也没有,连兀术也救不了他。笔~/@痴~!中@!文~VVww.bi^Chi首发

面对王秀和善地笑容,他连个屁也不敢放,只能默默点头称是,态度好的不能再好。

用王秀的话说,狗就得打,才能让他怕你。一切都是建立在力量变化上,没有强有力的的威慑,一切都是妄谈。

兀术对王秀的霸道没有在意,只是轻轻颔首笑着品茶,能有什么异议?再打下去绝对不利,预期的目地达到了,该收手时就收手,让别人发泄不满是应该的,浅显的道理他懂。

萧庆对兀术淡然态度很不解,做为大金议和使臣,兀术对着王秀咄咄逼人没有任何表示,甚至有姑息迁就嫌疑。但想归想,他却没有胆量斥责兀术,他可是掌握军权的皇族,哪是他能憾动的,只能忍下这口恶气。

“如此繁华都市,还真想多待几时!”一阵沉默,兀术终于开口说话,一脸的意犹未尽。

“你们几十万人,还没把开封糟蹋够?要不,我陪郎君再耍耍。”王秀半笑不笑地道,那个脸色好难看,但并非是为难,而是故意做出来的恶心。

兀术脸色尴尬,干咳两声,很不悦地道:“也不早了,我也该回寨了!”

“贵军北归之日,我当恭送各位过河。”王秀眉头一挑道。

兀术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先行谢过南朝天子、太后了。哦,陆天寿和沈黠已经找到,估计今天就能押到,其他的似乎有点阻碍,还要往后拖拖。”

王秀双眼闪过一道凌厉杀机,沉声道:“郎君,我不是商量而是要求,两位是娘娘要的,不能有一刻的耽搁。”

兀术目光复杂,叹道:“事出有因,还请见谅,我再休书陈明利害,或是亲自去说。”

“那是郎君的事,在下只要结果,我还是会以议和大事为重的。贵军北归路途中,万一遇到哪个不长眼的,在下随时能率军护送。”王秀态度极其强硬,几乎没有商量的余地,话说的极尽威胁。什么叫随时能率军护送?明显告诫对方别玩花样,老子随时能率军追击你们。

兀术脸色很不好看,不悦地看着王秀道:“大金兵强马壮,些许盗匪就不用劳烦了!”

“阴沟里能翻船,郎君不要大意,一切要三思而后行。”王秀笑咪咪地道。

“说的也是。”

萧庆恨得牙痒痒,但兀术不说话,他也无可奈何,只能把闷气憋着。

东平大元帅府行辕

“不知神京情形怎样了,太上、官家无恙否?”

赵构和大元帅府右副元帅、知中山府陈亨伯,左副元帅知相州军州事汪伯彦,大元帅府都统制杨惟忠及耿南仲、张启元等人正在堂上议事,他脸色很凝重。

面对开封城被围,二帝与皇族落入女真人手中的传闻,由于消息不通,很难了解真正的情形,造成人心惶惶。众人只知道王秀率军勤王,却不知现在如何,是顺利进入开封还是兵败如山倒。赵构的话让因战事不利有些沉闷的大元帅府公厅,变的更加沉闷,众人各自盘算自己的心思。

“前些日子,王秀与虏人在城外几日血战,正说是进入城中,现在怎么无动静?”赵构确实是有些担心他的老子,至于兄长赵桓,这位皇帝不顾兄弟之谊,两次派他入使金军营寨,令他心中颇为不满,对他的生死反倒无所谓了。

“大王,以末将看,王秀的大军是临时拼凑,他与虏人血战多日,就算进了京城伤亡也不小,能不能守住四壁很难说啊!”杨惟忠做为武官,对金军战斗力有一定认识,不太看好王秀。

张启元目光闪烁,没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在场的人都知道,王秀斩杀折彦质,又诓骗了李回的五千骑兵,夺取大军退入陈州休整。以朝廷制度而论,做为京西北路制置使,没有圣旨杀人夺兵,绝对是晚唐五季割据势头的再现,是朝廷最大的忌讳。

对于王秀的这种做法,在场的诸位大臣包括赵构在内,都有一种抵触与不满的情绪,毕竟在没有上意的情况下,虽有临事断然斩逐逃臣、义赴勤王的举动,也可以说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再有祖宗家法也不免一死。

当初,在听到王秀杀折彦质,赵构整个人呆了,不知如何是好。陈亨伯、汪伯彦等人更是在最初的惊鄂后,纷纷大骂王秀乃是逆臣,他也被气的浑身颤抖,简直无法无天。所以,众人在言语上对王秀颇为不敬,直呼其名。

当代,并不是太亲近的人之间,对人称呼表字以示尊重,对人直呼其名或呼其外号,是对一个人的不满或嘲弄,往往被人视为莫大的不敬。

“王秀得到李相公、折太尉的兵马,一直盘踞陈州观望,却为何在天下守臣恭待圣音时,不顾一切的要进入开封,确实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耿南仲很不满王秀,直指王秀图谋兵权,趁机控制朝廷的不臣之心,字字置人于天下共愤境地,不能不说他用心很深。

赵构不经意地瞥了眼耿南仲,双目闪过一抹蔑视,记得在前往龙德宫探视太上时,赵佶曾对他说耿南仲离间两宫,他能对耿南仲有好感才怪,王秀是很不仗义,但你背后迫不及耐地落井下石,那可就是人品问题了。

更何况,在关键时刻,耿南仲放弃了赵桓,人品的确够无耻的,要不是需稳定人心,他早就对这老厮鸟下手了。

陈亨伯等人尽管对王秀不满,并大骂王秀是逆臣,但还是对王秀近年来的行为,还是感到稍许满意。毕竟在这个非常时期,王秀的手段虽然过份,令人义愤填膺,但关键时刻保存一支强大的力量,如果王秀能效忠康王,就再好不过了,既然人家举兵勤王,众人还未想过置王秀于死地。

耿南仲的话音刚落,这些老世故脸色木然,多少有些暗怪真是狗改不了****,都是被赶出京城的人了,还一张嘴就把人往死里整。何况,都是当了宰相的人,难道不明白凡是但留一线?毕竟人家北上开封,要质问也得退了虏人再说。

“传言宫中中使张泉,宣监国和圣人懿旨,命举兵勤王的吗?相公言过了。”陈亨伯忍不住为王秀说句公道话,由于怪耿南仲太过歹毒,语气对王秀反倒客气不少。

原来,王秀为鼓舞士气,名正言顺的勤王,通过张泉向全军宣布二帝蒙难,奉监国和皇后命勤王救驾,对全军许以重赏,并且昭告天下。

耿南仲没想到陈亨伯会当众发难,令他很是难堪,心中对陈亨伯恨得咬牙,但面子上又不能对陈亨伯有明显的不满,毕竟人家在大元帅府地位是仅次赵构的实权人物。只能对陈亨伯的反驳,装作没有听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