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一六六四章 李纲的矛盾

权倾大宋 第一六六四章 李纲的矛盾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31 来源:笔趣阁



“官家,相公对你抱有极大期望,他为你扫平了阻碍,就是让你开创千古盛世。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朱琏语气尤为温和地道。

赵炅稍加沉吟,平静地道:“娘娘,我知道王公的丰功伟业,也明白他的用心甚善,只是强臣并非人主所望,我也不能左右士大夫的清议。”

朱琏算是明白了,小家伙长大了,权力**成型,不愿看到有强势大臣,明白拿舆论来为自己掩饰,不免有几分好笑地道:“官家,要知道朝廷实行新政,天子权柄被外朝取代,要不是相公看官家英武,恐怕官家还不如太上。”

“如今,官家能够左右朝廷,制衡两府的存在,倒是能放开手脚,去做一番大事业,也好成为秦皇汉武般的帝王。”

这话,说的是相当直白,赵炅有些受不了,爹爹之所以反抗,除了不知道血脉亲情外,最重要的是权利遭到消弱。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这句本应是抬高身份的话,逐渐变为现实,他同样也不愿看到,哪怕知道了自己的血脉。

如今,还有何可做的?朝廷的版图早就扩大许多,未来的框架已经成型,所缺不过是添砖加瓦,在王秀指定的大框框中折腾,要是守成之君再好不过,家国能稳妥地发展,他却有自己的抱负,超越秦皇汉武的志向,绝不甘心在别人花的圈中挣扎。

“知道官家志向远大,相公也是明白的,新法不在内外朝延续,这也是他的决定,至少能内外朝制衡,避免后世君主恣意妄为,更兼海外封建方国,让王家血脉延续。”朱琏见赵炅脸色不甘,岂能不知道孙儿志向高绝,柔声道:“更何况,相公给了官家更多选择,无论是向南还是向西,都由官家来决定。”

“娘娘,我又何尝不明白王公立意。”赵炅叹了口气,淡淡地道:“多少弹劾奏章都被压下,我却快顶不住了。”

朱琏理解赵炅的难处,没有新政前的天子,也要顾忌外朝言事官议论,就不要说内外朝分柄了,那些可都是老狐狸,绝非年轻官家所能对付,当下悠悠地道:“官家,钟离学士北上,必然能请相公南下。有了相公坐镇庙堂,届时就是官家大展身手时,还要再坚持一二,不要辜负相公的好心。”

“王公,他在顾忌何事?”赵炅不解地道。

“他的心思很多,要是直接领兵南下,恐怕会有过很多的变故,那些都是骄兵悍将,这是给官家和外朝时间啊!”朱琏白了眼赵炅,还是太年轻了。

“给我时间?”赵炅有所悟,却又想不通透,却已经恢复到来的时候。

“该说的都说了,还要官家自己琢磨。”朱琏见赵炅逐渐冷静,很赞许孙儿的豁达。这才是英主的风范,任他惊涛骇浪,我自漠然待之。只是赵炅逐渐有帝王气象,又让她颇为忧虑,纵然是血脉相承,在权柄面前也是单薄,需要时间来成长,王秀绝对是重中之重,千万不要出现变故。

赵炅脸色表情并无波澜,心中却交织各色念头,连自己也说不清楚,只能化作轻轻地叹息。

就在朱琏给赵炅坦白关系时,赵鼎前来找李纲,当即就坦言道:“大人,钟离睿北上我却不赞同,王文实收留张子初,其心不可测。”

李纲脸色微变,扶须犹豫地道:“他们并非国恨,王文实留下他,恐怕也是报复伎俩,不用担忧。”

赵鼎却不能认同,他见识过王秀在北方手段,对其有着深深地忌惮,甚至可以说是害怕,自从回到行在,成为坚定地消王阶层领袖。

当然,他非常明白自己的力量不足对抗,唯有借助摇摆不定的李纲,再把李光争取过来,才能形成强大的实力,足以和王秀相提并论,至少有了抗衡的资本。

却见李纲并不是想对付王秀,不免有几分急躁,急促地道:“大人,张子初也是睿智士人,王文实就算要羞辱,他必然会以死明志,现在活得好好地,听说能够自由活动,分明是达成某种妥协,大人还要慎重才是。”

李纲蹙眉不语,赵鼎的话击中他要害,本就忧虑王秀权势太高,现在又有张启元在侧,其心思让人拿捏不住,两人虽说不对付,那也是曾经的事情了,真为了某种利益,哪怕达成短暂的结盟,这才是最可怕的,他要维护天子不能有半分大意。

“大人,台谏官决定,联名弹劾王文实,就是部分将校也表示支持。”赵鼎再次祭出杀手锏,道出背后支持的力量。

李纲听的眉头一抖,他不介意台谏官的弹劾,部分将校的支持引起他的关注,政治斗争参合进来武人,可能会发生兵变,那些失意的大将,绝不会放弃重新夺回权利的机会。

他稍加犹豫,心下有几分反感,淡淡地道:“不是请天子封赐郡王吗?”

赵鼎听出李纲的不满,分明是要采取温和手段,迫使王秀放弃手中权力,心中颇为鄙夷其软弱。

现在,王秀是何等的声望和势力,温和手段不过是笑话,那是要吃大亏的,其在北方的手段他可是见识过,谈笑间斩杀敌酋,绝无半点犹豫,唯有文武兼济方为上策,朗声道:“大人,王文实能接受吗?”

李纲轻轻叹息,并不认为王秀会接受,至少现在绝不会,矛盾就出在这里,真没有办法化解。御史言官们的伎俩,已经等于公开宣战,把双方和解的希望磨灭,他也陷入了矛盾不可自拔,平心而论对待王秀,他是主张制衡相处,并不想斗的你死我活,那样对家国极为不利。

毕竟,从公私来看待,王秀的主张有利于家国,更有利于士大夫,那些所谓的君子,并非完全为公心,争权夺利心态昭然若揭,这是他抵触的地方。

不过,他们担忧的却是现实,无论从那方面看,王秀的势力都到了顶峰,形成了既得利益阶层,这些人需要更大的权力,更高的爵位和声誉,并非个人所能控制。

本书来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