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三一五章 东京保卫战4

权倾大宋 第三一五章 东京保卫战4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7:01 来源:笔趣阁

李纲也知道王秀不愿叩关,这个时辰,除非傻了才去打扰赵官家,又不是虏人兵临城下,人家王秀犹豫是很正常的,他也不能强人所难,只好慢慢地道:“也好。笔%痴#中¥文丫丫电子书”

第二天一大早,李纲从尚书省去上朝,恰好碰到王秀出来。

“文实,可有军机大事?”李纲淡淡地问道。

“一大早,有大臣传言三衙卫士整装待发。”王秀撇了撇嘴,一脸的不在乎。

“什么,在何处?”李纲脸色一变厉声道。

“祥曦殿。”

李纲立即快步向祥曦殿而去,王秀稍加沉吟,也疾步跟了上去。

他们刚到祥曦殿,李纲看到殿前司班直侍卫早就整装,舆服御车停放在殿前,六宫妃嫔袱早已在车旁等候,在他惶然无措时,王秀决然道:“大人,阻止官家出城。”

李纲眉头紧蹙,目光复杂的看了眼王秀,盯着快步迎过来的龙卫神卫四厢副都指挥使吴革,他脸色铁青,身子轻轻抖动。

吴革大步走到李纲面前,施礼道:“相公,官家决意出狩,末将恳请相公进谏官家,六军家眷俱在开封,愿死守城池,决不愿舍弃家人南下。”

李纲用赞许的目光望着吴革,慢慢颔首道:“吴太尉真是识大体之士,可叹那些君子们,却无太尉半点见识。”

在王秀关注的目光中,他快步走到禁军将士前,厉声喊道:“你等是愿意死守家园,还是愿意护卫巡幸?”

能进入大内的,都是世代从军的班直,他们世代都在开封定居,哪个愿意抛弃家人,几乎异口同声地道:“相公,我等家小皆在城中,愿意死守开封!”

李纲满意地笑了笑,王宗濋一脸惊慌地走了过来,道:“李相公这是何意?岂可煽动卫士违抗圣意!”

“太尉,难道你看不见,将士皆愿以死固守开封?”李纲瞥了眼王宗濋,正色道:“陛下还未成行,太尉快和我一同觐见陛下。笔`¥`痴`¥`中`¥`文www.bichi”他不由王宗濋分说,拉着对方便向殿内而去。

王秀摇头苦笑,李纲还真不是一般的性急,难怪干不成事。

进入大殿,王秀见两府重臣几乎都在,赵桓行色匆匆,来回度步,见到李纲拉着王宗濋进来,他脸色微变,嘴唇抖了抖,却没有说话。

李纲也不顾什么礼仪,高声道:“陛下昨日许诺留下,今天为什么反悔?三衙卫士父母妻子皆在开封,他们岂能舍弃家小?万一中途散归,陛下用谁做护卫?一旦女真知道陛下出城,用健马连夜追击,陛下该么办?”

这句话颇有压力,赵桓打了个冷战,不由地跺脚急道:“若非卿来,朕几复绝境。”说着颤悠悠地指着李纲,又道:“一切但凭卿主事,千万要守住城池。”

李纲毫不客气,厉声道:“臣不敢,既然陛下决定留下,敢有异议者,斩!”

赵桓面色苍白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看的王秀一阵鄙夷,一些大臣却脸色苍白,恨恨地瞪着李纲,看样子这份仇怨是结下了。

内侍出殿传旨,传来班直侍卫三呼万岁的欢呼,白时中,李邦彦等人面面相嘘,早就是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多言。

王秀不失时机地道:“陛下,虏人正在渡河,不久就要南下,臣身为畿北制置使,请出城收拢畿北兵马抵抗。”

赵桓一怔,他没有想到王秀会主动请战,这当口文官哪还有主动请缨的!哪个不是一问三不知,赶紧收拾细软跑路,可见王秀所作所为,全部出自公心,不由地重重叹息。

人在困境中的想法,似乎和平时不同,王秀的主动请战,让他有种悲情的感受,连足智多谋的张启元,也没了办法,人家王秀却毅然而上。

话说,王秀见赵佶犹豫,心里可就急了,困在城里可不是他所愿,当即道:“虏人兵临城下,外面各军皆溃,勤王大军暂时到不了,臣在外收罗溃卒,能让他们有所顾忌,不敢全力攻城。”

“办法不错。”李纲点了点头。

赵桓仍然犹豫不决,张启元看了眼王秀,心思可就活了。

李邦彦撇撇嘴,道:“陛下,城外哪有溃卒,王直阁身为都承旨,岂能轻易出城?”

“陛下,王大人所言极是,七十八将在畿北驻泊,该部是王大人创建,吏士剽悍,运用得当可以缓解京城四壁压力。”张启元出言帮衬,毫不在意李邦彦。

王秀淡淡地看了眼张启元,暗叹这伙计太聪明了!即提醒赵桓他和七十八将的关系,预先扎下一根刺,又把他请出城去,看是为他说话,实际是夺了都承旨大权,无论怎样说,都既有人情又不知不觉拿下他。

人做到张启元的程度,真的成人精了,不服不行啊!

赵桓对张启元的信任,显然超过了李纲,他再也不犹豫,道:“也好,张卿家主持枢密院庶务,王卿家出城收拢兵马,牵制虏人兵马。”

或许,李邦彦明白张启元的企图,想为王秀说话,却似乎又有点忌惮,最终长长一叹闭了嘴。

王秀总算松了口气,无论张启元如何算计,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承一份人情也行,出了城就海阔天空了。

李纲又趁热打铁,劝赵桓上御楼以见百官将士,鼓舞士气。赵桓见走是不可能了,没有别的办法,只得驾临宣德门。

宰执、百官、将士尽在宣德门外,赵桓劳问将士,李纲与吴敏撰写数十个条陈,都是说些女真进犯、欲危宗社,天子决定固守,令阁门官宣读。他二人都是进士及第,所写文章切入时弊,句句深入人心,城下群臣将士皆感泣流涕,奋呼杀敌之声,远震内外。

赵桓见将吏士气高涨,自己平白也多了几分雄心壮志。当即宣诏封李纲为亲征行营使,马军都指挥使曹曚为亲征行营副使。力主出狩的白时中被罢相,以李邦彦为太宰,张邦昌为少宰,吴敏知枢密院事,赵野为门下侍郎。

这时,大宋君臣才开始真正重视开封城的守御,以李纲的话说是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