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一二五五章 护教道君

权倾大宋 第一二五五章 护教道君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31 来源:笔趣阁

推荐阅读:

虽说,人们认为道的起源天地之前,《魏书·释老志》就说:“道家之原,出於老子。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

却把道门和道教混淆了,众人公认张道陵在蜀中老子《道德经》为经典,造作道书,创建天师道,设立二十四治,为教派的创始。

仙神体系的雏形,形成于南朝齐梁,著名道士陶弘景整理上清经法,编订道门神仙谱系《真灵位业图》,分为仙真、天神,地祗、人鬼,分为七个等级三千名仙神,有了三清、五老君、四御和真人、仙人等等。

不过,道门传承至今,已经发展天师、茅山、神宵等道统,仙神体系不断发展,逐渐地混乱,没有一统的道教名号,只是各自建立某某道而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大教。

云浩真人的提议,自然瞒不住那些高士,自然明白是王秀幕后主使,只是为了共同的利益,反对声音并不大。

因为,按照王秀的意思,道教只是名义上一统,各道统依然独立存在,只是要尊鸿钧道祖,承认道教出自玄门东方道统,以三清为道尊,共同维系天庭,大家的利益并不受损,反倒是有了统一的名号,反正风水轮流转,说不得自家道统做了教主。

唯独变化的是授箓,各道统有授箓权力,却要上告道教教主,这可是权利的正统的象征。

授箓是秘密传授的文契,箓中有仙童玉女、将军吏兵等众,可供道人驱策,道士不受箓职的,不能为人章醮,天师道、茅山道等绝不会放弃大好的权力,强行剥夺必然引起内讧,那是下乘的手段。

王秀采取折中的办法,既然有了道教的统一名号,又完善了仙神体系,他又借鉴后世基督教传教手段,设置教区派驻道士常驻传道,争取信仰香火,各道统掌握实权,都有问鼎教主的资格,只要你有本事就能上位,结束各道统的内斗。

虽说,内斗是避免不了的,也不可能完全让各道统齐心协力,能做到这步算是他尽力了,能发展到哪步就看今后了。

至于道教尊鸿钧三清,自然要设护教道君,太初真君那是当仁不让,都是在教主之上的尊位,就算是名义上的,也说明道门的大一统。

根据王秀的建议,道教护法道君永为定制,太初真君为第一任护教道君,十年后选择第二任护教道君,由各道统掌教天师共同选举,定为终身制度,有监督授箓,总理天下分支道统的大权,这就给了道教总坛大权,至少能压制各道统。

王秀并没有在佛道上花费太大心思,也不管佛门对密宗的打压,这些都不管他的鸟事,反正大肉抛了出去,谁有本事谁吃的多,他真正让他上心的是北伐,还有某些隐秘事,战前必须进入两府的调整。

秉承他的意思,无论是欧阳澈还是周文,都把另一起刺杀案压下,蓄势不发,摆出一副正在侦办的模样。

夜已深了,王秀当值都堂,接到了来自北方的秘密官塘,秦敏、江云设伏击杀元帅左监军大抃,不禁大为惊喜。

只是,秦敏没有想到这份官塘,竟然走了三十余天,才到达了行在,呈送到王秀的公案前,实在是不容易。

元帅左监军是从二品大帅,宋军从未在战场上击杀这等金军大帅,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他对秦敏非常满意,成功营救都元帅挞懒,斩杀元帅左监军大抃,还有火烧金军霸州粮草大寨,那么多年来的功绩,哪个不是震动当世,功绩绝不下大的战役,朝廷给他们荣誉的却不多。

“这两个小子,果真是不简单,凑到一块竟然玩个大的,呵呵,给他个开国候是够了。”

“相公在说什么?”虞允文端了杯茶进来,见王秀拿着官塘自言自语,愉悦的表情仍在,不由地大为奇怪。

“机速司伏杀大抃,对于我们来说是好消息。”王秀放下官塘,把喜悦给虞允文分享。

“竟然斩杀元帅左监军,那可是大事啊!”虞允文是知道的,金军都元帅府平时不设置,只有兀术南下大兴府,或是有了战事才设置。其实,自从兀术担任都元帅,元帅府就没有被闲置,一直正常运转,七大帅几乎成了常备武官,分别统率监督各地的金军。

“自然是大事,大抃是虏人本族豪杰,这种人才剩的可不多了。”王秀呵呵大笑,毫不介意夜间禁宫不能大声喧哗,到了他这一步,规矩的遵守全在本心。

虞允文跟随王秀良久,许多事情也明白,女真人沉迷繁华,新一代除了寥寥数人,几乎没有出色人才,活女是优秀的大将,大抃也算是一个比较出众人物,几次征讨草原立功不小,行朝把这厮列为需要重视行列,却不想竟然被斩杀,实在大快人心。

“不过,也不能太得意了,我是喜形于色,却要不得的。”王秀自言自语摇了摇头,开始反省自己的得意忘形。

“哦,这是为何?”虞允文眉头微蹙,不解王秀用意。

“虏人多用汉将,那些人虽说是贰臣,却知道朝廷虚实,更让人不放心的是,有些人的确精通谋略,堪称劲敌啊!”

王秀重视女真将领,同样也关注汉将,现实和教科书完全不同,那些教科书上被打的狼狈不堪的汉将,实际上都是经验丰富的大将,往往那些被宣传神话的爱国将领,在某些汉将手中也吃过不少败仗。

“相公长他人志气,那些悖逆小人,不过是手下败将,倒是活女、高升辈需要谨慎应付。”

“呵呵,好了,今个高兴不用争论,改日咱们再坐而论道。”王秀不认同虞允文的论调,人杰也需要成长过程,虞允文需要广阔的历练空间,他正是给了这份机缘和时间。

虞允文知道这些天的事情,却很知趣地没有去问,当即告退处理紧急公务。

王秀沉吟半天,在一名内侍的引导下,悄然入了内宫,有张泉和青君的帮衬,简直如像在家里一样。

本书来自//.html

看过《权倾大宋》的书友还喜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