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一四七零章 河西乱

权倾大宋 第一四七零章 河西乱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31 来源:笔趣阁

赵福金和林月姐大惊失色,却见友琴莫言走了进来,笑吟吟地看着她们。{我们不写小说,我们只是网络文字搬运工。-

“我刚刚路过,听到你们说蔡家的哥病重。”友琴莫言解释并非偷听,又深深看了眼赵福金,她也知道这两位的身份,当初还被吓了一大跳,几乎不敢相信自家哥哥胆大妄为。

现在,将心比心地想想,毕竟曾经是夫妻,完全的断绝恐怕非人之常情,她也能理解赵福金的心情,去看看也是赵福金的品性贤淑。

“只是说说而已。”林月姐有些心虚,毕竟谈论蔡鞗,赵福金却是王秀的妾,似乎有诸多的不妥。

“我觉得应该去看看,我们两家关系也很不错。”友琴莫言很大度地道。

“哦,这如何使得。”赵福金一怔,显得非常惶恐。

“如何不行?有些事情该了结的就得了结,闷在心中迟早出问题。”友琴莫言笑眯眯地道,目光又是那么的真诚。

赵福金惊讶地看着友琴莫言,感受对方的真情实意,绝没有半点试探和做作,心中真是一片乱麻。

屋漏偏逢连夜雨,河北面临金军轻兵袭击辎重转运通道,河西那边又传来不好的消息,沙州又有了变故,邵兴已经回去,算算路程尚未进入陕西的地界。

辽,应该说是少数契丹贵族,建立的西域方国,终于对大宋行朝露出了獠牙,按照沙州传来军情官塘的速度,应该是邵兴见王秀之前,人家就开始对沙州展开进攻。

河西路经略安抚制置使,兼差陕西路都转运使唐重,这位老臣自从进入朝廷,不甘心在行在碌碌无为,就在活女退出河西第三年,主动上奏请镇边。

王秀非常赞成,举荐唐重以宣和殿学士,主持河西路事务,还是军政一把抓,还承担陕西路的政务,简直是位高权重。也是没办法的的事情,大宋虚外守内的国策,要想改变也不是朝夕事,何况边臣权重又有前唐教训,他只是在战时给予节臣重柄,准备收复故土再做调整。

唐重久在地方又经历西北战事,对战争尤为敏感,更严密监控吐蕃人和党项人,不遗余力分化党项、吐蕃各大族。

当辽军在沙州西部集结,他就认为不太妙,立即调动河西军汇集沙州,同时紧急动员各军州校阅乡军,并把当地团练武装起来加强地方治安,严密监控各地贵酋。

由于大宋的安抚政策,不少党项、吐蕃、回鹘贵酋拥有大片的水草地,还有自己的部族牧民,这就代表他们有私人武装,不能不防备一二。

沙州,是河西最西面的军州,设有归义军,重新划归大宋版图成为西部边防重镇,也是进攻的重要据点。

玉门关就是沙州的最重要防线,在唐重的主持下,重新修缮玉门关城池,周边修建四座关堡,并有驻扎兵马的营寨,又修缮了五峰重地。

就在河西军调入沙州,军都指挥使司设在敦煌,第七十五旅镇驻扎玉门,辅以三千缘边番汉校阅乡军,粮草号称可支一年,实力算是相当的雄厚了。

由于沙州是边郡,境内各族人成分复杂,游牧人占有半数,敦煌的居民也不过数万,玉门关的居民万口,主要还是来往东西的商队,边境紧张造成商队改线,城关萧条了许多。

清晨,大日东升,玉门关西城头的当值吏士起身,开始懒散地洗漱,大家急切地等待接岗的部队上来,自己好赶紧回营吃饭,有些人已经等得骂骂咧咧了。

“看,西边的狼烟。”不知是谁不经意看去,却发现天际交汇处,升起了滚滚浓烟。

“不好,快去禀报镇主。”

“这是敌人袭击狼烟。”

党雄,西北战事时任营指挥,因战功累迁,终于成为河西军七十五旅镇镇主,兼差玉门关巡检,当得知狼烟滚滚,立即出来观望,却见正是最浓烈的狼烟,那是外敌入侵的讯号。

自朝廷收复沙州,仿造前唐玉门防御,恢复五峰的前沿警戒哨卡,五座攻防兼备的大兴烽火台,延绵数百里瀚海,随时警戒西域的动向,数百里瀚海也就五处大的水源,是东进的必经之地,控制水源就等于卡住通道。

“果然不出经制使大人所料,这群契丹余孽总算来了。”党雄非常镇定,闪烁的目光尽是熊熊战意。

原来,皇太后萧塔不烟,皇帝耶律夷列始终有着野心,或许是历史有所改变,她认为东朝南北争霸,顾不上河西,正好趁机拿下河西,取得东进的根据地,实现大石必胜未能完成的理想,东进恢复大辽。

毕竟,真正的契丹人太少,要想压住国内的各族贵酋,不仅要满足他们的财富**,还要利用战争消弱其实力,又能增加契丹皇室威望,一石三鸟促成此次东征。

党项顽固残余势力,还有感受大宋行朝威胁的吐蕃,给了她东征的希望,经过几年的准备,认为条件已经成熟,大宋的西侍军大批东调,河西防御空虚,在吐蕃人、党项人的声援响应下,能一举拿下凉州以西土地,甚至能够得到夏的旧土,让契丹人重新回到东土政治舞台。

经过全国范围的征兵,集结各部族马军四万,步军三万,还有庞大的转运队伍,十余万人一路浩浩荡荡地开进。

不过,要进入河西必经玉门,过玉门就不能绕过五峰,要是绕道南路,那是黄头回鹘人地盘,肯定会遭到激烈抵抗,山地高原对马军极为不利,北路想都不用想,凶悍的草原各部族,早就脱离契丹的统治。

辽军四千前锋第一峰,就被守军发现,他们立即点燃了烽火,稍加抵抗就立即撤退,五峰相继烽火连天,数百守军损失不算大,几乎都撤到了玉门。

并不是这些守军怯战,而是根据玉门关防御来的,每个烽驻扎百余名将士,前后百里瀚海,根本就无法坚守烽火台,他们的任务是发现敌人,然后点燃烽火撤退,五峰并举告知玉门防御,五六百人撤入玉门,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